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万头肉牛养殖场的经营项目
本基地长年供应的良种有:利木赞牛、夏洛莱牛、西门塔尔牛、鲁西黄牛、肉牛、小尾寒羊、波尔山羊、夏洛莱羊、杜泊绵羊、乌头牛羊、特克塞尔羊、萨福克羊等。几十年来,本基地在省市领导的帮助下,在全国养牛专家的指导下,经过一代又一代育种者的精心喂养、选择,现使本基地的小尾寒羊、波尔山羊鲁西黄牛、西门塔尔牛、改良肉牛、肉牛等在产区中数量多、品质优。本基地由2000年的1处小尾寒羊繁育基地、2处养牛场发展为现在的3处养羊场、5处种牛繁育场.肉牛养殖场2处2000余头。本基地在科研中以山东农业大学为技术依托,聘请了8位专家教授为本基地技术顾问。现在,本基地的牛日增重系数、饲料系数等主要指标都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科研中,我们紧紧围绕肉牛、肉羊生产中急需解决的良种引进和扩繁开展工作。在肉牛的引种、新品系培育、杂交改良和高效饲养技术研究获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多年来,新疆、甘肃、宁夏、贵州、云南、广西、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天津、浙江、广东、江西等省、市多次来本基地考察引种,均收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了专家们的高度赞扬。本基地以其科学的管理,优良的品种,合理的价格,良好的信誉赢得了广大养殖朋友的信赖与好评,我们将永远坚持用我们的诚心换取您的放心这一原则,回报社会,服务于社会。
黄粉虫和大麦虫在原产地、幼虫外形不同、成虫外观形态、营养价值方面都有着不同的区别。
1、原产地不同
黄粉虫:原产于北美洲,中国是在20世纪50年代从苏联引进回来饲养的。
大麦虫:原产于南非和中非,最近几年我国才从东南亚国家引进。
2、幼虫外形不同
黄粉虫:
身体细长, 呈圆筒形, 老熟幼虫体长(24~29)mm,初孵幼虫为乳白色, 后变为黄褐色, 各节背面前后缘淡褐色, 节间及腹面为黄白色,各龄幼虫体长及头壳宽比较稳定,是幼虫分龄的主要依据。
大麦虫:
幼虫一般体长40~60毫米,宽约5—6毫米,单条虫重1.3~1.5克,呈圆筒形。其体壁较硬,黄褐色,有光泽,有13节,各节连接处有黄褐色环纹,腹面**。在幼虫生长过程中,体表颜色先呈白色。蜕第一次皮后变为黄褐色,以后每4~6天蜕皮1次,幼虫期共蜕皮6~10次。生长期为60天。幼虫从头开始蜕皮,蜕皮前活动开始减少,刚蜕皮的幼虫呈乳白色,十分脆弱。最易受攻击。
3、成虫外形不同
黄粉虫:
成虫整体扁平长椭圆形,体形长(13.02±0.91)mm, 体(4.11±0.33) mm ,刚羽化成虫的鞘翅是米**的, 前胸背板是褐色的, 3个小时后鞘翅会变为红褐色, 3~4天后, 成虫鞘翅颜色会变为黑褐色,触角呈念珠状。
大麦虫:
刚刚蜕皮出来的壳是乳白色,头橘色,甲壳比较薄,1~2天后背部变为黑褐色,腹部变为黄褐色,整体为椭圆形,长度约25~30毫米,宽度约8毫米左右。
黄粉虫:
大麦虫:
3、营养价值不同
黄粉虫:
黄粉虫干品含脂肪量达30%,含蛋白质高达50%以上,还含有磷、钾、铁、钠、铝等常量元素及多种微量元素。由于干燥的黄粉虫幼虫含蛋白质40%左右、蛹含蛋白质57%、成虫含蛋白质高达60%,被称为“蛋白质饲料宝库”。
大麦虫:营养价值远远超出幼体蟋蟀和黄粉虫,含有大量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百度百科-黄粉虫
百度百科-大麦虫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2240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