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组培苗的成活率要怎样提高?
组织培养成功与否,关键有3个:一是要选用适合外植体的培养基;二是适期移栽;三是精心做好移栽后的养护工作。
试管苗在生根培养基中,在生根后十几天,长出1~5条白色的根,根逐渐伸长并长出侧根和根毛,一般具有3~5个叶片和一个顶芽,这时移栽最好。通常春季移栽比夏季移栽成活率要高。
小苗出瓶前需先打开瓶盖,锻炼1~3天,提高它们对病菌和外界环境条件各种不良因素的抵抗能力。但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培养基易污染生霉,造成小苗腐烂死亡。小苗出瓶时要用镊子轻轻取出,用力不可过猛,否则易损伤小苗茎部和根部。取出后用温水轻轻将根部残存的培养基洗净,不然也易引起微生物滋生,导致根腐或茎腐。
将小苗移栽在浅盆中,培养土宜选用通透性好、排水力强的疏松土壤,一般以沙土与蛭石各半为好。移栽前将土压平,用细孔喷雾器喷两次水,使土壤湿透。待水渗下后再进行移植。栽时先用镊子等在土壤上扎一个小穴,再将小苗放入栽好。移栽后采用浸盆法浇水,同时要注意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开始几天空气相对湿度宜保持在90%以上,并将花盆罩上塑料薄膜罩(上开几个小孔,以利通风),1周后再去掉薄膜罩。刚移栽的试管苗,在10天之内要注意遮阳。同时每隔1~2天用浸水法浇灌一次营养液。经过这样逐步锻炼,即可使小苗适应新环境,2~3周后移到室外,放置在散射光处,以后逐渐增加光照。在室外经过1~2周之后再分栽上盆。
近年来一些花卉组培试管苗,并不在试管中诱导生根,而是将愈合组织分化的小植株直接扦插到消过毒的插床内,采用间歇喷雾法,在保持适当温、湿度的条件下促其生根。这样处理的试管苗生长健壮,移植到花盆时均已形成良好的根系,有利于幼苗的成活和生长。
进行花木嫁接,既可保持母本的优良特性,又可弥补盆景某些部位的缺陷,满足造型的需要,还可大大缩短盆景的制作时间,被行家里手所广泛采用。但是,嫁接花木技术要求高,稍有不慎,嫁接不成活,不但达不到目的,而且将原有的盆景弄坏。现将提高花木嫁接成活率的四点要诀介绍如下:
一、要选准嫁接季节
花木的嫁接季节,因嫁接所用的接穗不同而异。枝接多在春季进行,一般以砧木的树液开始流动时为;芽接在整个花木的生长季节均可进行,以砧木的皮层易剥离时。
二、要优选砧木树种
砧木的树种与穗条的亲和力要强,这是花木嫁接成活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二者的亲和力不强,砧木与接穗之间产生愈合组织的能力弱,新的输导组织就难以形成,水分和营养等物质运送不到位,嫁接则失败。因此耕种帮建议在生产中一般选择本砧嫁接,亦可选择亲和力较强的其它树种做砧木(如黑松做五针松的砧木,桃、李做梅花的砧木,枳做金橘的砧木,水蜡、女贞做桂花的砧木)。一般来说,砧木选取中幼龄树为。因为在这个时期其生命力、生长势比较强,易形成愈合组织。但是,若要快速制作老桩盆景,则只能选择老桩做砧木。
三、要妥善处理穗条
在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中幼龄母树上选择健壮、生长势强的枝条作穗条。进行芽接的,多采用当年生枝的新生芽,随采随接;也可用休眠期采集的一年生枝的芽进行芽接。但采用这种带木质的芽进行嫁接,必须在湿润低温的条件下保鲜。进行枝接的,则取完全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枝条作接穗,随采随接。若到外地采集穗条,则要切实做好穗条的保鲜保湿工作(可采用蜡封穗条基部、湿沙掩埋、喷雾水、地窖贮存等方法进行妥善处理)。
四、要把握嫁接时机
嫁接花木时的天气,以无风的晴天为。对有伤流的树种(如桃、李)要在伤流少的时期嫁接,或采取在砧木基部切割木质部放水的办法进行处理;对分泌脂类的树种(如黑松)要避开树脂分泌的旺盛期,在树脂分泌缓慢期进行嫁接,削穗时要用酒精擦去刀具上的松脂,并用40℃的温水浸泡一下接穗基部,以免分泌的树脂包裹削口,使形成层难以对接。此外,对温度、湿度要求高的树种,应采用温室进行嫁接,以提高成活率。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05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