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详细介绍各种茶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名品荟萃,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茶有健身、治疾之药物疗效,又富欣赏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待客是中国个人高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坐茶馆、茶话会则是中国人社会性群体茶艺活动。中国茶艺在世界享有盛誉,在唐代就传入日本,形成日本茶道。

详细介绍各种茶

饮茶始于中国。茶叶冲以煮沸的清水,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的固有之味,重在意境,这是茶的中式品茶的特点。同样质量的茶叶,如用水不同、茶具不同或冲泡技术不一,泡出的茶汤会有不同的效果。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讲究茶的冲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泡好茶,要了解各类茶叶的特点,掌握科学的冲泡技术,使茶叶的固有品质能充分地表现出来。

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达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界。品茶的环境一般由建筑物、园林、摆设、茶具等因素组成。饮茶要求安静、清新、舒适、干净。中国园林世界闻名,山水风景更是不可胜数。利用园林或自然山水间,搭设茶室,让人们小憩,意趣盎然。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很重礼节。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来访,可争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茶叶的选购不是易事,要想得到好茶叶,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如各类茶叶的等级标准,价格与行情,以及茶叶的审评、检验方法等。茶叶的好坏,主要从色、香、味、形四个方面鉴别,但是对于普通饮茶之人,购买茶叶时,一般只能观看干茶的外形和色泽,闻干香,使得判断茶叶的品质更加不易。这里粗略介绍一下鉴别干茶的方法。干茶的外形,主要从五个方面来看,即嫩度、条索、色泽、整碎和净度。

- 1.嫩度

嫩度是决定品质的基本因素,所谓“干看外形,湿看叶底”,就是指嫩度。一般嫩度好的茶叶,容易符合该茶类的外形要求(如龙井之“光、扁、平、直”)。此外,还可以从茶叶有无锋苗去鉴别。锋苗好,白毫显露,表示嫩度好,做工也好。如果原料嫩度差,做工再好,茶条也无锋苗和白毫。但是 不能仅从茸毛多少来判别嫩度,因各种茶的具体要求不一样,如极好的狮峰龙井是体表无茸毛的。再者,茸毛容易假冒,人工做上去的很多。芽叶嫩度以多茸毛做判断依据,只适合于毛峰、毛尖、银针等“茸毛类”茶。这里需要提到的是,最嫩的鲜叶,也得一芽一叶初展,片面采摘芽心的做法是不恰当的。因为芽心是生长不完善的部分,内含成份不全面,特别是叶绿素含量很低。所以不应单纯为了追求嫩度而只用芽心制茶。

- 2.条索

条索是各类茶具有的一定外形规格,如炒青条形、珠茶圆形、龙井扁形、红碎茶颗粒形等等。一般长条形茶,看松紧、弯直、壮瘦、圆扁、轻重;圆形茶看颗粒的松紧、匀正、轻重、空实;扁形茶看平整光滑程度和是否符合规格。一般来说,条索紧、身骨重、圆(扁形茶除外)而挺直,说明原料嫩,做工好,品质优;如果外形松、扁(扁形茶除外)、碎,并有烟、焦味,说明原料老,做工差,品质劣。 以杭州地区绿茶条索标准为例: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六级 细紧有锋苗 紧细尚有锋苗 尚紧实 尚紧 稍松 粗松 可见,以紧、实、有锋苗为上。

- 3.色泽

茶叶色泽与原料嫩度、加工技术有密切关系。各种茶均有一定的色泽要求,如红茶乌黑油润、绿茶翠绿、乌龙茶青褐色、黑茶黑油色等。但是无论何种茶类,好茶均要求色泽一致,光泽明亮,油润鲜活,如果色泽不一,深浅不同,暗而无光,说明原料老嫩不一,做工差,品质劣。

茶叶的色泽还和茶树的产地以及季节有很大关系。如高山绿茶,色泽绿而略带黄,鲜活明亮;低山茶或平地茶色泽深绿有光。制茶过程中,由于技术不当,也往往使色泽劣变。 购茶时,应根据具体购买的茶类来判断。比如龙井,最好的狮峰龙井,其明前茶并非翠绿,而是有天然的糙米色,呈嫩黄。这是狮峰龙井的一大特色,在色泽上明显区别于其它龙井。因狮峰龙井卖价奇高,茶农会制造出这种色泽以冒充狮峰龙井。方法是在炒制茶叶过程中稍稍炒过头而使叶色变黄。真假之间的区别是,真狮峰匀称光洁、淡黄嫩绿、茶香中带有清香;假狮峰则角松而空,毛糙,偏**,茶香带炒黄豆香。不经多次比较,确实不太容易判断出来。但是一经冲泡,区别就非常明显了。炒制过火的假狮峰,完全没有龙井应 有的馥郁鲜嫩的香味。

- 4.整碎

整碎就是茶叶的外形和断碎程度,以匀整为好,断碎为次。 比较标准的茶叶审评,是将茶叶放在盘中(一般为木质),使茶叶在旋转力的作用下,依形状大小、轻重、粗细、整碎形成有次序的分层。其中粗壮的在最上层,紧细重实的集中于中层,断碎细小的沉积在最下层。各茶类,都以中层茶多为好。上层一般是粗老叶子多,滋味较淡,水色较浅;下层碎茶多,冲泡后往往滋味过浓,汤色较深。

- 5.净度

主要看茶叶中是否混有茶片、茶梗、茶末、茶籽和制作过程中混入的竹屑、木片、石灰、泥沙等夹杂物的多少。净度好的茶,不含任何夹杂物。此外,还可以通过茶的干香来鉴别。无论哪种茶都不能有异味。每种茶都有特定的香气,干香和湿香也有不同,需根据具体情况来定,青气、烟焦味和熟闷味均不可取。上述文字,只是非常笼统的介绍。最易判别茶叶质量的,是冲泡之后的口感滋味、香气以及叶片茶汤色泽。所以如果允许,购茶时尽量冲泡后尝试一下。若是特别偏好某种茶,最好查找一些该茶的资料,准确了解其色香味形的特点,每次买到的茶都互相比较一下,这样次数多了,就容易很快掌握关键之 所在了。国内茶叶品种车载斗量,非专业人士,不太可能每种茶都判断出好坏来,也只是取自己喜欢的几种罢了。我不太在各处的茶叶店买茶,一般是在产地或者是茶艺馆里买,所以一到春天就到处跑。产地的茶总的来说较纯正,但也由于制茶技艺的差别,使得茶叶质量有高低之分。茶艺馆里的茶,价钱比外面的贵出许多,但这里比较容易找到好茶,一则是可以试过知其好坏,二则比较好的茶艺馆的茶,本身就是经过认真挑选的,若无法到产地购茶,也不失为一个选择。还有就是一些比较大的茶庄,可以当场试茶。如果对某种茶很有鉴别能力,则可以到茶叶批发市场去购买,那里的茶,相比于小茶叶店,比较新,且可选的种类多,价格比较便宜。但是我自己的经验,这里一般不太容易找得到非常好的茶,特别是绿茶。因为特级绿茶价钱偏高,茶叶批发市场和小茶叶店因成本的缘故都较少经营,好茶多数被大的茶庄和茶叶公司收购。

茶文化知识

茶叶的品质好坏,在没有科学仪器和方法鉴定的时候,可以通过色、香、形四个方面的来评价。而用这四个方面来评定茶叶质量的优劣,通常采用看、闻、摸、品进行鉴别。即看外形、色泽,闻香气,摸身骨,开汤品评。

①色泽----不同茶类有不同的色泽特点。绿茶中的炒青应呈黄绿色,烘青应呈深绿色蒸青应呈翠绿色,龙井则应在鲜绿色中略带米**;如果绿茶色泽灰暗、深褐,质量必定不佳。绿茶的汽色应呈浅绿或黄绿,清澈明亮;若为暗黄或混浊不清,也定不是好茶。红茶应乌黑油润,汤色红艳明亮,有些上品工夫红茶,其茶汤可在茶杯四周形成一圈**的油环,俗称“金圈”;若汤色时间暗淡,混浊不清,必是下等红茶。乌龙茶则以色泽青褐光润为好。

②香气----各类茶叶本身都有香味,如绿茶具清香,上品绿茶还有兰花香、板栗香等,红茶具清香及甜香或花香;乌龙茶具熟桃香等。若香气低沉,定为劣质茶;有陈气的为陈茶;有霉气等异味的为变质茶。就是苦丁茶,嗅起来也具有自然的香气。花茶则更以浓香吸引茶客。

③口味----或者叫茶叶的滋味,茶叶的本身滋味由苦、涩、甜、鲜、酸等多种成分构成。其成分比例得当,滋味就鲜醇可口,同时,不同的茶类,滋味也不一样,上等绿茶初尝有其苦涩感,但回味浓醇,令口舌生津;粗老劣茶则淡而无味,甚至涩口、麻舌。上等红茶滋味浓厚、强烈、鲜爽;低级红茶则平淡无味。苦丁茶入口是很苦的,但饮后口有回甜。

④外形----从茶叶的外形可以判断茶叶的品质,因为茶叶的好坏与茶采摘的鲜叶直接相关,也与制茶相关,这都反应在茶叶的外形上。如好的龙井茶,外形光、扁平、直,形似碗钉;好的珠茶,颗粒圆紧、均匀;好的工夫红茶条索紧齐,红碎茶颗粒齐整、划一;好的毛峰茶芽毫多、芽锋露等等。如果条索松散,颗粒松泡,叶表粗糙,身骨轻飘,就算不上是好茶了

茶叶的品种非常多,在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广泛分布,西湖龙井产地是浙江省杭州市,普龙茶产地是普龙自然村,六安瓜片产地是安徽省六安市,碧螺春产地是江苏省苏州市,武夷岩茶产地是福建武夷山,都匀毛尖产地是贵州都匀市,信阳毛尖产地是河南省信阳市,黄山毛峰产地是安徽省黄山。

一、茶叶的产地

1、茶叶的品种较多,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广泛分布,西湖龙井产地为浙江省杭州市,普龙茶产地为普龙自然村,六安瓜片产地为安徽省六安市,碧螺春产地为江苏省苏州市,武夷岩茶产地为福建武夷山,都匀毛尖产地为贵州都匀市,信阳毛尖产地为河南省信阳市,黄山毛峰产地为安徽省黄山,二祖禅茶产地为安徽省安庆市,黄竹白毫产地为湖南省永兴县。

2、双井绿产地为江西省修水县杭口乡双井村,太平猴魁产地为安徽太平县(现改为黄山市黄山区)一带,庐山云雾茶产地为江西省九江市,惠明茶产地为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午子仙毫产地为陕西省西乡县,蒙顶茶产地为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蒙山,径山茶产地为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径山,涌溪火青产地为安徽泾县榔桥镇涌溪村,鸠坑毛尖产地为浙江省淳安县鸠坑源,平水珠茶产地为浙江省绍兴市平水镇。

3、西山茶产地为广西省桂平市,西山景区宝洪茶产地为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天山绿茶产地为福建省阂东地带的天山山脉,老竹大方产地为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上饶白眉产地为江西上饶县,永川秀芽产地为重庆永川,恩施玉露产地为湖北恩施市,麻姑茶产地为江西南城县麻姑山,古丈毛尖产地为湖南武陵山区古丈县。

4、千岛玉叶产地为淳安县,绿春玛玉茶产地为云南红河绿春县骑马坝乡玛玉村,敬亭绿雪产地为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敬亭山,江山绿牡丹产地为仙霞岭北麓、浙江省江山县保安乡尤溪两侧山地,苍山雪绿产地为云南大理苍山山麓,仙人掌茶产地为湖北当阳,安吉白片产地为浙江省,雨花茶产地为江苏省南京,建德苞茶产地为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

5、桂东玲珑茶产地为湖南省桂东县清泉镇,江西狗牯脑茶产地为江西遂川县汤湖乡狗牯脑山,竹叶青茶产地为四川省峨眉山,石笕茶产地为浙江绍兴诸暨市境内的东白山麓,桐庐天尊贡芽产地为桐庐县钟山乡,水仙茸勾茶产地为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双桥毛尖产地为湖北省大悟县的双桥,清溪玉芽产地为淳安县。

6、仰天雪绿产地为河南固始县仰天洼茶场,顾渚紫茶产地为浙江省长兴县水口乡顾渚村,白毫银针产地为福建省福鼎市、南平市政和县,白牡丹茶产地为福建省福鼎市、福建省政和县,贡眉产地为福建省福鼎市、福建建阳县,还有天目湖白茶,产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

7、君山银针产地为湖南岳阳洞庭湖,北港毛尖产地为湖南省岳阳市北港,霍山黄芽产地为霍山县大化坪镇、太阳乡金竹坪,温州黄汤产地为平阳、苍南、泰顺、瑞安、永嘉,霍山黄大茶产地为安徽霍山、金寨、大安、岳西等地,蒙顶黄芽产地为四川蒙山,鹿苑毛尖产地为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

8、沩江白毛尖产地为湖南省宁乡县西部的大沩山,广东大叶青产地为广东舌耕内韶关、肇庆、湛江,海马宫茶产地为贵州省大方县的老鹰岩脚下的海马宫乡,玳玳花茶产地为苏州与福州,茉莉花茶产地为广西、福建等地,珠兰花茶产地为安徽款县、福建福州、浙江金华和江西南昌等地,桂花茶产地为广西桂林、湖北咸宁、四川成都、重庆等地。

9、白兰花茶产地为广州、苏州、福州、成都等地,金银花茶产地为山东、陕西、河南、河北、湖北、江西、广东等地,玫瑰花茶产地为广东、福建、浙江等省,菊花茶产地为全国各地,湖南黑茶产地为湖南,老青茶产地为湖北省内蒲圻、咸宁、通山、崇阳、通城等市、县,千两茶产地为湖南省安化县,普洱茶产地为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地区。

10、安化黑茶产地为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四川边茶产地为四川省,安溪铁观音产地为福建安溪县,闽北水仙产地为建瓯、建阳两县,铁罗汉产地为福建省武夷山市,八角亭龙须茶产地为福建省武夷山,黄金桂产地为安溪虎邱美庄村,凤凰水仙产地为广东省潮安县凤凰山区。

11、台湾乌龙产地为台湾省,武夷肉桂产地为武夷,大红袍产地为武夷,永春佛手产地为福建永春县苏坑、玉斗、锦斗和桂洋等乡镇,安溪色种产地为福建省安溪县,凤凰单丛茶产地为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文山包种茶产地为台湾伸北部的台北市和桃园等县,包种茶产地为台湾北部。

12、祁门红茶产地为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今池州市)、石台、黟县,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带,日月潭红茶产地为台湾,青城雪芽产地为四川省都江堰市灌县,金骏眉产地为福建省武夷山市桐木关,正山小种产地为福建省武夷山市,云南红茶产地为云南省南部与西南部,台湾高山茶产地为台湾省,苦丁茶产地为西南地区(四川、重庆、贵州、湖南、湖北)及华南地区(江西、广东、福建、海南)等地,水仙茶产地为福建漳平市、永春县、建阳市、安溪县等地。

二、茶叶的生长环境

1、茶树种植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貌、土壤类型等,地形以丘陵为主,排水条件要好,一般在降水充沛,年温差小、日夜温差大,无霜期长,光照条件好的气候条件下,适宜各种类型的茶树生长,特别适合大叶种茶树生长。

2、在冬末至夏初日照比较多,夏秋季雨多雾大(云南茶区),日照较少有利于茶树越冬和养分积累,也有利于提高夏秋茶的品质,一般砖红壤、砖红壤性红壤、山地红壤或山地黄壤、棕色森林土的发育程度较深,结构良好,适合茶树的生长发育。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11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