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猪场发病如非瘟,怎么才能治好?

猪舍墙面最好能用钢丝球全面进行刷洗,风机百叶窗要拆下来刷洗。然后要用戊二醛,火碱,或卫可之类的消毒药进行反复消毒。最后要用甲醛加高锰酸钾进行熏蒸。因为我不是养猪的,猪瘟一旦发生之后,无药可治,死亡率能够把猪场覆灭。为了大局考虑,一旦发生了非洲猪瘟,会对这个猪场进行查封,然后对所有的猪进行捕杀、填埋,然后再进行消毒生物安全措施进行防控。

猪场发病如非瘟,怎么才能治好?

不过在复养之前必须要对猪场进行全面的消毒。首先是用火焰枪把猪栏的每一个角落烧一遍,利用高温进行杀毒;紧接着用烧碱再全面消毒一遍;最后用消毒水再消毒一遍。按照上面的消毒次序,一个猪场一直有猪。非洲猪瘟带走了妊娠母猪和绝大部分小猪的生命,剩余极少数育肥猪生存了下来。半年后买进了一部分巴马香猪,现在整个猪场生机勃勃,到目前为止没再发生非洲猪瘟。

但是钻在墙缝等隐藏部位的蜱虫很难杀死,一旦猪场有猪了蜱虫会再次出来叮咬猪群后猪群同样会感染非洲猪瘟,国际上的做法是要将猪场推倒,彻底消毒清理之后重新修建,但是这个成本可是真的高。是消毒没有将病毒完全杀死还是病毒随风吹进养殖都没有办法确定,只能证明非洲猪瘟的传播力非常强大。养猪场感染非洲猪瘟的处理方式就是所有生猪进行掩埋无害处理,养殖场进行全面消毒。

这让养殖户是损失不少。不过随着猪肉价格不断上涨,不少养殖户积极性又再次被摧发了,毕竟现在养一头猪能够赚上千块,没养过猪的都想着回农村养猪,作为专门的养殖户,自然是不甘心的。都会得到卫生部门的彻底消毒。基本上病毒就可以消灭掉了,而如果想再拿来养猪的话,还是需要再进行清理消毒的,这个工作必须要做,而且还要细致,这样才可以避免再次出现疫情。

养猪常见病防治

猪圆环病毒病是2000年后,在我国某些地区出现的一种新病。本病是由圆环病毒Ⅱ型(PCV-2)感染引起的,干扰猪巨噬细胞的免疫应答,导致猪免疫力下降。圆环病毒常常与其他病毒、细菌并发或继发感染,致使病情复杂,同时也给防治带来困难,使猪的死亡率大大增加,给养猪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如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猪细小病毒病(PP)、传染性先天震颤(CT)、猪伪狂犬病(PR)及多种肠炎等。在临床上,常发生的主要有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和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

[症状]

(1)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症状

患病仔猪多表现生长发育不良,逐渐消瘦、体重减轻、皮肤与可视黏膜苍白或黄疸,贫血、衰竭无力、呼吸困难、咳嗽、气喘、腹泻、腹股沟淋巴结外露明显肿大。

(2)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的症状

患病猪表现为背部、臀部和身体两侧呈红色斑点状丘疹,后丘疹中心变黑,周边为紫色,较轻的病猪体温不高,较重的体温升高、厌食和出现瘸腿。

[预防措施]

(1)选用圆环病毒病基因工程苗或亚单位疫苗进行免疫接种。

(2)酒石酸泰乐菌素100克+氟苯尼考100克+阿散酸100克拌入1吨饲料中,注意要搅拌均匀,连喂5~7天。

[治疗]

对圆环病毒病的治疗还没有特效药物,最主要的是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只能是对症治疗:

(1)圆环病毒康每千克体重0.2毫升,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用3~5天。

(2)10%维生素C注射液2.5~5毫升/头+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2~4毫升/头,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用3天。

(3)每千克体重阿莫西林10毫克+高热瘟毒康0.2毫升,混合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用3天。以上药物同时分点肌内注射应用,每天1次,连用3天。

(4)黄芪多糖+新必妥+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按说明用量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用3天。

附红体病

1、附红细胞病简称附红体病,是多种动物共患的一种散发的热性、溶血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呈现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全身皮肤发红,故又称红皮病。病猪感染后可大批死亡。3、临床症状:体温升高到42℃,呈稽留热:病猪不愿走动,喜爬卧挤堆:呼吸困难,可视黏膜苍白,黄疸。全身皮肤发红,以耳部,鼻镜,腹部皮肤最为严重,有些猪耳部、腹下、腹股沟及四肢部位可见先发红后出现不规则的紫斑,指压不褪色。耳尖放血稀薄,血红蛋白浓度降低。2、治疗方案:**素注射液,每千克体重3ml,静脉注射;血虫净外粉,每千克体重10mg, 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3天;卡那霉素注射液,每千克体重4万单位,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天;盐酸土霉素,每千克体重50mg,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3天;纳加诺尔,50kg体重1.5g,溶于7ml柴胡注射液中,肌肉注射。注意:对于病程稍长和症状严重的猪无效;土霉素每天每千克体重1.5g,分2次肌肉注射,可以连续应用,如果用来预防,可在每吨饲料中加入土霉素600g,连续应用。

3、防治措施:预防该病的重点工作是灭蚊,驱蚊和驱除猪体内外寄生虫;阉割,断尾时应注意器械的消毒工作;注射时应注意更换针头,减少人为传播的机会。

猪蓝耳病又称猪的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动脉炎病毒科中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由外国传入我国、严重影响养猪业的传染病,以繁殖障碍、呼吸困难、耳朵蓝紫、并发其他传染病为主要特征。由于春季温差大、气候异常,极易引发本病,加之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因此,做好本病的预防十分必要。

临床特征:①母猪:发热、厌食,沉郁、昏睡,不同程度呼吸困难,咳嗽。妊娠晚期流产、死胎、弱仔或早产。产后无乳,少数病猪耳部发紫、皮下出现血斑。个别母猪可见神经麻痹等症状。②育成猪:双眼肿胀、结膜炎,有眼屎或脓性分泌物,并出现呼吸困难,耳尖发紫、沉郁昏睡等症状。公猪感染后表现咳嗽、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呼吸急促,暂时性精液减少和活力下降。③仔猪:以一月龄内仔猪最易感染。体温可达40%以上,呼吸困难,有时腹式呼吸,食欲减退或废绝,后肢麻痹,共济失调,眼睑水肿,死亡率高达80%。④猪蓝耳病常继发猪瘟、附红细胞体等病,如果治疗不及时,猪只死亡率较高。

三、防治

1.不论是单一感染还是混合感染,圈舍消毒,加强饲养,减少应激是其重要环节,单纯控制达不到效果,只有配合防治,加强饲养管理。消毒可选用齐鲁百毒净;治疗可选用紫锥败毒针,每1kg体重0.3ml,连用3-5天;同时配合富络欣注射液以防止细菌性继发感染。

2.疫苗预防:采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浓缩型:公猪,采精或配种前2-3个月首免,皮下或肌肉注射2ml/头,间隔20天后以同样剂量加强免疫一次,以后每6个月免疫1次。母猪:配种前5-7天首免,皮下或肌肉注射2ml/头,间隔20天后以同样剂量加强免疫1次,以后每6个月免疫1次。仔猪:在21日龄时皮下或肌肉注射1ml/头。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01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