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生蚝养殖需要什么条件,生蚝和牡蛎的区别

回答以筏式养殖生蚝为例,养殖地点应当选择在风浪较小,水质稳定,没有工业污染,底质为泥质或泥沙质的海区,水深保证在8m以上,水温稳定,夏季不超过30℃,表层流速为0.3-0.5m/s左右,比重在1.008-1.02之间。具体盐度和温度范围取决于牡蛎品种,近江牡蛎,适温范围为10-33℃,适盐范围为5-25‰。长牡蛎,适温范围为5-28℃,适盐范围为10-37‰,尤以20-30‰更为合适。

生蚝养殖需要什么条件,生蚝和牡蛎的区别

一、生蚝养殖需要什么条件

1、以筏式养殖生蚝(牡蛎)为例,养殖地点应当选择在风浪较小,水质稳定,没有工业污染,底质为泥质或泥沙质的海区,水深保证在8m以上,水温变化幅度较小,夏季不超过30℃,表层流速在0.3-0.5m/s之间,比重在1.008-1.02之间。

2、近江牡蛎,其生长适宜温度范围为10-33℃,适盐范围为5-25?。

3、长牡蛎,其生存温度范围为零下3℃至32℃,生长适宜温度范围为5-28℃,适盐范围为10-37?,尤以20-30?更为合适。

4、密鳞牡蛎,其生存温度范围与长牡蛎相同,均为零下3℃至32℃,但是适盐范围较窄,为27-34?。

5、褶牡蛎,其生长适宜温度范围为6-25℃,对盐度的适应范围较广(与近江牡蛎接近),内湾以及近海均有分布。

6、大连湾牡蛎,其生长适宜水温范围为6-25℃,适盐范围较窄,为25-34?。

二、生蚝和牡蛎的区别

1、生蚝一般就是指牡蛎,二者没有区别。

2、牡蛎通过壳粘着在其他物体上生活,以海洋中的微型海藻和有机碎屑为食,主要分布在潮间带和潮下带水深不超过10m的区域。

3、牡蛎壳由外套膜分泌形成,一共分为三层。最内层为珍珠层,片状结构,由碳酸钙组成。中间一层为棱柱层,柱状结构,同样由碳酸钙组成。最外层为角质层,薄而透明。

4、外套膜是两层上皮细胞,中间夹有结缔组织所形成的膜,从壳顶处向腹缘延伸,膜内有肌纤维,帮助它附着在壳内面。外套膜边缘加厚形成三个褶皱,其中内褶上有放射肌及环肌,使边缘紧贴壳上;中褶上有大量的感觉细胞或感觉器,具有触觉、视觉等功能;外褶有很强的分泌功能。

生蚝的生长过程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 受精卵发育成游泳的幼体,叫做缘膜幼体。在受精卵发育成游泳的幼体后,这些幼体会在海洋中自由游动和吸附海水中的营养物质,包括浮游生物和有机物质等。

2. 缘膜幼体在海水中自由游动一段时间后,会选择适合的物体,例如其他牡蛎壳或岩石,进行固着。这个过程一般需要三天。

3. 在固定下来后,缘膜幼体将失去游泳能力,变成小的成体,即蚝仔。这个过程类似于从少年过渡到青年的阶段,蚝仔的外形也逐渐有了生蚝的特征。

4. 随着不断生长,生蚝的贝壳开始形成。生蚝的贝壳是由外部环境中的物质沉积形成的,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和适宜的环境条件。当贝壳形成后,生蚝便可以寻找一个稳定的环境生长,直到成熟并可以进行繁殖。

需要注意的是,生蚝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温度,以及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如果环境和条件不恰当,可能会导致生蚝的疾病、死亡或者品质下降。因此,在进行人工种植和养殖时,需要掌握好生长规律并采取科学的措施,以保证生蚝的健康和高质量的产出。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226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