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样看待中国的环境问题?
如何看待中国的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实际上反映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矛盾冲突的结果 ●如果经济发展了,物质生活丰富了,人却变成了不健康的人,也就不是科学发展了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发展,即使创造出暂时的繁荣,那也是虚假的、虚弱的 ●只有经济发展才是解决环境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手段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环境问题错综复杂,涉及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表面上看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副产品,实际上反映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矛盾冲突的结果。环境问题不仅是自然问题,也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技术问题和文化观念问题,这些因素相互交叉、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世界问题复合体”。因此,要正确认识当前环境形势,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全面观察、科学分析、准确判断。 要把环境问题放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行动中来看。 环境不但决定人们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决定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关爱人的生命。如果经济发展了,物质生活丰富了,人却变成了不健康的人,这也就不是科学发展了。某种程度上讲,发展就是燃烧。烧掉的是资源,留下的是污染,产生的是GDP。科学发展就是消耗的资源越少越好,产生的污染越小越好,最好是“零排放”。前者是“资源节约”,后者是“环境友好”。 要把环境问题放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全局中来看。 经济发展是关系人类生活水平高低的问题,我们不能停止发展消极地保护环境,那样将永远摆脱不了低水平的生活。因此,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核心还是经济发展。只有经济发展才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手段。然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发展,即使创造出暂时的繁荣,那也是“推迟执行的灾难”,是虚假的、虚弱的,总有一天要遭到惩罚。 要把环境问题放在实现全面小康的总体目标中来看。 “解决了温饱就需要环保”,“有了小康更需要健康”。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不同,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不同。在一些落后地区还处在纯自然状态的生活竞争时,城里人就开始吃饭讲营养、穿衣讲时尚。当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解决温饱,实现小康以后,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将不断扩大消费领域、优化消费结构、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同时对环境质量也将产生极大的需求。现在,人们对环境的需求远远大于我们可以提供的环境条件。要把环境问题放在动态发展的过程中来看。 一些国家的经验表明,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的阶段,政府就有条件拿钱来治理环境。从发展阶段上看,我国已经到了治理污染、改善环境的阶段。目前,我国环境问题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发达国家上百年出现的污染问题,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集中出现,环境问题变得更为复杂。人们已经意识到,再不保护环境,就会影响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了。 要把环境问题放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环境保护的大格局中来看。 全球环境形势的日益严峻,使环境问题成为影响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重要因素。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发达国家把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通过进口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有较大污染的廉价产品,实行低价消费。同时,又通过绿色贸易壁垒,深刻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全球环境仍处于持续恶化状态,如果国际社会不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将面临巨大威胁。 未来15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4.6亿、经济总量将翻两番,按现在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控制水平,污染负荷将增加4-5倍。这个阶段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将是我国环境与发展矛盾最突出的时期。任其发展,将严重抵消经济发展成果,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成重大挑战。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强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增强忧患意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把环境保护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难以具有持续性”,在5月18日举行的绿家园记者沙龙上,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研究员蒋高明对与会媒体表示。
蒋高明总结说,现代农业的特点涵盖了大化肥、大农药、除草剂、添加剂、农膜和转基因等,这些产品或技术的不合理使用,造成了现代农业的有不可持续性。蒋高明具体介绍说,我国化肥的平均施用量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施用上限的2倍,平均利用率仅40%左右。
蒋高明提供记者的一份资料显示,我国农用化肥单位面积平均施用量达到434.3千克/公顷,是化肥施用安全上限的1.93倍(国际公认225千克/公顷),但利用率仅为40%左右,2007中国化肥施用量 443千克/公顷。我国农药的平均施用量13.4千克/公顷,其中有机磷农药占70%,高毒农药占70%,杀虫剂占70%;有60%~70%残留在土壤中。2008年我国农药总量173万吨,平均每亩施加1.92斤农药。
污水灌溉也是农业产生的环境问题之一。污水灌溉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这些地区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占污灌面积的20%;我国工厂化养殖动物每年产生27亿吨动物粪便,约为工业固体废料的3.5倍;农业源中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流失)量:化学需氧量1324.09万吨,总氮270.46万吨,总磷28.47万吨,铜2452.09吨,锌4862.58吨。
蒋高明还介绍说,由于农药与化肥使用过量,我国农产品质量下降,我国每年约有50万吨农膜残留在土壤中,残膜率达40%这些农膜在15~20厘米土层形成不易透水、透气的难耕作层。而耕地污染严重会因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严重的农田面源污染更会造成陆地水体富营养化和近海赤潮。
“一方面农田面源污染,一方面大量制造化肥,两者都趋利,耕地与消费者都受到了损害。”他说。
与此同时,生产农业资料源头污染也应当引发关注。蒋高明表示,现代农业依赖大量的化学物质投入,生产这些物质需要开采大量矿山、石油、煤炭、天然气,污染排放、温室气体排放加剧,而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是现代农业的突出特点,新技术(如生物技术利用)依然加大了对化石资源利用,不能从根本上减少污染 。
家核优居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原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作品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hangzheng@jiaheu.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08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