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嫁接的技巧有哪些,有什么办法能保证一次成功呢?
这几年新品种层出不穷,很多果农都想紧跟时代潮流,生产最新、最优质的果品。其中高接换种是最简单、最快捷的方法,但现在农村会嫁接的技工是越来越少,工钱也是节节攀升,让不少果农望而却步。其实,高接换种并没有那么难,本文图解果树高接换种的几种嫁接技术,以期指导生产。一、T型芽接
1、切一块接穗。在分枝下1.3厘米芽上1.8厘米位置切割,切的深度要包含树皮下面柔软的绿色层(形成层)。
2、在砧木上切个T型的切口。在树皮上做一个垂直的切片,要足够深,能暴露大约2.5厘米的绿色层。在距离砧木大约三分之一左右距离的位置做一个水平方向上差不多深的切片。
3、插入接穗。把接穗滑动到你刚刚在砧木上做出的切口下方,小心不要带上任何灰尘和细菌。如果接穗的树皮有一部分伸出到T型切口之上,把它切掉,让各部分都适当地紧贴在一起。
4、把接穗绑到砧木上。用有弹性的材料(比如嫁接橡胶或薄膜)围绕着砧木缠绕起来,把芽控制在在适当位置。小心不要挤压或者盖住芽。
5、拆下绑着的带子。大约一个月时间,裹在砧木上的橡胶就可能会松散、脱落。如果没有,你就自己轻轻地拆开,这样这一块地方就不会被收束得太紧。
6、检查芽的状况。如果芽看起来是丰满的、健康的,它很有可能就是成活了;如果它是枯萎了的,那么它就是死了,你就需要重新开始。
7、嫁接后管理。来年春天,一旦接穗开始发芽,就在成功发芽的接穗上斜着切1.3厘米。接穗下长的其他芽都要移除掉,才能促进嫁接的接穗健康生长。
嫁接西瓜苗的方法和技术
1、选择最佳的嫁接时间:
果树嫁接有早春嫁接、夏季嫁接和秋季嫁接。早春嫁接在果树萌芽前进行;夏接在接穗芽熟化后进行,秋接在夏末秋初进行。改良果树品种的嫁接,除葡萄等需用嫩枝嫁接的果树必须选择在夏季嫁接外,一般果树都可选择在早春嫁接;
芽具有早熟性的果树,即1年中有多次发枝特性的果树可选用秋季嫁接,但要注意幼枝的越冬防寒。一般果树选择早春嫁接改良,更有利于幼枝生长和树冠的形成。
2、剪枝留砧:
剪枝留砧是指对需要嫁接改良的果树进行剪伐,去掉果树原有的绝大部分枝条,留下适合嫁接的树枝(也可称之为砧枝),并剪成适当长度的短橛。
3、劈接法:
早春枝接直径3厘米以下的砧橛及夏季葡萄的嫁接宜用此法。砧橛劈口长度3——5厘米。接穗插接部位削成的“楔头”长2——3厘米,要求平直光滑,两斜面等长或略有差别。插接时要求接穗一侧的皮层要与砧橛皮层对齐;
接穗插入深度以一个削面刀口与砧橛剪口对齐为准,接穗留芽2——3个。接插后绑缚要严紧,可先用塑料带包闭,然后用细绳扎紧;或固定好主要部位后涂上接蜡。
4、插皮接法:
有插枝接和单芽插接两种方法。其中插枝接法中接枝“楔头”削法同劈接法,不同之处是“楔头”短而陡,较长斜面2厘米左右,短斜面1厘米。插接时较长的斜面对着砧橛木质部。
单芽插接芽的削取方法是:在芽下1厘米处斜向上削,连同木质部削到芽的上方,然后在芽上方横切1刀,取下单芽。插皮接砧木开口通用方式为“t”字形开口。
插枝接的砧木开口方式还有“一点一横”式,以及直接在砧橛剪口端纵划1刀开口的方法。插接后绑缚同劈接法,单芽嫁接的要露出芽眼。
5、夏季皮接法:
夏季皮接法芽的削法同单芽插接芽的削法,芽削下后需要揭下芽片,去掉木质部。揭芽时要防止“抽心”。对于桃、梨,苹果树的嫁接,削芽后可带木质部嫁接。皮接法砧木开口有“h”形、“t”字形等。
嫁接时要注意做到芽片与砧木结合平整严实,防止芽片卷曲。绑缚方法同单芽插接。此外夏季还可采取嵌皮接、哨接法等。
6、剪口护理:
随嫁接的先后顺序对砧木剪口及接枝上端剪口都要用塑料带包闭或涂上接蜡,在遇干旱时可用石灰水刷白主杆和大枝,以保护树体水分,提高嫁接改良的成功率。
1、插接法。
又称顶插接法。即在具有1片真叶的砧木上,除去生长点后用特制竹签自胚轴子叶节顶端由上向下斜插1小穴,穴深1~1.5厘米,然后将子叶刚展开的接穗苗的下胚轴削成双切面楔形,将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的小穴内,使砧木和接穗的削面紧密接触即可。
插接法简单,工效高,但管理技术要求高,否则成活率低。近几年,在常规插接法的基础上衍生出长龄砧木插接法、砧木断根插接法。
长龄砧木插接法:宜用瓠瓜作砧木。当子叶完全展开后移植到直径15厘米的塑料钵中,并充分灌水。当砧木生出2枚真叶,第2真叶约2厘米时(播种后15~16天)为嫁接适期。其接穗(西瓜)在播种后7~8天子叶还未伸平呈倒“八”字形时为嫁接适期。如果种植面积较大,砧木可按5天的间隔分期播种;接穗则在砧木移植2天后播种即可达到适期嫁接的要求。
嫁接之前先将砧木第1真叶的叶片折向第2真叶着生的方向,再用竹签将生长点去掉,并在其中心处用竹签扎入3毫米深形成插孔。将接穗的子叶下约8毫米处的下胚轴切断,在距子叶5毫米处用刀削去两侧,成为长约3毫米的楔形。尔后拔出砧木上的竹签,再及时插入接穗,接穗仅插入2毫米,在插孔外面使楔形刀口保留1毫米。这样比将楔形刀口全部插入愈合得更好,并可避免定植后发生急性凋萎而死秧。
砧木断根插接:砧木和接穗的培育以及嫁接方法与常规插接相同。仅是将砧木的下胚轴自子叶以下5厘米处切断后在扦插床中插入2厘米,以促使发生大量密集的不定根。
此法稍为费工,但新发出的不定根比较开张且发达,苗很壮实,所以近年在西瓜嫁接生产上广泛应用。
断根插接的管理应严格,否则成活率低。一般嫁接移栽后3天内,保持棚内密闭高湿状态,白天保持气温在28~30℃(严禁超过33℃),夜间为20~25℃,相对湿度在90%以上,白天阳光强时应适当遮阴,以促进接穗愈合和砧木发根;在此期间,如夜温降至15℃左右的低温,砧木发根迟,容易发生先端自剪状况,应引起注意。嫁接后第4天开始发根,白天只要不出现高温状况,应给予适当的光照,减少遮光的时间。发根后,一旦接穗的生长点开始萌动,可逐渐通风换气。从嫁接后8~9天开始进行常规管理。即最低夜温15~16℃,地温17~18℃。
2、靠接法。
砧木,接穗苗大小相近。在砧木下胚轴靠近子叶处,用刀片倾45°角向下削一刀,深达胚轴的2/5~1/2,长约1厘米,然后在接穗的相应部位向上倾45°角斜削一刀,深及胚轴的1/2~2/3,长度相等,将两者切口嵌入,捆扎固定。嫁接后把接穗、砧木同时栽入塑料钵,相距约1厘米,以便成活后切除接穗的根,接口距土面约2厘米,避免发生自根。此法接穗西瓜应提前5~10天播种,播于疏松的穴盘内,减少根系的损伤。7天后接口愈合,切断接穗的根部,10~15天应及时解除捆扎物。该法接口愈合好,成苗长势旺,因接穗带自根,管理方便,成活率高。缺点是操作麻烦,工效低。
瓜类嫁接成活的关键是砧木和接穗苗的质量。嫁接要领:一是尽可能使砧木和接穗的结合面宽大一些,使连接导管和筛管增多,迅速形成愈伤组织,使砧木和接穗间水分和养分交流。靠接时削面适当深而不达髓部。二是砧木和接穗结合紧密。如捆扎,加夹时要有一定强度。
3、切接法。
又称劈接法、割接法。先将砧木的心叶和生长点切除,然后在幼茎一侧自上而下劈开,长1~1.5厘米,接穗按上面的方法切成同样长度的楔形,插入砧木的劈口内,用嫁接夹等将伤口固定好,立即转入小棚中保持高温、高湿及遮光条件下促使伤口尽快愈合,4~5天后逐渐去掉草苫等遮光覆盖物,让秧苗逐步见光,逐步通风直至撤去薄膜。
4、中间砧接(二段接)。
此法以南瓜为根砧瓠瓜为中间砧,即在南瓜上嫁接黄瓜,瓠瓜上嫁接西瓜。这样既避免了一些南瓜品种共生亲和力差和南瓜砧对西瓜果实品质上的不良影响,又解决了葫芦砧木对葫芦枯萎病抗性差的问题。正因为如此,在日本保护地西瓜生产上得以普及。
培育砧木和接穗的技术点:根据季节的不同瓠瓜比南瓜应早播5~7天,瓠瓜可用育苗箱或育苗畦,苗龄为20~22天。作为根砧的南瓜,为了使根系不受损伤,可在直径10厘米的塑料钵中直接播种,而且不再移栽,苗龄为15天。
嫁接操作技术:嫁接前,用50%的多菌灵或75%的百菌清1000倍液对土壤喷洒消毒或浇灌苗床消毒,以防止土壤带菌。嫁接工具用酒精棉擦揩或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工具进行消毒。
嫁接时2人同时操作,即1人将接穗(西瓜)嫁接在中间砧上,随即由另1人再把接有西瓜的中间砧接在根砧上,这样工作效率高,又利于伤口愈合。接穗削面也要相应长些。中间砧和根砧的嫁接方式多采有劈接。中间砧在成活后还会继续伸长,一般留有3厘米长的中间砧会伸长到5~6厘米,为防止接口发生不定根,必须注意不让土壤和接口接触。接穗和中间砧及中间砧和根砧的嫁接(接口)部分捆扎或用嫁接夹固定,和其他嫁接法相比都要更加强些,2个嫁接夹固定的方向不要一致,即1个从左侧夹,另1个从右侧夹,这样可使胚轴受力平衡。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03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