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冬季如何养殖正番鸭雏鸭几天可以脱温呢?

冬季养殖雏鸭要到20天左右才能脱温。

冬季如何养殖正番鸭雏鸭几天可以脱温呢?

在冬季要从以下几点来加强肉鸭的饲养管理。

一、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鸭为水禽,有较强的抗寒能力,但育雏期的雏鸭,其抗寒能力较弱,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在寒冷的冬季,育雏期的雏鸭,要饲养在保温性能较好的育雏室,(前三天温度要求30到 32摄氏度,4天以后,每天降1度,一直降到20度左右。)如果育雏期温度不够,雏鸭会出现发育不良、缩颈、发抖、或很多雏鸭重叠地堆挤在一起(打堆),造成最下层的雏鸭被挤压、窒息而大量死亡。所以,要加强育雏期肉鸭的防寒保温工作。随着肉鸭日龄的增加,其抗寒能力日益增强,但也要注意适时采取保温措施。具体措施有:

1.进苗前,检查育雏舍的门、窗有无破损,墙壁或屋顶有无漏洞,若有破损或漏洞,要及时修补,最好将所有的窗口、墙壁或屋顶的漏洞全部封严。加温的炉子必须有烟囱,由烟囱把煤烟排出棚外,鸭舍内不能有煤烟,鸭子很容易发生煤气中毒。进出棚舍要随时关门。防止冷地空气进入棚舍。

2.在寒流来临前,首先要搞好鸭舍的维修,旧鸭棚,棚顶太薄,需要加草苫子或毛毡。门、窗要挂上挡风、保温的帘子,鸭舍的两边再加一层塑料布,下面用沙土压好,从屋檐开始,从上而下留通风口,通风口可自由控制。建议受北风袭击的鸭舍,最好在鸭舍北边竖着放一排玉米秸秆或临时搭建一面挡风墙,防止寒冷的北风直接袭击鸭舍。

3.随着鸭子日龄的增加,鸭群扩栏以后,(温度升起来后再扩群)可考虑在棚舍内安装取暖灯,100W的取暖灯(保温灯),可7—8平方米安装一只,灯离地面的高度大约在1米,有利于鸭子充分取暖。安装取暖灯的密度取决于具体的条件和当时的气温。不管是用煤炉加温或者是用保温灯保温,都要特别注意安全,防止发生火灾等意外灾害。

4.鸭舍内垫料勤换,保持干燥,有利于鸭舍内保温。

5.防止穿堂风、贼风直接吹到鸭子身上,会造成鸭体热量迅速下降,容易引起感冒。雏鸭第一次开水,可以用20度左右的温水,不要用冷水,防止雏鸭湿毛感冒。地面育雏,垫料厚度要铺5厘米左右的,有利于育雏保温。

二、正确做好保温和通风工作

在保持鸭舍温度的同时,要做好通风换气工作,否则,鸭舍内的氨气等臭味重,会严重影响肉鸭的生长发育。所以保温和通风必须协调好,请按以下原则进行:在舍内温度有保证的情况下,加大通风量,鸭舍两边的塑料布,一定要从上往下放,进行通风;早晚或天气变冷时,缩小通风口,中午气温高的时候,放大通风口;有风时缩小通风口,没有风时放大通风口;随着鸭群日龄的增加,可逐步放大通风口,让鸭子逐步适应;温度很低时,要生炉子加温,把舍内温度升上来以后再通风;20天以前以保温为主,兼顾通风,21天以后,以通风为主,兼顾保温。处理保温和通风的关系时,要把握的重点是:鸭群堆在一起,靠近热源,就说明鸭舍内的温度低,就要适当缩小通风口;舍内有很浓的臭味或很刺眼的氨气,就要通风了,人在鸭舍感觉不是很臭、很闷,鸭子也感觉舒服。

养殖番鸭的技术

一、商品番鸭养殖要点

1、雏番鸭饲养管理:(1)5周龄以内小番鸭称为雏番鸭。番鸭育雏一般采用人工给温或自温,环境温度要求如下:1周龄为27℃、2周龄24℃、3周龄22℃、4周龄20℃、5周龄18—20℃,具体施温要根据小番鸭行为和分布情况进行调节。(2)饲料要求采用全价颗粒饲料,0—3周龄颗粒直径不大于1.5mm,代谢能12.14—12.56兆焦/千克、粗蛋白19.5—22%。4周龄以后全价饲料颗粒直径3.5—4mm,代谢能11.70—12.56兆焦/千克,粗蛋白17—19%。(3)出壳菌鸭要求先饮水后开食,第1次饮水不超过出壳后24小时,先饮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百毒杀溶液1—2天,然后在饮水中加适量氟呱酸类或强力霉素等药物,以增强体质和预防疾病。(4)饲养雏鸭的场地要垫上稻草或塑料布,并勤更换。鸭舍光线要充足,夜间人工光照到4周龄后完全自然光照。

2、中鸭饲养管理:5—10周龄番鸭,消化能力增强,采食量大,耐粗饲,除每天增加全价饲料用量外,还应补充青草、青菜等青绿饲料,育肥到10周龄时,公番鸭体重达3.5—4千克,母番鸭1.5—2千克即可上市。管理上应将番鸭公母分开分群饲养,每群100—300只为宜,每一平方米可养5—8只。此阶段番鸭开始换羽,易出现啄癖,应注意断啄和遮光。番鸭有旱鸭之称,大群饲养也只需小面积水池或水盆供其饮水即可,但一定要注意饮水的清洁卫生,且不可间断。

二、后备种番鸭饲养管理

1、9—24周龄为后备种番鸭,应选留体大健壮公、母番鸭作后备种番鸭,公母比例1∶4—5。后备种番鸭应限制饲喂,降低饲料营养水平,适当控制体重,种母鸭产蛋前体重可控制在2.3—2.8千克,同龄公番鸭则为4—5千克,日粮代谢能11.29—11.70兆焦/千克,粗蛋白14—16%,每只鸭每天平均用料100—150克,喂青料25—50克,临开产时,可适当增加日粮粗蛋白质和代谢能水平,以便逐渐过渡到产蛋期营养水平,保证产蛋期有较高的产蛋量。

2、管理上鸭舍要通风,饲养密度为3只/平方米,备足产箱,箱内垫好稻草以减少破蛋。大群饲养可将鸭舍一角围起来,直接把稻草或木屑垫在地上就成了平地“大产蛋箱”。预防番鸭抱窝,最有效的办法是将抱窝鸭频繁转换鸭舍,每栏舍内停留两昼夜就转走,注意转舍必须在傍晚进行。

3、注意鸭舍清洁卫生及疾病防治。一般每周换垫料1次,保持鸭舍干燥通风。定期对鸭舍垫料,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对大群饲养的番鸭,要定期接种预防鸭细小病毒病、鸭瘟、病毒性小鸭肝炎等疫(菌)苗。

番鸭养殖技术 番鸭又名瘤头鸭、洋鸭,公鸭在繁殖季节散发出麝香气味,所以也叫麝香鸭。番鸭原产于南美和中美洲地区,是著名的肉用鸭。我国饲养番鸭已有200多年历史,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江苏、浙江、安徽、河南等地都有大量饲养。番鸭生长快、体重大,瘦肉率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具有野禽风味,是烤全鸭的高档品。番鸭肥肝较大,在国际市场是畅销货。自古以来,人们把番鸭视为滋补珍品。养殖番鸭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好项目。番鸭的外形特征:番鸭体型与家鸭不同,体型前尖后窄,呈长椭圆形,头大,颈粗且短,嘴的基部和眼圈周围有红色或黑色的肉皮瘤,雄鸭的肉皮瘤肥厚而且延展较宽,比雌鸭发达。番鸭头顶部有一排纵向长毛,受惊吓刺激时会竖起像刷子。番鸭羽毛颜色为白色、黑色和黑白花色三种。白番鸭的羽毛为白色,嘴甲粉红色,头部肉瘤鲜红肥厚。黑番鸭的羽毛为黑色,带有墨绿色光泽,肉瘤颜色黑里透红。黑白花番鸭的羽毛黑白不等。嘴甲多为红色带有黑斑点。番鸭的生活习性:番鸭有一定的飞行能力,胆大不怕人。番鸭不喜欢在水中长时间戏水,耐热、耐旱,可以水养、旱养、圈养、放养。它既可在水中配种,又可在陆地交配,受精率不受影响。番鸭蹼大而肥厚,步态平稳,行动笨拙,性情温顺。有时一脚着地,另一脚蜷缩,头伸埋在翼下,呈“金鸡独立”状,站立很久。番鸭食性杂、耐粗饲、抗病力强,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很少生病。除吃一般性饲料外,还喜欢吃青菜以及鱼、虾、蚯蚓等动物性饲料。番鸭喜欢群居,吃饱后的番鸭常成群伏卧,适合集约化、大群饲养。公番鸭性成熟后发出“咝咝”低哑叫声。母番鸭在繁殖期间,会发生“唧唧”轻叫声,母鸭有的有就巢性。番鸭适应性强,一般家庭都可以饲养。但是家庭散养经济效益不高,要想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需要建场规模化养殖。今天我们为大家介绍工厂化养殖番鸭的饲养管理技术。一、场址选择1、地理位置:选择鸭场场址要求交通方便,场内外道路平坦,以便运输生产和生活物资。鸭场最好有池塘或水池。2、地势地形:选择场址时要求地势相对较高而且干燥,背风向阳,便于光照、通风和排水。3、土质:鸭场的土质最好是沙壤土,这样能保持舍内外干燥,雨后能及时排除积水。应避免在粘质土地上修建鸭舍。4、水源:鸭场用水要考虑水量和水质,水源最好是地下水,水质清洁,符合饮水卫生要求。5、电源:要保证鸭场供电正常,在经常停电的地区要自备发电机。6、鸭舍:鸭舍形式常见有单坡式、双坡式、拱型鸭棚等。小型鸭场或养鸭专业户常用毛竹、旧木料和油毛毡或者石棉瓦等材料搭建而成。鸭舍的具体结构都要有圈舍、运动场、鸭滩等设施,运动场的面积为鸭舍的3~5倍。饲养番鸭的设备不需要很多,水养、陆养、圈养、放养都能适应。二、番鸭的繁育由于番鸭自然孵化时孵化产量低,效率低,不能适应番鸭养殖业的发展需要,目前大规模的番鸭生产都采用电孵机进行人工孵化。1、种蛋的选择……种蛋应来自正规的番鸭育种场。种蛋必须清洁,种蛋要选择大小合适,形状正常的椭圆形蛋,形状正常的种蛋孵化率较高,孵出的雏鸭健壮、活泼、均匀度高,便于饲养管理,成活率高。蛋壳颜色代表品种特征,番鸭的标准颜色为玉白色。番鸭蛋比一般鸭蛋大,孵化的重量以78~85克为宜,用于孵化的种蛋应当愈新鲜愈好,一般情况下,春秋季种蛋存放不超过7天,夏季种蛋存放不超过5天,冬季不超过10天。2、上蛋一切准备就绪后,就可以上蛋孵化了。将挑选好的种蛋大头向上放在孵化盘里。由于种蛋保存期温度较低,为了使上蛋后很快达到孵化机内温度,入孵前4~6小时或12~18 小时,将种蛋置于22~25℃的环境下预热。孵化前期(1~15 d)孵化机内温度控制38.5~38℃之间,中期(16~30 d)机温控制在38~37.5℃之间,出雏期控制在37.5℃。一般每周入孵两批,入孵时间最好在下午4~5点钟,这样一般可在白天大量出雏,工作方便。孵化机内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5%~65%,出雏时为65%~75%。孵化器内用风扇进行通风换气,主要是为了供给番鸭胚胎发育所需的氧气,排出二氧化氮和热量,并使孵化器温度均匀。3、翻蛋翻蛋是为了种蛋受热均匀,供给新鲜空气,防止胚胎与壳膜粘连,促进胚胎的运动和改善胚胎血液循环,增强胚胎的生命力。机械孵化一般每2个小时翻蛋一次,孵化的第1~16天必须翻蛋,尤其是孵化的第一星期最重要。翻蛋的角度以水平位置前伏后仰各45度,动作要求均匀平稳,防止引起蛋黄膜、血管的破裂,使胚胎死亡。4、凉蛋凉蛋是提高番鸭种蛋孵化率的关键。番鸭蛋具有蛋大、壳厚、气孔少和通透性差等特点,孵化至14天以后,由于脂肪代谢加强,使蛋温超过孵化机内温度,这时应该凉蛋。用25℃~28℃的温水喷洒番鸭种蛋,驱散余热,促进蛋壳及蛋壳膜的收缩和扩张以及水分代谢和气体交换,从而增强胚胎的活力。也可以将鸭蛋从孵化机中推出凉蛋,一般每天上、下午凉蛋各一次,控制在20~60分钟。5、照蛋在孵化过程中,为了解胚胎发育的情况,应照蛋2~3次,入孵第十天开始照蛋,剔除一些无精蛋和死精蛋。从而提高孵化率。实践证明:只要科学的孵化和管理,番鸭受精蛋孵化率基本上能达到90%以上,有的能达到98%。6、出雏

番鸭的孵化期为33-35天。当听到大部分胚胎有啄壳声后,就开始出雏了。在出雏期间,根据出壳情况,要及时捡出绒毛已干的雏鸭和空蛋壳。不要经常打开机门,以免温、湿度降低,影响正常出雏。出雏期间应该经常在地面上洒水,保证室内和机内的湿度。每次捡出的雏鸭,放入出雏箱或专用盒中,使雏鸭充分休息,准备进入育雏舍或等候接运。出雏当日必须用“番鸭细小病毒疫苗”肌肉注射预防细小病毒。 三、雏鸭的饲养管理一般从出壳到3周龄为雏鸭,雏鸭进舍前要对鸭舍全面消毒。1.保温 为提高成活率,雏鸭毛干后,集中饲养在育雏室,室温保持25-30℃,并每隔1天降温1℃,直到同外界温度一致即可脱温。雏鸭喜欢挤在一堆相互取暖,要及时把孵出的喜欢扎堆的雏鸭拨开,以防压死或闷死。冬春季节气温较低,群养育雏保温多采用红外线灯,一般每盏250W红外线灯可保温100~120只雏鸭。室温控制标准为:第一周28℃左右,第二周25℃左右,第三周22℃左右。

2.光照 出壳雏鸭三天内需昼夜光照,以后可逐渐减少光照时间,到3周龄后完全自然光照。有鼠害地区,应整夜用15~25W电灯照明,防止老鼠为害,晴天尽量让阳光充分照射。

3.饮水开食 刚出壳的雏鸭对脱水十分敏感,所以,雏鸭出壳后24小时内要饮水,确保饮水器内随时有清洁的饮水,低温天气,饮水要用温水。雏鸭进舍后要先休息一到两小时,让它们自由活动,熟悉环境,然后先饮水后开食。将雏鸭全价饲料洒到料盘上,让其自由采食。。

4.及时断喙 番鸭在4-5周龄时开始换羽,番鸭习惯啄羽,容易出现啄癖,因此,要在2-3周龄时进行一次断喙,有助于防止啄癖发生,还能减少饲料损失。断喙采用专用断喙器或烧热的手术刀、电烙铁等。 5.卫生防疫 经常打扫卫生,保持鸭舍清洁,做好消毒工作。第一周每天用消毒液喷雾消毒一次,第二周每两天消毒一次,第三周每三天消毒一次,以后每周消毒一次。雏鸭出壳当日必须用“番鸭细小病毒疫苗”肌肉注射预防细小病毒。三日龄用“花肝疫苗”肌肉注射预防花肝病的发生。 四、中雏鸭饲养管理4-5周龄为中雏鸭阶段。此时鸭体各组织和器官迅速生长发育,胃肠容积增大,消化能力大大增强,代谢加快,绒毛慢慢换为正羽,骨骼结构基本发育完全,肌肉迅速生长,皮下脂肪日益积累,机体各种功能加强,适应性和抗病力增强。饲养管理上可以粗放一些,应从育雏舍搬出移至肉鸭舍,减少饲养密度,改喂营养水平较低、粒度较大的中鸭料。中雏鸭消化能力增强,采食量大,耐粗饲,除增加每天全价饲料用量外,还应补充青草、青菜等青绿饲料。如果配制饲料,所给饲料可以减精加粗,一般饲料配方为:玉米粉50%,豆粕14%,麸皮7%,细糠10%,豆饼14%鱼粉4%、食盐0.5%,添加剂0.5%.中雏鸭在管理上应该分群饲养,每群100-300只为宜,每平方米可养10-20只。番鸭在3周龄以后应该公母分开饲养,通过雌雄鉴别将公母鸭分开饲养,不仅使鸭群生长发育整齐,还可以促进快速育肥,缩短生长期。这一阶段要经常驱赶鸭群,加强运动,促进番鸭生长发育。每周要用消毒液给鸭舍消毒。 五、青年番鸭的管理6周龄后,雏鸭进入青年鸭阶段,开始逐渐达到性成熟。这个阶段的番鸭,生长发育速度极快,骨骼、肌肉和器官的生长发育处于旺盛期。6周龄后的番鸭,消化能力增强,采食量大,耐粗饲,除每天增加全价饲料用量外,还应补充青草、青菜等青绿饲料。育肥到10周龄时公番鸭体重达3.5~4kg,母番鸭1.5~2kg,即可上市。番鸭对饲料的利用率较高,耐粗性能也较好。青年番鸭日粮配方:玉米45~70%糠、麸10%豆粕、豆饼25%芝麻粕、菜籽粕3%鱼粉3%骨粉、贝壳粉2%草粉5%食盐0.3%添加剂0.5%.青年番鸭的饲养培育有两个目的,一是作为优秀个体选入种鸭群,二是使其尽快达到商品番鸭的体重,投放市场销售。如果要育肥销售要注意以下问题:番鸭在十周龄前增重迅速,以后增长速度开始减缓。但此时上市出肉率低,肉味不佳,通常将公母番鸭上市屠宰的日龄延长到12周龄和11周龄。由于番鸭具有特殊的补偿生长能力,我们可以采取控制饲养即节食的方法饲养,公鸭从7-8周龄、母鸭从6-7周龄开始,按番鸭自由采食量的90%到95%喂料,减少5%的饲料,不影响生长,料肉比可提高5%-10%,不仅能提高饲料报酬,还能提高酮体品质。在此期间,适当增加能量饲料比例,限制其运动,保持安静、干燥、清洁的环境,促进鸭的育肥和羽毛整洁,有利于销售,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当番鸭体重达到4千克左右,皮下与腹内脂肪沉积形成时就可以屠宰或出售了。六、后备种番鸭饲养管理

9-24周龄的番鸭为后备种番鸭,种鸭是用来下蛋的,应选留体大健壮的公母番鸭做种鸭。1、种鸭选择 公番鸭应选择肌肉发达,体质健壮,羽毛华丽,配种力强的,体重3-4千克。母鸭应挑选羽毛细密光亮,体形呈椭圆形的,颈、喙较短的善于觅食,抓在手上有反抗力的母鸭适合做种鸭。2、公母比例 自然交配的番鸭公母比例按1 :7选留,公鸭的年龄应该比母鸭大1个月。公母鸭前期分群饲养,到22周龄时将公鸭放入母鸭群中,互相适应熟悉,有助于提高受精率。3、种鸭利用期 公鸭只利用1年,利用之后可作为商品鸭处理,母鸭可利用2-3年,因为母番鸭随年龄增大,就巢性增强、产蛋力下降,第四年必须淘汰。4、种鸭舍要求 种鸭舍要求保温性能好,地面保持干燥,要有电灯可以补充光照,要有产蛋巢。大群饲养可将鸭舍一角围起来,直接把稻草垫在地上就成了平地 “产蛋箱”,可供产蛋用。番鸭耐热,所以夏季对产蛋率影响不大,而低温对产蛋影响很大,室温低于15摄氏度时受精力降低,因此建造种鸭舍时要重视保温性能。5、饲料和饲养 种鸭在21周龄之前要控制饲喂,降低营养标准,控制食量,以免母鸭体质过肥影响产蛋,公鸭不用严格控制。母鸭开产后,饲料营养水平要高一些,饲料中粗蛋白质要达到16%-17%,饲料要充足,供番鸭自由采食。母鸭产蛋期饮水一定要卫生,不能喝脏水、雨水或雪水,以免产蛋量下降。6、管理 种鸭在21周龄之前要控制光照,以自然光照为主,光照影响性成熟,每天光照不超过12小时,以免种鸭早熟。光照和温度对母鸭产蛋影响很大,一般从26周龄开始补充光照,每周照明时间增加15分钟,直到达到16小时后不再增加。番鸭怕脏怕冷,鸭舍内要保持清洁干燥,垫料一般每周换一次,注意鸭舍干燥、通风和消毒。番鸭有定位产蛋的习惯,蛋巢不要随便移动,产蛋初期,蛋巢内的蛋不要拣光,每天要保留一两个“引蛋”。要创造安静环境,母鸭产蛋时警惕性很高,陌生人不要走近,以免产生应激影响产蛋。番鸭一般要注射三次禽流感疫苗,3周龄时一次,14周龄时一次,20周龄时再注射一次。七、做好疫病的防治。大群养殖番鸭要注意定期接种番鸭细小病毒病、鸭瘟、禽流感等疫苗,各地要根据各地疫病流行具体情况酌情制订免疫程序和防病措施。鸭场的兽医人员要坚持每天巡回鸭舍,注意鸭舍清洁卫生和疾病防治。定期对鸭舍周围环境用消毒液进行全方位彻底消毒。经常对鸭群进行健康检查,对鸭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发现烈性传染病的要及时采取扑灭措施。每批番鸭出售后都要封闭鸭舍进行全面消毒,将鸭舍空至两周以上再饲养下一批鸭群。总之,番鸭的养殖必须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对生产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放松,只有实行科学养鸭,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234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