新洲小村循环生态养殖,村民普遍年收入增加多少?
脱贫在路上,方向如何是重点。力行精准扶贫,助力脱贫不返贫,武汉新洲区长塘村2至今依靠“稻田养虾”“菊花种植”等产业带动200余名村民就业,其中贫困户15户每年每户除基本收入外,仅分红就有2000元,厉害了我的大新洲!
作为三店街的贫困村之一,现有人口778人,共有贫困户15户44人。走进长塘村,这片土地曾经是杂草丛生,荒芜多年。而现在这里却藏着不少值钱的宝贝,一年一季水稻、两季小龙虾。2017年开辟了稻虾共作模式,充分利用土地,减少闲置时间,把效益最大化。三年来,稻田养虾流转土地320亩,仅2018年入股分红收入13万元,其中3万元分给贫困户免股分红。越来越多的贫困户搭上了产业发展的快车,贫困户15户44人已全部摘帽。
武昌区委老干部局、武昌区总工会、武昌区站前综合治理办公室联合拨付扶贫资金35万元,引进用于发展菊花种植产业。长塘村引进的“黄金菊”是最新培育出来的新品种,长势好、花朵大、色泽鲜艳。驻村第一书记山长春谈到下一步的规划也是信心满满,希望明年能扩大养殖面积,带动村的旅游经济。
长塘村的村民冯金兰,老公因病卧床三年,她为了贴身照顾老公,基本没有生活来源。以前家庭年收入不到2000元,特别贫困。如今村里有了“稻田养虾”和“菊花种植”两项产业,冯金兰随时在家门口打零工。“现在每年可以多拿四五千元,看得到希望。”
长塘村这一棵棵水稻、一只只小龙虾、一棵棵菊花种苗,给村民带来了希望,村民心里有了底气,生活有了奔头。长塘村的“致富花”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将开得更加鲜艳和绚丽。
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根本性措施是什么
水里养鱼、水面种菜。生态园鱼塘有300亩可以采用“鱼菜共生”的生态循环养殖方式,可以在水里养鱼、水面种菜,更好利用这300亩鱼塘,充分发挥其价值。鱼塘是指捕鱼或养鱼的地方,特指鱼围塘的内部间隔或圈住鱼的围网。
种植业与养殖业的结合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特别是土地
利用持续不衰的根本措施。西方常规农业的发展表明,在农业生产中如 果人为地割裂种植业和畜牧业,不仅会引起水土流失和土壤退化,使农业 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而且种植业与畜牧业的效益都会下降。因此,进行农
牧复合生态工程建设,通过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结合,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 良性循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避免畜禽粪便造成环境污染,在我国农牧 业生产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225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