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农药增效剂的作用机理

农药增效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或弱化靶标(害虫、杂草、病菌等)对农药活性的解毒防药害作用,延缓药剂在防治对象内的代谢速度,从而增加生物防效。增效剂本身并无活性,但与相应的农药混用时,能明显改善其润湿、展布、分散、滞留和渗透性能,减少喷雾药液随风(气流)漂移,防止或减轻对邻近敏感作物等的损害,利于药液在叶面铺展及黏附、减少紫外线对农药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分解,达到延长药效有效期,提高其生物活性,减少用量,降低成本,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好的增效剂不仅能数倍、数十倍提高农药的防治效果,还可延缓抗性产生,延长来之不易的农药品种的生命期。

农药增效剂的作用机理

农药增效剂基本组成为有机硅聚氧乙烯醚化合物,具有低的表面张力,良好的展着性、渗透性及乳化分散性,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农药助剂。易溶于甲醇、异丙醇、丙酮、二甲苯和二氯甲烷等,可分散于水,能作为喷雾改良剂、叶面吸收助剂、活化剂等。

一、产品特点:

1、迅速提高药效:特殊的分子结构设计使农药增效剂有很低的表面张力在油性表面可以很好的铺展。最突出的特点是超级扩展能力能显著提高农药的有效利用率,提高药效30-50%(减少原药使用量30-50%)。增强药液在植物体表或害虫体表的湿润、黏附及展着能力,抗雨水冲刷,从而提高药效。

见图一,0.1%本增效剂的悬滴和在石蜡基表面接触角情况。

(a) 0.1%增效剂与石蜡基接触角

(b) 水与石蜡基接触角

2、优良耐水解性:农药增效剂具有极强的耐雨水冲刷及水解性能,避免因为水解产生不良成份造成对原药性能的影响。

3、迅速润湿作物:农药增效剂减少液滴与叶面之间的接触角,可轻易湿润几乎所有种类的叶面,使药液到达难以润湿的地方,促进药液快速吸收。增加农药覆盖面积,突出的作用是极强的铺展和润湿能力。植物的茎、叶大都含有蜡质成分,药液中添加少量本品可大大增加了药液与植物叶、茎的接触面,是药液迅速扩展,药液可由植物叶片气孔快速渗入快速吸收, 见图二。

(a)未添加增效剂药液在植物叶表面的状态

(b)添加增效剂药液在植物叶表面的状态

3、节水省力省钱:在喷雾过程中添加农药增效剂,可减少单位面积农药使用量和用水量,减少劳动量,降低人工成本。

4、安全与环保:具有比普通的脂肪胺、乙氧基醇类等表面活性剂更低的植物毒性和环境危害,极大地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不良影响。毒性小,对环境友好。

二、使用范围:

可以作为喷雾改良剂、叶面吸收助剂、活化剂等,广泛应用于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微量元素和生物农药等农用化学品的喷雾混合液中,特别适合内吸型药剂。

三、技术指标:

外观: 无色直至浅**透明液体

比重: g/cm3 1.010

粘度25℃(mpa.s): 20~40

浊点(0.1%水溶液): <10℃

接触角(石蜡基表面): 0°

表面张力25℃0.1%水溶液(mN/m): <22.0

有效成分(%): 100

离子类型: 非离子型

四、化学性能 :

农药增效剂对原药不分解

农药增效剂残留农药检测合格

农药增效剂对环境无明显影响

五、使用范围:

可以作为喷雾改良剂、叶面吸收助剂、活化剂等,广泛应用于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微量元素和生物农药等农用化学品的喷雾混合液中,特别适合内吸型药剂。

六:使用方法:

1、桶混喷雾使用

通常每20公斤喷雾液中添加5克本产品(4000倍),混匀即用。如需促进内吸型农药的吸收,应适当增加产品的用量。

一般情况下:

杀虫剂:每5克可配药液5~20公斤

杀菌剂:每5克可配药液10~35公斤

除草剂:每5克可配药液3.5~20公斤

植物生长调节剂:每5克可配药液10~20公斤

肥料与微量元素:每5克可配药液5~35公斤

使用时,先将农药溶解,加80%水混匀后加入本产品,再加至100%水量混匀即可。建议使用农药增效剂时,用水量减为常规量的1/2(推荐)或2/3,单位面积用药量可减为常规剂量的70-80%,建议采用细喷头低流量高压喷雾器。

2、农药原液使用

加入农药原液中,建议按0.5~5%的量加入。调节农药配方的PH值为6-8。为达到最佳经济效果应在使用前根据不同的农药品种做相容性试验。

七、注意事项:

由于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极低,在使用农药增效剂时,应保护好眼睛,喷药作业时应加强个人防护。

12月21日,中国农业部称,中国农药使用量已连续三年负增长,化肥使用量已实现零增长,提前三年实现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

2015年以来,农业部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促进了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经科学测算,2017年中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37.8%,比2015年提高2.6个百分点;农药利用率为38.8%,比2015年提高2.2个百分点。据初步调度,今年化肥、农药使用量有望继续减少。

农业部指出,近年来,中国化肥、农药利用率持续提高,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目前,美国粮食作物氮肥利用率大体在50%,欧洲粮食作物氮肥利用率大体在65%,比中国高12至27个百分点。欧美发达国家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农药利用率在50%至60%,比中国高11至20个百分点。

长期接触或食用含有农药残留的食品,可使农药在体内不断蓄积,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即慢性中毒,可影响神经系统,破坏肝脏功能,造成生理障碍,影响生殖系统,产生畸形怪胎,导致癌症。?

农业部称,下一步将深入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通过精准施肥减量、有机肥替代减量、推进高效药械替代减量等措施,实现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科学调查显示,果蔬上农药残留对人的肝、肾造成损害,引起贫血、脱皮,甚至白血病;后者轻则导致头晕、恶心,重则痉挛、昏迷,甚至死亡。

农药负增长对我们的社会以及生活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12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