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专业泥鳅养殖方法

1、放养准备

专业泥鳅养殖方法

在放养鳅苗前20天对池塘进行清整、改造、消毒,在进水口和排水口用铁丝网防逃。在排水口处开挖一个面积约占全池面积的1/3~1/5,深30~50厘米的鱼溜,在池底铺一层腐质较多粘土。

2、饵料选择

人工养殖可直接投喂水生昆虫、黄粉虫、蚯蚓、蛆虫、河蚌、螺蛳、鱼粉、野杂鱼肉及畜禽下脚料等,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早晚各投喂一次,养殖前期通常按鱼体重的3~4%投喂,中期按鱼体重的4~6%投喂,后期可适当减少配合饲料的投喂量。

3、水质调控

水质要求“肥、活、嫩、爽”,水色以黄绿色为佳,透明度以20~30厘米为宜。当透明度大于30厘米,每次亩施有机肥20千克,增加池塘中的桡租类、枝角类等泥鳅的天然饵料生物。透明度小于20厘米,应停止或减少追肥。高温季节经常注入新水,更换部分老水,定期开启增氧机。

4、日常管理

每天坚持早中晚巡塘,随时掌握水位、水质和泥鳅的摄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平时勤除池边杂草,高温季节每隔15天用二氧化氯一次,每7天天全池泼洒一次生石灰,在养殖的中后期每月施1~2次微生物制剂。经常检查防逃设施,漏洞及时修补,发现鱼病及时治疗,做好养殖日记。

下面我来分享一下,规格鳗鱼是指3.6~8两/尾的日本鳗鱼,其有别于国内消费的9~12两/尾的菜鳗与香港、东南亚一带消费的15两/尾以上的大鳗,规格鳗的消费市场主要在日本、韩国及欧盟地区,并以日本市场为最大。余姚市马渚镇天益水产养殖有限公司6月份开始投苗,养殖至12月可出口优质规格鳗鱼130吨,亩产达1吨,养殖效益显著,现总结如下:

首先,养殖池塘条件。池塘呈长方形,面积为6~12亩,池深1.4~1.7米。亩安装增氧机功率0.5千瓦,每口池边对角安装2只水车式增氧机,池中部安装1~4只叶轮式增氧机,并配齐电力设施。

其次,投苗前期准备。苗种准备:投苗前2个月与南通徐龙标粗苗场签定日本鳗黑仔代培合约,并派专人前去负责监督整个标苗过程。发货苗种要求规格为30~50尾/斤,80尾/斤以上苗不得超过2%,畸形率小于1‰,不能检测出呋喃类代谢物、孔雀石绿。饲料准备:与鳗鱼饲料厂签订订货合同,要求饲料场出具近期呋喃类代谢物检测合格报告、质量安全报告及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备案证书。商品渔药准备:商品渔药全部向武汉农大科洋生物工程公司采购,并经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测合格后备案存档,中途不得使用未备案的商品渔药。池塘水一次性加满,并以蛛虫煞星杀死水中的浮游动物及小杂鱼、鱼卵,3~5天后池水呈黄绿色。

再次,就是养殖管理方面。饲料投喂:饲料加水拌成面团状投喂,干粉与水的比例为小鳗时1:1.2,以后至大鳗逐渐减少至1:1,投喂分早、晚两次投喂,投喂量主要根据摄食速度、力度及水质、天气变化每日看食调整。水质调节:水质调控以生石灰、杀虫药为主。下雨后、加水后一般以生石灰调节水质,一发现水中浮游动物破坏水质,即用杀虫剂杀死,以调节水质。每亩池塘根据投放时间及鳗鱼起捕时间亩投放鳙鱼夏花150~1000尾,黄颡鱼苗200~1000尾,可以用来净化水质,降低池水有机质含量。病害防治:日本鳗适应性较强,病害不很突出,出口鳗养殖的一般病害是以防为主,即通过水质调控为主的综合防治手段。但也会出现以下病害:小瓜虫病:病原体是小瓜虫的幼体或成体,发病鱼体体表有白点、病鱼少摄食或不摄食,治疗方法为生姜汁30ppm,辣椒3ppm。隔天一次连续下3~4次。

最后,则是全程质量监控。每次放苗、分池都需邀请宁波出入境检疫局或日后收购部门前来摄像记录。养殖日记派专人记录,包括投饵、用药、死鱼、天气、分池、出售记录等,每一个月上报给收购单位和宁波检疫局。每出一批鳗鱼需提前一个月抽样送检,合格后方可出售。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230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