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水质ph的淡水检测范围和海水检测范围各是多少?如果超标回应有什么样的后果啊?
pH的淡水正常值6.5-8.5, 海水正常值7.0-8.5
pH值的日正常变化范围为1~2,若超出此范围,表明此水体有异常情况。通常pH值低于4.4,鱼类死亡率可达7%~20% ,低于4%以下,全部死亡;pH值高于10.4,死亡率可达20%~89%,pH高于10.6时,可引起全部死亡。
症状:1.鱼类碱中毒:体色明显发白,狂游乱窜;体表大量粘液甚至可拉成丝;鳃盖腐蚀损伤、鳃部大量分泌凝结物;水体存在许多死藻和濒死的藻细胞。对虾易发生黑腮病,继而演变为烂腮病、黄腮病和红腮病,致使呼吸机能发生障碍,窒息死亡。
2.pH值低于6.5时:降低载氧能力,引起鱼组织内缺氧、造成缺氧症状,尽管水体中溶氧量正常,鱼也有浮头现象,pH值过低新陈代谢强度降低,减少摄食量,生长缓慢,也会引起鱼鳃组织凝血性坏死,粘液增多,腹部充血发炎等。
奥克丹生物,只做专业水产养殖。
按地下水化学成分进行分类,依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进行分类。
具体分类方法:
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中较普遍采用的 4 种评价方法:单因子评价法、F 值评分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并以主要开采层位的地下水水质样品检测数据为例,运用以上 4 种评价方法来对地下水水质样品进行质量综合评价,再对比与综合分析不同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
结果表明: 单因子评价法虽然不能反映水体的实际水质,但能直接反映水质样品中各单项指标的超标程度,可以明显的确定主要污染指标; F 值评分法只有在各类单项指标出现较分明的级别分类、超标指标较多或没有的情况下才能较正确的反映出实际的水质状况,但是却凸显了最严重的污染指标级别; 而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能更加科学、有效地利用水质样品的检测数据,排除了采用简单评价法中只能以一个数字指标值作为分界线的缺点。
中国地面水分五大类:
一类水质: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二类水质: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三类水质: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回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四类水质: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五类水质: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04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