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淡水龙虾养殖周期多久,附养殖方法和环境

淡水龙虾养殖周期多久,附养殖方法和环境

淡水龙虾养殖周期一般是2个月左右,当龙虾体重达50克以上时可捕捞上市,捕捞龙虾可以采用虾笼、地笼、围网,捕大留小。龙虾几乎可常年交配,以每年春季为高峰,交配一般在水中的开阔区域进行,交配水温幅度较大,从15°C-31℃均可进行。龙虾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水源充足,水深保持1米左右的水体都能养殖。

一、淡水龙虾养殖周期多久

1、淡水龙虾养殖周期一般为2个月左右,当龙虾体重达50克以上时就可进行捕捞上市,捕捞龙虾可以采用虾笼、地笼、围网等方法,捕大留小。幼虾在温度适宜、饲料充足的情况下,一般60-90天就能长到商品规格。小龙虾幼体在发育期间,不需要任何外来营养,刚孵出的仔虾需要在亲虾腹部停留10天左右才能脱离母体,如果条件不适宜,可在洞穴中不吃不喝数周仍能存活。

2、龙虾可常年进行交配,但一般在每年春季交配频繁。龙虾交配主要在水中的开阔区域进行,交配水温幅度较大,15?C-31?C均可进行。在交配时,雄虾会通过交合刺将精子注入雌虾的纳精囊中,精子在纳精囊中可以贮存2-8个月。雌虾在交配以后,就会开始掘穴进洞,当卵成熟以后,它们就会在洞穴内完成排卵、受精和幼体发育。

3、养殖龙虾时要注意,龙虾对环境的适应性比较强,一般水源充足,水深保持1米左右的水体都能养殖龙虾,比如池塘、稻田、湖泊、河沟等多种水体。龙虾喜欢掘洞,对水库、河流的堤埂有一定破坏作用,因此水库和河流等水体不能养殖龙虾。

二、淡水龙虾养殖方法和环境

1、淡水龙虾养殖方法

(1)养殖淡水龙虾的池塘一定要选在通风向阳、环境安静、排灌方便、水质无污染的地方,池塘应为长方形,面积为1334-3335平方米,水深在0.9-1.5米左右。池底为硬土质或沙质,池壁必须有一定坡度,同时池塘要有良好的排灌系统,一端上部进水,一端底部排水,进排水口都要有防敌害、防逃网罩。池塘底一定要有适当面积的沉水植物区,并有足够的人工隐蔽物,比如废轮胎、网片、竹排等,供龙虾隐蔽栖息。

(2)放养虾苗前一定要对池塘进行消毒,如果是新建虾塘可用生石灰带水清塘,如果是旧鱼塘,一定要干塘消毒,除了消毒外,还要彻底清除池塘中的鳅、鲶、黑鱼和蛇、鼠等掠食性敌害生物。水质主要以未污染的江、河、湖、库等作为水源,也可用地下水作水源。淡水龙虾的适应性比较强,水的pH值在6.10-9.33范围内都能生存,但以6.5-9.0为宜,而且要中性偏碱,以利于龙虾快速生长。

(3)淡水龙虾虽然耐低氧,但如果长期处于低溶氧状态,就会影响其生长速度和成活率。一定要避免水质受重金属、杀虫剂、除草剂、油、甲烷等物质的污染,在养殖中应采取微流水或定期加新水养殖,可促进生长。投放虾苗应选择在晴天的清晨或傍晚进行,在投放前可以先用少量池水入运苗容器内调节水温,直到容器内水温接近池水温度时再将虾苗放入池中,放养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7.5-9.0尾。

2、淡水龙虾养殖环境

(1)水温:淡水龙虾具有适应热带的习性,能耐高温,生长适宜温度为24-42?C,低于21?C它的摄食就会下降,生长速度降低。低于10?C成虾就会停止生长,9?C以下时间过长会导致成虾死亡,因此在冬季气温较低的地区一定要进行越冬管理。

(2)溶氧:淡水龙虾除了可以耐高温外,还能耐低氧。正常情况下,池中溶氧量一定要保持在4-5mg/L之间。一般成虾可以忍受1mg/L的溶氧量,可在短时间爬出水面行空气呼吸,幼虾对低溶氧相对敏感,虾苗在1.2mg/L的水中不能存活。

(3)pH值:淡水龙虾适宜的pH值在6.5-9.0,要注意淡水龙虾一定不能在酸性水质中生长,因为酸性水质不利于脱壳生长,会增加脱壳死亡或延长脱壳时间。

(4)盐度:淡水龙虾对盐度要求不高,所以它能在淡水池塘顺利生长。幼体在盐度为3g/L,成虾在5g/L浓度的水中仍能适应,因此幼虾可用1%、成虾用3%的盐水进行短时间浸泡杀死体表寄生虫。

养殖户在养殖小龙虾的时候,经常会看到龙虾爬上岸。有时候会看到个别几只爬上岸,有的时候会看到大批量的爬上岸,这两者是有区别的。

如果是个别爬岸,可能只是出来活动下,找找食物。如果是大批量的爬岸,那么养殖户就要引起注意了,虾塘里肯定出现问题了,应该引起注意。

引起小龙虾不老实呆水里老往按上爬的原因

一 水中溶氧量少的问题

1 水中底部有大量的饲料残渣,还有水草断后的残根和一些龙虾和其他水生物的排泄物等,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后,有机质的增多,导致水体浑浊,溶氧量减少。

2 有些养殖户在养殖龙虾的时候往往会和其他的水生物一起混养,比如鱼类,蟹类等。这样造成饲养的密度过大,鱼类和蟹类都会消耗水中的溶氧量。

3 虾塘里的水草虽然在光合作用下可以制造出大量的氧气,但是在夜间和阴雨天气水草是在消耗水中的氧气的。如果虾塘里的水草栽培的过多就会消耗很多水里的氧份,如果虾塘的水草过少就会制氧不足引起缺氧。所以科学合理的栽培水草覆盖率建议达到50%最适宜。

4 天气变化大,尤其是天气闷热的时候气压低,水中溶氧量也会减少。

二 虾塘底质不好

1 虾塘底部有大量的经过微生物分解的有机质,比如饵料、排泄物、动物尸体、有机物等。然后沉淀在虾塘的底部引起恶臭。

2 消毒剂的使用不当。养殖户为了消毒,能净化水体,会使用一些消毒剂。如果消毒剂使用不当或者过多,就会大量的沉入虾塘低部。造成底部严重恶化。

3 有些虾塘在养殖小龙虾之前是养殖其他的水产生物或者是种植农作物的。之前养殖其他生物和种植农作物的时候也会用到杀虫剂和农药制品等。如果在养殖龙虾前改低没有做好,没有解毒彻底的话,这些有害的药物残留在虾塘底部,经过龙虾的活动搅拌后,就容易引起底泥和水体恶化。

三 氨氮和水体有害物质的超标

养殖过程中水体恶化的时候没有做好改低措施和换水工作。当水中有机质增多,细菌和虫卵大量的繁殖,减少水中的溶氧量,水体透明度不够。这时水中的氨氮和有害物质就会超标。如果没有及时的改低和换水,小龙虾肯定是会缺氧爬岸。

预防小龙虾爬岸的措施

1 首先在养殖小龙虾前要对龙虾池做好消毒和解毒工作,对底部的杂鱼等生物要清除干净,然后排进干净的水质,排水口要放置过滤网,为了避免其他生物排入虾塘。水位达到1-1.5米左右后就是饲养要求的水位了,然后在水中施放有机肥,采取肥水工作。几天后水体透明度达到35厘米以青绿色为最佳,然后进行栽培水草,水草栽培覆盖率50%最佳,然后对水中浮生物消毒。这样才算是龙虾适宜的生存环境。

2 当天气炎热的时候,水中的浮游生物增多,水体的透明度减少,虾塘底部的泥有发出恶臭的时候,建议养殖户要及时的进行改低和换水。

3 在阴雨天气和水体恶化的时候要做增氧措施,增加水中的溶氧量,避免小龙虾缺氧导致的抵抗力下降而感染疾病。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231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