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通便的方法

1、早上空腹喝水法:一起床补充水分有消除便秘的效果,因为夜间肠胃都处于休息状态,早上未进食前喝水,肠胃运作会比平常快速,让水分立即输送到大肠,增加便便的含水量,柔软的便便也更好排出,建议早上空腹时喝两杯的温开水,一杯约240cc。

通便的方法

2、空腹喝凉牛奶:空腹喝冰牛奶可通便,一是因为冷的刺激会加速肠道运动,二是牛奶中有大量乳糖,而一半以上中国人都缺乏牛奶吸收所需的乳糖酶。所以喝牛奶后,乳糖没有消化就进入了结肠被迅速排出体外。

3、适时补充维他命C:维他命C进入肠道时,能促进肠内益菌生长,维持良好的肠内环境及软化硬便作用;同时还有助于抑制食欲、加快脂肪燃烧速度以及促进我们人体的新陈代谢。

4、饭后吃梨:梨鲜甜可口、香脆多汁,是一种许多人喜爱的水果。梨富含维生素A、B、C、D和E。一只梨的维生素C含量是“建议每日摄取量”的10%,钾的含量也不少。同苹果一样,它还含有能使人体细胞和组织保持健康状态的氧化剂。梨虽然很甜,但是它的热量和脂肪含量很低,极适合爱吃甜又怕胖的人食用。

5、按摩肚子:基本上按摩腹部是有效的,可以促进肠道的运动,不过可不是随便按就好,营养师表示必须顺着肠道蠕动的方向,以顺时针的方向画圈按摩每次10圈,并且加强在肚脐左下角、右上角与左下角这3个点,因为这3个地方是大肠弯曲的位置,每天睡觉前按压个10下帮肠道作运动。

经常便秘,拉不出、拉不净?常见4类原因!中医通便方,帮你应对

清肠通便的方法

1、空腹淡盐水

早上起床后,来一杯温热的淡盐水,可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清肠排便·便秘较轻一两次即可,较重者一周3-4次,一般也可排便。

2、凉牛奶

凉牛奶进入肠道内,会刺激肠道加速蠕动,同时牛奶含有乳糖但大部分不被人体吸收,会随着体内垃圾一起排出体外。

3、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有益于肠道内菌群生长,同时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一般含有帮助排便的膳食纤维,比如西蓝花,红薯、香蕉等。

4、香蕉蜂蜜

蜂蜜本身营养价值高且有润滑通便效果,加上膳食纤维丰富,一直被认为通便效果好的香蕉。实现一加一大于二,还会起到保

护膜作用。

5、每天晚饭一杯酸奶

酸奶无论是否便秘,都可以适当喝一喝。对促进肠胃消化有一定好处,经常便秘的宝子可改善便秘症状。

6、按摩小肚肚

按摩腹部需要以肚脐为中心两厘米处的圆圈上,顺时针按摩,帮助肠胃蠕动,实现拉屎自由。

在前来就诊的患者中,以便秘为主诉的患者较为常见。事实上,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以及精神心理压力的增加,饮食结构的改变,便秘的发生也相较以往明显增多,此前就有调查显示,我国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为3% 11% ,女性多于男性,60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更是达到了22%。

而由于便秘的患者临床上常见主要症状有 粪便干燥硬结、排出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后有残留感或不适感 ,并 常伴有腹胀、腹痛、口渴、恶心、会阴胀痛 等症状。多数患者均有 心情烦躁、焦虑、抑郁 等情志疾病,少数患者表现为神经质。

所以,单纯地服用泻药助排便也只是“治标不治本”,更为可怕的是身体会随着泻药的长期使用逐渐变得适应,形成依赖,可能最后会发展成离开了泻药甚至便秘加重的局面。

事实上,导致便秘的病因往往不是单一因素,也并不是单纯的胃肠道出现问题,便秘的发生究其根本与五脏六腑中某一个脏腑或多个脏腑失调息息相关。其中,脾虚所导致的便秘最为常见。

在人体的排便过程中,脾胃起到最为关键的作用,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有升清和降浊的功能,脾胃升清降浊功能正常,饮食清气的摄纳才能有度,废浊之气排出正常,肠道气机通畅,传导正常,则大便通畅。如果脾胃虚弱,健运失职,气血生化乏源,津液亏虚则难于濡润肠道,常见粪便艰涩难下。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乐启生中医团队对此做了一个形象的解释:脾虚引起的便秘,临床常表现为4个方面:

(1)传导无力: 脾主运化,脾气亏虚则无力运化,无力推运糟粕,使糟粕滞留肠道,日久致大便留滞不畅。大便行于肠道就好比一艘船在水上,没有足够的动力推动船的行走,那么船就会停滞不前,而中医常讲的“气”其实也是推动人体内血液、糟粕物质行进的动力。

(2)失于濡润: 脾为胃行其津液,若胃强脾弱,燥热内结,脾虚津少,制约阴血津液,津亏肠道干涩以致大便坚硬。

众所周知,胃是我们消化食物的主要器官,事实上,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脾也会参与,并且起到关键的作用。食物消化后变为糟粕排出,就好比造船后将这艘船开走,正所谓“食之所化,舟之所造”,这艘船的硬度如何取决于脾的“为胃行其津液”的功能,相当于加水揉面团,脾加“水”多了,面团就揉不成团,即导致大便不成形,甚至腹泻;如果加“水”少了,那么便质就会干燥,也会导致难以排出。

(3)化源不足: 脾为后天之本,若脾虚则化源不足,气血阴液亏损,气虚大肠推运无力,阴血虚肠腑失于濡养,而出现排便困难。

脾有生化气血的功能,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而气血可以濡养肠道,如果脾虚气血不足,肠道的蠕动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就好比工人没有午饭吃,饿着肚子,干活也会没什么力气。

(4)伤阴耗气: 这类情况多见于那些长期服用苦寒泻下药的患者,久服过服苦寒药会损伤脾胃,或者导致湿、热等病邪容易滞留脏腑,时间一长则会伤阴耗气,皆使气血阴液亏损而肠道失润,推运无力,大便艰涩难排,形成习惯性便秘。

临床上,脾虚所导致的便秘常表现为 大便秘结,临厕怒挣,排出艰涩,甚至伴有气短乏力,肢倦懒言或腹胀腹痛,食欲差或头晕目眩,精神烦躁等症状。

因此,这类便秘的患者,虽然便秘病位在肠道,但其实本质在脾胃,只有中焦脾胃升清降浊功能恢复,大肠才能正常传导,排便顺畅。

有些朋友说“我的症状跟文章说的几乎一样,应该是脾虚便秘,那为什么自己吃了参苓白术散或者补中益气丸中成药没什么效果呢?”

其实这是因为即便是脾虚所导致的便秘,不同的人,因便秘的时长、年龄以及体质情况等不同也大有不同。而且在脾脏的调理上通常有多种治法,只有在辨证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选用针对性的治法和方药,才能有效解决便秘问题。

比如针对脾气虚或气陷型便秘,症状表现一般为粪质干硬或不硬,临厕时努挣乏力,大便排出困难,精神萎靡,四肢疲乏,胃脘部痞满不舒,食欲差,消化不良,恶心呕吐,或少腹胀闷疼痛,或食后感觉腹胀、喜按,便后全身乏力,面色苍白,精神疲乏,肢倦懒言,舌质淡苔薄白。通常需要益气健脾,临床常用方剂有加味黄芪汤或补中益气汤加减。

而针对脾虚湿困型便秘,患者多表现为虽有便意,但排出黏滞不畅,伴有胸闷、食欲差、消化不良、腹部胀满、舌苔白腻,则需健脾燥湿,常用方剂有霍朴夏苓汤、除湿胃苓汤。

如果为脾阳虚或脾胃虚寒型便秘,症状表现主要为大便不干硬但排出艰涩不畅,通常便秘3日以上,面色少华,畏寒,脘腹冷痛,喜温喜按,食欲差,手脚冰凉,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润,则需要温阳健脾,常用方剂温脾汤、附子理中丸加减。

此外,乐启生中医团队结合中医经典及自身临床实践经验讲到, 便秘的治疗也需要考虑病人的年龄 ,如人到中年以后,阳气渐衰,温煦功能减弱,活动量减少,易于阴寒内生,气滞胃肠,导致粪便内停,故老年便秘者可根据具体病情佐以肉苁蓉、锁阳、胡桃肉、黄芪、生白术等温润益气之味。中青年人多因学习、工作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往往久坐少动、久卧懒行,容易气血耗损,气机郁滞,从而排便困难,因此可配以黄芪、生白术、当归、杏仁、木香、莱菔子等益气、养血、理气之药。

49岁的梁先生自述有便秘3年多,长期排便困难,量少,2 3日排便一次,质干,排便不净感,脘腹憋闷不适,矢气后则舒,伴神疲乏力。观其舌可见舌淡红黯,苔白厚。中医辨证为脾虚燥结型。治法:健脾清热润燥。

拟方:白术、枳实、瓜蒌、槟榔、木香、白芍、莱菔子、甘草片。7剂,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二诊:服药后,梁先生前来复诊,自述脘腹胀满已去,精神渐佳,大便量少,排便困难,质可,1 2日排便一次。舌质淡苔白。拟方:上方加紫苏子、火麻仁;7剂。

三诊:服药后诸症持续改善,其余无不适。以上方为基础方继续调整药方,后经四诊、五诊、六诊,梁先生自述排便已恢复正常,无其余不适症状。嘱患者进行适当运动,多食纤维素食,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按语

梁先生大便量少表示生成不足,是因为脾运化功能失常,无法生成水谷精微物质,小肠无法分清泌浊,大便自然不得生成;质干却有排便不尽感,表明脾虚而湿邪内生,大便停于肠中日久,且与内湿互结;脘腹胀满不适,矢气后则舒,表明气机蕴结于中焦,上下不行。病机为脾虚内生所致的湿邪为本,燥屎内结、气机阻滞为标。

因此处方以枳术丸为基础方补益脾气破除中焦蕴结之气机。其中白术性“守而不走”,需用枳实等理气之品行白术之药力,导气下行以增强推动之力,助大肠传导;莱菔子助枳实下气,增强推导作用;木香行气调中导滞,在推导大便下行的同时防止枳实、莱菔子导气下行太过;白芍柔肝,进一步梳理中焦蕴结的气机,使得升清降浊之力复行;瓜蒌、白芍可滋养阴液,润滑肠道,使大便软化易下;槟榔推陈出新,加强排便,促进新的大便产生;甘草调和诸药。

二诊时,腹部胀满已去,精神渐佳,但大便仍排出较困难而量少,所以上方加紫苏子以增强肺的肃降之力,促进大肠传导功能,火麻仁可加强润肠通便之效。诸药配伍,标本兼顾,在健脾基础上先除燥屎,使下焦得通,再通过脾胃及肝梳理阻滞的气机,而后通过调动肺肃降之力增强大肠传导,促使大便得下。

以上相关内容表述望能让更多朋友受益,有需要辨证指导的朋友也可通过点击我头像进行私信。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06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