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与设计学前儿童科学游戏的原则有哪些
1、游戏的科学性。即保证游戏内容中科学知识的准确,难度应适中,符合幼儿科学教育的目的要求和幼儿学习的可能性,否则就失去科学游戏的意义。
2、保证每个幼儿都能参与游戏,使每个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体,使幼儿在与物质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学科学,游戏的结构应是幼儿的活动探索过程。幼儿在游戏中,既有外部的操作感知或身体活动,以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又有内部的智力活动,要求幼儿努力进行思考。两者的有机结合,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能达到科学游戏的目的。
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给幼儿以充分的操作活动时间,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去获得成果。教师急于求成,在幼儿遇到困难时过早地给予帮助,或采取包办代替的作法都是不恰当的。
3、教师选择的游戏内容应有吸引力,以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索的兴趣。游戏的过程中应多包含些探索性的问题,同时教师在组织游戏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及时地加以启发和引导。
4、科学游戏也和其他别的游戏一样,都有一定的规则。这些规则应服从于科学教育的要求和游戏的展开,有利于幼儿的操作和智力活动,而不能限制幼儿的活动。游戏的规则要简单,便于幼儿执行。
1、内部动机:游戏完全是幼儿自主选择参与的活动。幼儿都是出于其内在的动机而参与到游戏中,常常是“为玩而玩”。?
2、自我控制: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也完全是自主的。幼儿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活动方式以及何时中止游戏。
3、心理愉悦:幼儿在游戏中应该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应该能感受到游戏是“好玩”的。
4、重复动作:幼儿在游戏中的操作往往不是尝试性的、探索性的,而是重复性的动作,而且幼儿常常满足于简单的重复之中。
幼儿科学游戏介绍:
幼儿在参与这些规则游戏时,也许就不能“随心所欲”,而要接受规则的约束,否则他就要被其他的游戏者所排斥。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幼儿的“自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是这却换取了幼儿更寒的游戏权利,而这一切都是幼儿白主的行为。因此并不认为幼儿在规则游戏中是不自山、不自主的,相反,规则游戏更能促使幼儿的自主性发展。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05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