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行业的未来是怎样的
我国养猪业的现状是:
去年生猪存栏43504万头,生猪出栏68502万头,生产猪肉5299万吨,猪肉产量占全国肉类总产量的62,中国猪肉产量占全球猪肉总产量的48.5。去年猪肉进口来自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进口量200万吨。
作为猪饲料原料的主项的大豆,去年我国进口了8391万吨,这个数字占世界大豆贸易量的。
全国人均猪肉占有量38.3公斤。其中,城市人均消费46公斤,农村人均31公斤。相差15公斤,而我国由于城镇化进程每年要增加1000万城市人口,由这1000万新增城市人口的肉类消费看,有人从理论上推算,每年需要增加约550万头猪的消费量。
以上这组数据说明我们养猪业生产、消费的基数很大,这个基数大的现状告诉我们,养猪是大有可为的,同时又是容易受国内国际贸易影响的。
由上述情况也可以看出,我国养猪业的将来存在巨大的提升机会、发展空间,不会出现巨无霸企业垄断整个行业的局面。散养户和小猪场也不会在两三年里给一刀切的荡然无存。从资本的根本属性说,资本是要追逐利润的,许多企业将资金投入养猪业,其目的不是为了造势而造势,而是要求有利润回报。我们的养猪业最稀缺的是土地和管理人才。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5亩,这是基本国情。18亿亩耕地是国策高压红线,谁也碰不得。规模化养殖所需的大面积,越是大型场越是需要空间间距、隔离带、粪污存放、发酵、转化消纳用土地,投资有而土地不足,就只能因地制宜,从生物安全和环保上说,这种因地制宜是极其脆弱的,不可能长久。人才呢,我国养猪业真正懂养猪、会养猪的管理型人才不多,善经营的更是少之又少。单凭缺地和缺人这两点,巨资养猪就是玄乎的赌博!而中小养猪场,虽然资金不够充裕,但受限制的其他因素要少,对土地的需求比较容易解决,比如家庭化农场模式。硬件有了改善以后,管理容易到位,不要迷信所谓大的,巨大的,养猪业真正能盈利的高手在民间!
养猪在我国自古就有,从来也没有遇到过这么好的养猪行情,养猪是自养猪以来从没有遇到过的好行情,赚得钵满盆满的大有人在,养猪的规模越大,管理得越好就挣钱挣得越多,高行情下自然跟进养猪的,也就不少,有不少人把今后的养猪看成为一个机遇,可以说,养猪赚到大把的钞票,物超所值,不得不说机遇加管理技术促成的。
要说机遇的形成与猪周期有关是肯定的,再加上非洲猪瘟的干扰,虽然说非洲猪瘟在我国没有掀起大的风浪,但影响着实不小,至今还没有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摸清了它的发病规律,做好预防还是非常有效,所有的养猪场基本都保持非常好的防御状态,再加上农村的随便养猪现场,与环保相冲突,大量的违规养猪场被关停整改,对整个养猪行情,虽然有一些影响,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养猪周期性的起伏,使我国的存栏母猪,可繁母猪急剧的减少,
因此,猪高位运行的周期向后延长了许多。而我国是猪肉的消费大国,人们并没有因为缺少猪肉而不吃猪肉,猪肉在市场上少了,反而吃得更香,你说猪肉的价格能不上涨吗?生猪的高价运行,已经有一年半之久,有人将今后的养猪看成是机遇,未免有些偏颇,接下来生猪养殖面临的挑战,远远高于是机遇的机会。
有这一次遇到的养猪猪周期高行情的持续,养猪只赚不赔给大家最深的印象,也引起从没有养过猪的人也跃跃欲试,仔猪的价格也因此高涨,每头小猪崽儿1500~2000元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仔猪的价格越高,也就意味着养殖的风险越大。要想养猪,立于不败之地,就需顺应时代发展的变化,不盲目高价养猪,从国家补贴养猪厂来看,符合国家养猪场标准的养猪场,规模越大国家补贴就越多,也就赚得越多,人往往都是看到的人家赚钱的时候,忽略了人家遭罪的时候,
但无论如何,现在养猪确实是赚到了钱,赚到钱才是硬道理,只要是上手养猪的人,养猪的决心是有的,猪养还是要养的,在这样的养猪新形势下。散养猪户的问题就来了,散养农户对规模化养殖场来说,没有更多的优势,由于功夫好,养殖的母猪生产后有功夫照顾,成活率相对就高,分散养殖,在抗传染病方面,也是非常的有独特之处的。
没有能力建设规模养猪场,如果不抓住自己的优势,只能处于被淘汰,越往后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做好防疫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从防疫与防疫着手,猪的定期驱虫,卫生管理等都要定期进行,我们散养户的小猪场,除了要符合国家规定之外,尽量采取自繁自养的方式,杜绝从外面购进仔猪,
如果是引进小猪崽的话,不从外地的疫区引进,小猪崽儿体重最好超过15公斤以上,活泼精神,鼻镜潮湿。中国的俗话:“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这句话在啥时候都适用,只有将钱真正的揣进自己的腰包,才算是真正的赚到了,养殖行业,行情瞬息万变,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09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