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埔堡在哪儿
菜埔堡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菜埔堡位于云霄县火田镇菜埔村,年代为明。
简介:始建于明崇祯(1628—1644)末年,平面近似椭圆,城周长约600米,占地面积2.5公顷。堡墙三合土夯筑,基厚0.6米,高逾4米,最高处达10米,内侧辟走马道,广布-眼和_望窗。环堡设东、西、南、北四门,各门边角突出筑有角楼,兼备马面、谯楼的功用,东门附设瓮城;各堡门内均置土地庙或城隍庙。堡内楼宅相望,街巷纵横错落;堡外则引漳江之水环绕成濠,宽达10米,以各门吊桥供进出。位于堡内横向大街南侧的张士良府第,坐西南朝东北,占地面积约900平方米。府第共三进,依次为前厅、主堂、后堂,均面阔七间,进深二间,抬梁、穿斗式构架,硬山顶。菜埔堡数百年来成功抵御过倭寇、太平军、民国粤军和日伪流寇等多次外敌,是研究我省明清海防史的重要实物。
2013年,菜埔堡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环堡墙内、外侧各延伸10米,张士良府周边外延各10米。
菜埔村:菜埔村位于云霄县火田镇西南部,距镇政府5公里,距城关5公里。面积7000亩,辖2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910户,3755人,党员50人。主要种植蔬菜、枇杷等农产品,村民人均收入7300元。村内留有明朝古迹菜埔堡、张士良故居、登仙宫、贞德垂芳坊等。
火田军陂遗迹属于哪里
沈顺来一行先后实地踏勘云霄县中医院医疗保健中心项目、火田镇岳坑村公办幼儿园项目拟选址地块,详细查看民生项目用地选址现场,了解现有可利用土地面积,综合比较拟选址现场地势地貌、区位交通、周边环境等情况,并就项目规划、建设等方面问题与相关部门现场研究会商。
沈顺来指出,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民生项目选址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强化顶层设计,充分考虑项目的周边环境、资金拼盘、推进速度等关键要素,要充分利用现有闲置资产,不断优化、细化选址设计方案,科学合理利用规划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要切实以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为出发点,严格按程序做细做实项目前期工作,以更高标准、质量和效率推动民生项目建设,不断改善云霄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让老百姓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云霄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志英参加调研活动。
火田军陂遗迹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火田军陂遗迹位于云霄县火田镇火田村,年代为唐。
简介:唐总章年间(668—669)来自河南光州的陈政、陈元光率开漳将士建造的拦江自流灌溉水利工程,故称“军陂”,至今仍灌溉千亩良田。现存有陂首溢流堰坝、乞丐岭段引水明渠、陂仔山凿岩暗渠等,附属文物有清咸丰八年(1858)立“圣王陂”碑和清咸丰十一年(1861)立《云霄抚民厅判文碑》。陂首溢流堰坝长约120米,平面呈“Z”字形,江心段用乱石构筑,江边条石垒砌,陂基数处巧借江中天然巨石做砥柱,起到加固堰坝作用;引水渠沿江开设,乞丐岭段为明渠,在陂仔山系劈岩凿石设暗渠而过,现保存较好的明渠段长约530米,凿岩暗渠长约100米。军陂为省内较早的水利工程,至今仍灌溉良田千亩,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见证。
2013年,火田军陂遗迹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陂首溢流堰上下游外延各20米;陂首至圣王碑台段引水明渠本体及两侧向外延各5米;陂仔山凿岩段暗渠本体及两侧各10米;“圣王陂”碑周边各10米;《云霄抚民厅判文碑》所在的陈政故居旧址建筑。
火田村:火田村位于镇政府所在地,辖4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全村共500户,总人口2120人。共有党员72名,现有村两委干部8人。面积约7496亩,森林覆盖率62%。耕地1522亩,林地934亩,以荔枝、枇杷、青枣种植和劳务输出为主要经济来源,农民人均收入8324元。有古建筑陈政故居、静安楼等及乞丐岭古遗址。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03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