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高分问题!骑车去西藏要注意什么?

在进行自行车长途骑行前应该作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在硬件方面要作到以下几点:选一辆好车;作好必要的调试;准备好常用工具;带足合适的服装和必需品。其次就是骑行技术方面的事了。

高分问题!骑车去西藏要注意什么?

一、选车。

最好是27英寸的平把全地貌车,这是专为长途自行车旅行设计的。该车前后均有车架,21速,可载重150公斤(含骑行者体重),且车带可根据路面、载重情况自选,从1.25—1.50(指粗细)都有。这类车目前在国内市场上很难买到,只是私人手里有从国外带回来的。可替代全地貌车的是山地车型中的一种(它在设计时也考虑到了长途旅行的问题):26英寸,21速,可载重120—150公斤,车带从1.50—1.75之间任选,有后架,可加装前架,水壶架有3个(当然还可加)。如果你要走的是柏油公路,也可用一般弯把27英寸细纹旅行车,车带宽度为1.25,有后架,骑上它很轻快,适合载物不多的长途旅行。

二、调车。

一般自行车旅行是边骑边看,自由自在,速度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方便、舒适。按这个要求调车。车座:以骑行者的腋部放在车座中间,用手去摸轮盘轴心部,以摸到为准,这就是骑行者正确的车座高度。车把与车座在同一水平面上为好,高低在半寸之间。检查一下传动是否连惯,前后制动是否灵敏。可在前后带内胎里放一些补漏液,如有漏气,要检查并拔除刺入物,将破孔朝地,充足气就可以自动补带。还有一个办法,是在内带与外带之间放一条较厚的帆布。我92年春放的一帆布,到现在也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这些工作做好了,这辆车就不会在路上给你添麻烦了。

三、工具。

只要你在旅行前准备得充分,车也调整正确,那么在路上基本上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为防万一,还应带一些与你选用的自行车相配的工具及零件。如剪刀、小木锉、多用搬手、旅行气筒(可架车上)、胶水、剪锉好的小块胶皮,内带、外带各一条,以备应急。

四、服装。

一般长途自行车旅行多选择夏天,那最好选用短装骑行服,它的优点是紧身,不额外增加阻力。骑行裤内有真皮垫,或仿真皮垫,防磨、透气。如果是雨季,当然少不了防雨设备。现在市场上有一种骑行服是既保温又挡风还防雨,最适合去气候多变的地区,当然价格较昂贵。如果没有骑行服,特别是骑行裤,也可穿高弹力的平滑短裤。直接与身体接触,里面不要再穿任何服装。最好在常磨的部位,涂一些凡士林之类的油。如遇天冷,可在胸内衬一两张报纸,保温效果极佳。为了防风和小飞虫,还要戴上骑行眼镜。无色的,适用于阴天;有色的,可防阳光直射;还有浅**的,是为夜间设计的。头盔,有些外国人喜欢在旅行时戴它,以防出交通事故。其实自行车小帽更实用,更舒服,经济实惠。骑行手套是为了防滑防磨,这要根据个人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脚套除了能帮助你有一个正确的放脚姿式外,它还可以帮你节省体力。当然不会用或者用不习惯者不如不用,不然会造成紧张,反而不安全了。

五、骑行。

上述可称为硬件,骑行是软件,所以掌握正确的骑行技术很重要。掌握骑行速度,以鼻吸鼻呼为准备。在干燥地区旅行,可在鼻腔内适量涂一些凡士林油,可避免鼻腔干燥,保障呼吸顺畅。如果需要用口呼吸,那么就是强度大了,或是累了。这时应当减速,调整变速器。上坡下坡时,使用变速器不要一下变好几个档位(常见不太会用变速器者常这么用),这样会一下不适应,更累。下坡可放松一下身体,溜下来。如果太陡,速度过快,用后闸制动减速。不是紧急情况,不要一下把闸抱死,不然外带损失很大。最后,在做长途自行车旅行之前,最好利用节假日做些一两日之内的短途自行车旅行,以便逐步适应。

还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先是做好心理准备

确定下旅行的目的和目标,树立坚定的信念,路再长也有终点,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坚

徘徊的中国旅行社业 户外-最美骑行风景线

主题公园全攻略 聚焦国内知名企业 定的骑下去,就一定能到达目的地。

二、出发前的准备

首先要收集、查阅、整理沿途有关的各种资料和相关信息,包括较新版本的地图、交通图,沿途的地理、历史、人文、名胜古迹,气象资料等。再根据你或你的团队的体力状况、假期长短、旅行季节等因素制定出详细的旅行计划。一般而言,长途自行车旅行的最佳季节为每年的五至十月份为宜。长途自行车旅行最好能结伴而行,但长途旅行人数不宜太多,理想的人数为3到5人,且最好有异性同行。人数过多,沿途食宿困难较大,偏远的小地方接待有困难。由于人们之间的性格爱好存在差异,人数过多时很难统一行动。人数太少,安全保证较差。并且万一途中出现特殊情况,人数过少,难以相互照应。另外,人数过少,每一个人的相对负担就会加重,有些物资装备无论一人或多人只需一份,如修车工具、宿营装备等。

三、有关的物质准备

做自行车旅行,首先要准备的就是自行车。如果有条件,最好选用专门为自行车旅行而设计的27英寸全地貌车。该类型车一般配有前后车架,能载重150公斤(包括骑行者)以上,避震性能较好,轻便结实,能适应各种道路状况。缺点是价格昂贵,零配件目前在国内较难买到。

我们一般骑行的26英寸以下的轻便自行车不太适合于自行车长途旅行。可选用比较老式的28英寸加重自行车。如是新车,在你出发前一定要磨合200到300公里,重新全面调整后再上路。如是旧车,要经过全面大修,特别要对车座进行加工改造。车座不宜太硬或太小,最好加上一个3到5厘米厚的海绵坐垫。注意一定要保持坐垫表面干燥且不能有褶皱和缝合接缝,长时间骑行时方不至于磨破皮肤或长痱子。车座不宜太高或太低,以个人骑行舒适为宜。车把基本上应与车座高低相等,高低差距在3到5厘米以内为好。还应在自行车前后安装好挂包架。背着背包长途骑行非常疲劳和不舒服。最好还应在自行车大梁上安装一个水壶架,以便在骑行中可随时方便取用饮水。另外,在车胎内注入一些补漏剂,一旦车胎被刺破,只需将刺入物拔除,破孔向下打足气,即可自动将破孔堵住,保证继续骑行。

出发前,你一定要掌握自行车的调整和修理,包括;补胎、更换车条、更换刹车块,修理、调整前中后轴、修理飞轮等。

四、其他物质准备

服装:如果是在夏季或在较暖和的季节骑行,最好能购置专门设计的短骑行服。它具有保温、透气、挡风、防雨等功能。骑行裤内还有真皮垫,防磨且透气。可适应多种气候条件下骑行。只是价格比较昂贵。如没有骑行服,特别是骑行裤时,可直接穿着有弹力的紧身裤,里面不要再穿着其它服装,并且在经常摩擦的部位涂抹一些能起润滑作用的油脂。夏季骑行应穿着长袖上衣和遮阳帽,以免晒伤皮肤。冬季或在气候较寒冷的地区骑行时,除注意保温外,还要注意防止衣裤或鞋袜过紧而导致血液循环不好,引起冻伤的发生。另外,骑行时不能戴口罩,如果戴上口罩,因呼出的热气会在不知不觉中在口罩外面结成薄冰,造成面部冻伤。冬季最容易冻伤的部位是耳朵、鼻子和手脚,要特别注意这些部位的保温。可采取骑行和推车步行结合的方法,以促进和改善全身血液循环。还要准备一件雨批,除防雨外,还有其他许多用途。

其他装备:为防风吹和小飞虫侵入眼睛,要准备好骑行眼镜。有色的可防强烈的阳光照射,无色的适用于阴天,还有一种浅**的专门适用于夜间。准备一个小药箱也是必不可少的。长备药品包括:治疗腹泻、肠胃不适、感冒、水土不服、消炎、外伤,眼药水等药品。如是夏季还应准备一些十滴水、风油精、清凉油、痱子粉等。冬季则要准备一些冻疮膏、"寒痛乐"、姜茶等。如是在西北、新疆等地,要多准备一些饮用水(每天需5到10升)

五、在骑行中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是骑行速度问题。骑行速度要根据全队的身体状况、路途远近和假期长短来决定。一般来说;如果路面平坦,每小时骑行20公里左右。山地或丘陵地形,每小时骑行10到15公里左右较为合适。每天骑行的时间,在开始的3天到一周内,不宜太长。已每天6到7小时,骑行120到130公里较为合适。身体适应后,每天增加20到30公里,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长途骑行后两脚会充血肿胀。休息时要平躺,尽可能把脚垫高,以促使血液循环。如有坡度不大的斜坡,也可头朝下地躺下休息片刻或把脚放在自行车上休息一下。

夏季,由于气温太高,白天骑行体力消耗极大,容易中暑等,不宜骑行。最好选择在早晚骑行。

如必须露宿时,应随身带一个防潮垫。换上干燥的衣裤,穿上雨衣,躺在防潮垫上。并且时间不宜过长。切不可穿着汗湿的衣服就地随意躺卧。

在比较干燥的地区骑行时,应在鼻腔内涂抹一些油脂,避免鼻腔干燥,保障呼吸顺畅。夏季骑行时,如感到头晕头痛、全身无力、烦躁心慌、恶心呕吐、舌干口渴、出虚汗、心跳加快等症状,要迅速到阴凉处躺下休息,马上服用一些十滴水。等身体恢复后在逐渐活动。切记不可用扇风法降温。

冬季骑行时,如感到皮肤发痒、红肿、麻木甚至起水疱时,要尽快用冻疮膏轻轻涂抹并做好局部保温。切不可因发痒而使劲搓揉。

长途自行车旅行时,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否则半路病倒,自己遭罪不说,还会连累同伴。

长途骑行,感到身体疲劳,腿脚乏力时要及时休息调整。否则因控制能力下降,容易造成翻车、撞车事故。

长途自行车旅行中保持警惕性,保管好自己的财物、照相机等贵重物品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疲劳、注意力分散等原因,往往容易出现松懈、麻痹等现象。一定要提高警惕性,否则可能不仅是造成自己的经济损失,还可能误事。

以上是一些有关长途自行车旅行的常识和基本知识。如果你计划要进行自行车长途旅行。一定要了解更多的资讯,向有经验的伙伴学习,做到心中有数再上路!

骑行西藏新路线具体攻略

  线路:

 新疆叶城县—库地达板—127道班—库地—204道班—麻扎达坂(色日克达坂,海拔约4950米)—黑卡道班—黑卡达坂—三十里营房—康西瓦达坂—康西瓦道班—大红柳滩—奇台达坂—甜水海兵站—死人沟—龙木错—界山达坂—西藏阿里面地区日土县松西乡松西村—红土达坂-多玛乡—班公错—日土县城—日松乡—拉梅拉垭口—狮泉河镇(噶尔县)—沙子达坦—那木如村—江布村—新扎达路口—巴尔兵站—索堆村—加拉山口—门次(门士)乡—塔尔钦村/大金村—巴嘎路口—霍尔乡—亚热乡岔口—公珠措垭口—公珠错湖边—马攸木拉垭口—马攸木拉检查站—香筑村—帕羊镇—朔格拉垭口—新仲巴县城—老仲巴垭口—老仲巴—突击拉山口—久嗄村—拉藏乡—32道班(废弃)—达吉岭寺—达吉岭乡—萨嘎县城—库拉山—22道班—切热乡—索比亚拉山垭口—无名高原湖—结拉山口—拉聂村—桑桑镇—嘎拉山口—嘎日村-帮拉山口—昂仁温泉(未找到)—无名山口—卡嘎镇—昂拉山垭口-雅江大桥-拉孜县—大竹卡—仁布县仁布大桥—曲水县—拉萨,约2535公里(自行车码表测距),约33天。

 新藏线指连接新疆和西藏之间的公路。北起新疆叶城,南抵西藏阿里地区的首府噶尔(狮泉河镇),后又南延至边疆城镇普兰。途径峡南口、大红柳滩、日土宗和噶尔昆沙,跨过拉斯塘河、叶尔羌河、喀拉喀什河狮泉河等河流,越过新疆、西藏之间海拔5248米的界山大坂(“大坂”是维语“山口”的意思)和海拔5432米的库达恩布等11座山口。全线多为一望无垠的戈壁沙漠和常年积雪的崇山峻岭,经常能看到野生动物,有的路段数百公里见不到人烟。大气、苍凉,甚至是沧桑,成为了这条线的`主旋律,可以说这是颇有“男人气概”的一条线。

 新疆叶城到西藏拉孜这段新藏公路是我们骑行的“新藏线”,全长2841公里(码表显示的实际骑行距离和官方公布的里程数有差距,这一点骑车的人都懂的)。其中拉孜—狮泉河1156公里,这段也被叫阿里南线;狮泉河—叶城1100公里。平均海拔堪称各线之冠。

 前段海拔相差较大,后段相对来说比较平缓。叶城到狮泉河段路面经过整修已成为比较平整的沙石路,不下雨的时候,路况堪称良好,但N多的“之”字形盘山路,如果赶上逆风骑行,会让人痛苦得几至崩溃。拉孜到狮泉河段的路况非常差了,泥浆+碎石路极多,各种难走的路段密集程度非常高。

 进入西藏阿里地区后,大部分路段是无人区内。这段无人区亦几乎是全线最美的地带:藏野驴、黄羊等野生动物常常成群出现。远远地、默默地看着它们,悠然自得地生活在它们的土地上。自然环境的恶劣就像一双粗砺的手,时不时地拂过它们的躯体它们的脸;而它们,怡然、淡然地承受着、享受着。它们才是神赐给这片土地的生命,而我们,只是过客!

 如果时间允许,在盛极一时的古格王国遗址、神山冈仁波齐、圣湖玛旁雍错、黄教的发源地萨迦寺,以及不同风格杂揉的白居寺……停下脚步,看看吧!

 新藏全线县城里都有手机信号,其他路段则几乎都没有。

  骑行的最佳时间:

 骑行的最佳时间是5月~7月底,不想自虐的话,尽量不要超过8月上旬。

  穿衣指数:

 这一路,大风、艳阳(极度的)是家常便饭,天气干燥更是不争的事实。7到8月单裤、秋裤、薄羽绒背心、薄棉衣或稍厚的、挡风的外面衣、长袖单衣、抓绒衣或夹衣或薄毛衣、中帮鞋。如果条件允许,尽量准备得“高档”一点,如准备一件“狗太死”(GOTEX-TEX)冲锋衣或鞋,挡风、保暖、透气兼俱了。

 另外,魔术头巾要准备1~2条。

  具体攻略:

 第一天 新疆叶城县(海拔约1765米)—库地达板(阿卡孜达坂,海拔3240米)—127道班(阿卡孜公路道班,海拔约3000米),约133公里。

 第二天 127道班(阿卡孜公路道班,海拔约3000米)—库地(海拔约2860米)—204道班(约4500米),约75公里。

 第三天 204道班(约4500米)—麻扎达坂(色日克达坂,海拔约4950米)—黑卡道班(301铁矿办公所,海拔约4060米),约84公里。

 第四天 黑卡道班(301铁矿办公所,海拔约4060米)—黑卡达坂(海拔约4950米)—三十里营房(海拔约3650米),约76公里。

 第五天 三十里营房(海拔约3650米)—康西瓦达坂(海拔约4280米)—康西瓦道班(海拔约4005米),约81公里。

 第六天 康西瓦道班(海拔约4005米)—大红柳滩(海拔约4230米),约50公里。

 第七天 大红柳滩(海拔约4230米)—奇台达坂(海拔约5200米)—甜水海兵站(海拔约4910米),约92公里。

 第八天 甜水海兵站(海拔约4910米)—死人沟(海拔约5150米),约97公里。

 第九天 死人沟(海拔约5150米)—龙木错—界山达坂(海拔5248米)—西藏阿里面地区日土县松西乡松西村(海拔5240米),约58公里。

 第十天 松西村(海拔5240米)—红土达坂(海拔5390)-多玛乡(海拔4600米),约101公里。

 第十一天 多玛村(海拔4600米)—班公错(湖面海拔4240米)—日土县城(海拔4230米),109公里。

 第十二天 日土县城(海拔4230米)—日松乡(海拔4230米)—拉梅拉垭口(海拔4875米)—狮泉河镇(噶尔县,海拔4255米),约125公里。

 第十三天 狮泉河(噶尔县)休整。

 第十四天 狮泉河(噶尔县,海拔4255米)—沙子达坦(海拔4730米)—那木如村(海拔4380米),约79公里。

 第十五天 那木如村(海拔4380米)—无名垭口(K1141路碑处,海拔4650米)—江布村(海拔约4400米)—新扎达路口—巴尔兵站(海拔4560米),约63公里。

 第十六天 巴尔兵站(海拔4560米)—索堆村—加拉山口(海拔4810米)—门次(门士)乡(海拔4420米),约55公里。

 第十七天 门次(门士)乡(海拔4420米)—无名垭口-—无名垭口—塔尔钦村/大金村(海拔5015米),64公里。

 第十八天、十九天 冈仁波齐转

;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233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