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传统育苗?什么叫穴盘育苗?
传统育苗是指我国农民在长期的蔬菜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套手工作业生产技术。其中包括木箱育苗、纸袋育苗、土方育苗、简易土方育苗、营养钵育苗、温床育苗。育苗基质为营养土,选用的原料为园田土、腐熟的厩肥、草炭等。
木箱育苗是将催芽萌发后的种子播在装有配置好的营养土的木箱中,木箱高度为10~12厘米,将播种后的木箱放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育苗。这种方法多用于培育子苗,其育苗期较短。如黄瓜木箱育苗,苗龄为10天左右;番茄木箱育苗,苗龄为25天左右;甜(辣)椒苗龄为25~30天左右,然后分苗至土方或营养钵中(图3)。
图3 木箱育苗
纸袋育苗是用废旧的报纸或牛皮纸做成圆筒,直径为8~10厘米,高8厘米左右,装上营养土进行分苗,此种方法价格低廉,但倒苗时应轻拿轻放以免纸袋破碎。
土方育苗也叫和大泥育苗,其方法是将营养土按比例掺匀,加水和泥,按7~8厘米厚平铺于整平的畦面上,抹平表面,切成7~10厘米见方的土块,再用削尖的圆木棍在土方中间打一个2~3厘米深的小孔,边打土方边分苗。若土方制成后未能及时分苗,需喷水湿润软化后再分苗。一般要打7厘米3的土方,每1万个土方需准备营养土3.4米3;打8厘米3的土方,每1万个土方需准备营养土5.1米3;打9厘米3的土方,每1万个土方需准备营养土6.5米3。
简易土方育苗也叫脚踩方育苗。这种方法是将育苗畦整平,踩实后撒一层沙土或稻壳,然后将配好的营养土铺入畦内,土厚约10~12厘米,踩实压平,浇透水以后,按照7~9厘米见方的距离划块,切成土方后再用削尖的圆木棍在土方中间打一个2~3厘米深的小孔,边打土方边分苗。该方法简单易行,但是要注意一定要将土踩实,不能过于松散,防止定植时散坨伤根。
营养钵育苗是采用特制的塑料钵,装上营养土后进行育苗。常用的营养钵有直径6.5厘米、8厘米、9厘米。育1万株苗,需分别准备营养土1.8~2.1米3、3.5~4.0米3、5.0~5.5米3s。装土时应注意不要将土装得过实,以利于根的生长发育。为了便于浇水,装土时也不要装得过满,一般以距钵口1.5厘米为适。
温床育苗是指采用人为方法使苗床内的温度提高,改善育苗环境,在寒冷的冬春季节育成优质壮苗。温床育苗可分为酿热温床育苗、火道温床育苗和电热温床育苗。
酿热温床育苗是利用新鲜的马粪、牛粪与粉碎的农作物秸秆、树叶等作为酿热物,通过细菌的活动,使这些有机物分解发酵,放出热能,使土温和畦温升高。采用酿热温床育苗应注意选择新鲜的厩肥,严禁使用发酵过的肥料,水分含量掌握在75%左右,酿热物铺放时要均匀一致,厚度可掌握在30~40厘米(图4)。
图4 酿热物温床示意图
1.床框 2.床土 3.床窗 4.床坑 5.酿热物 6.防寒草苫
火道温床育苗是通过煤火和柴草燃烧产生热能,经火道加热床土提高床温。采用火道温床育苗应注意火道和烟筒应用泥抹好,防止跑烟熏苗。另外要注意火道温床的性能,掌握好加温规律。
电热温床育苗是利用特制的绝缘电阻丝发热提高床土温度。由于电热温床育苗使用控温仪控制地热线的工作,因此,温度较酿热温床和火道温床恒定,并且容易控制(图5)。
图5 电热温床示意图
1.玻璃或农膜 2.隔热层 3.电热线 4.床土 5.床框
穴盘育苗是以草炭、蛭石等轻基质材料作育苗基质,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一次成苗的现代化育苗体系,是国际上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育苗技术。由于这种育苗方式选用的苗盘是分格室的,播种时1穴1粒,成苗时1室1株,并且成株苗的根系与基质能够相互缠绕在一起,根坨呈上大底小的塞子形,故美国把这种苗称为塞子苗(p1ug p1ants),把这套育苗体系称为塞子苗生产(p1ug production)。我国引进以后称其为机械化育苗或工厂化育苗,目前多称作穴盘育苗(图6)。
图6 穴盘及穴盘苗
作者/发布者: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日期: 2008-2-3 16:35:00 阅读:141课题组在研制出适合我国不同气候环境特点的各种现代化温室的基础上,建立了规范的温室主要果菜高产优质安全生产技术体系。主要包括:建立了连栋温室主要果菜管理专家系统知识库,主要果菜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和知识模型;建立了设施番茄土壤及有机营养基质栽培技术体系;制定了温室番茄长季节栽培技术规程;建立了低成本高质量蔬菜和花卉工厂化穴盘育苗技术体系等。
这是我国温室主要果菜栽培技术的一次历史性跨越,为全面提高我国温室果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技术支撑。
提出节能高产技术体系
黄瓜、番茄是我国人们食用最多的两种蔬菜,课题组首先通过日光温室黄瓜、番茄高产优质安全土壤栽培关键技术创新,建立了相应栽培技术规程。
在黄瓜生产方面,筛选出适合日光温室长季节栽培优良品种---迷你3号、永昌9618和迷你2号;确定了适合黄瓜的节能全季节栽培的定植密度;提出了提高冬春季节黄瓜光合强度的措施,明确了不同季节的每天不同时段,温室内气温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最佳组合;筛选出既有利于温室内增施二氧化碳,又完全可以满足黄瓜生长发育营养需求的有机肥配方。
在番茄生产方面,筛选出适于日光温室长季节栽培的番茄品种---卡特琳娜、辽园多丽、佳粉15号、中杂9号;研制出适于高温和低温季节应用的壮苗激素配方;提出了设施内土壤合理施钾策略;筛选出既有利于温室内增施二氧化碳,又完全可以满足番茄生长发育营养需求的有机肥配方;确定了普通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最佳环境组合;在明确缺钾是诱发筋腐果的重要因素和果实白熟期弱光最易引发筋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番茄筋腐果综合防止技术措施。
课题组还提出了适于西北地区的日光温室主要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体系,筛选出蔬菜、瓜果专用品种50个;选育出适合西北地区日光温室生产的蔬菜、瓜果、花卉专用品种15个;优化了节水灌溉技术,建立了节水灌溉体系。专家点评:
通过日光温室高产优质安全土壤栽培关键技术创新,课题组制定出日光温室黄瓜节能无公害全季节生产技术规程和番茄长季节栽培技术规程,经在最低气温-25℃地区示范,黄瓜最高产量每平方米31.2公斤,番茄最高产量每平方米33.4公斤。实现了日光温室番茄和黄瓜单位面积产量的倍增,这也是我国“三北”地区日光温室番茄和黄瓜单位面积的最高产量指标。
项目还制定了适于西北地区的日光温室10种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尤其是制定了日光温室黄瓜、番茄、辣椒、甜瓜、茄子5种蔬菜的种植量化规程,使单位面积产量平均提高24.6%,比普通灌溉方式节水节能40%-50%。
创立树式番茄栽培模式
种植“番茄树”,让番茄像苹果、桃子等一样,结满一树的果实,获得丰产。课题组研发出了番茄树式基质栽培专用设施与基质,该设施由贮液系统、供液系统、栽培槽、回液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筛选出适宜树式栽培的番茄品种---中型果为百丽、小型果为京丹6号。此外,课题组还建立不同生育阶段营养液平衡管理技术规程。即根据不同地区水质、温光条件和番茄生育阶段,优化了适合番茄树式基质栽培的营养液配方;建立了番茄树式基质栽培营养液动态管理技术规程,应用该技术规程,在栽培期10-12个月情况下,中型番茄果品种单株结果数达14000余个,小型番茄果品种单株结果数达25000余个。目前,课题组已在北京、广东珠海、河北承德、三河和山西的阳泉等推广300余株。专家点评:
树式番茄栽培模式的研制成功,充分显示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大作用,为创新作物生产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可作为观光农业及科普教育农业一项现代项目。
此外,课题组还研制出以粉碎玉米秸秆、麦秸等加入生物菌肥腐熟后再加入一定比例腐熟有机肥为有机土壤的番茄栽培技术模式,并通过熊蜂授粉、夏季遮阳、增施二氧化碳结合水肥一体化营养供应、以水带肥降低地温、温光管理以及相关配套温室管理技术的集成,建立了番茄长季节越夏栽培技术规程,经示范番茄单产达到每平方米33.6公斤。
开发工厂化育苗技术
以低成本高质量工厂化穴盘育苗为目标,课题组进行了一系列工厂化育苗的技术及系列设备和产品的创新。
首先设计了适合12米跨日光温室应用的育苗床架;研制出syz-4型单轨悬挂式室内喷灌机;在首次发现穴盘孔穴的形状与幼苗质量关系的基础上,明确了育苗苗龄较短时采用圆形孔穴穴盘为宜,育苗苗龄较长时采用多边形孔穴穴盘为宜的育苗方法;研制出吸附式手动播种机,可比人工播种提高效率5-6倍;其次研究开发出可代替喷浇营养液的营养母剂及3种蔬菜无土育苗营养基质、2种穴盘育苗壮苗剂,明确了蔬菜穴盘育苗营养面积和苗龄与蔬菜产量的关系,提出健体育苗、诱导抗性和物理防护等免疫育苗保障系统,筛选出矮壮素、甲壳质、黄腐酸三种药剂复配型诱导抗病壮苗剂,以及与育苗场所和器具的消毒、病虫的阻隔等相结合防治方法等;在国内首次建立了西瓜断根嫁接技术体系;嫁接苗成活率达95%以上,嫁接速度提高4倍以上;研究提出了小苗套接法、大苗插接法等3套番茄与番茄、茄子与番茄的嫁接技术,嫁接成活率达到95%-98%。
课题组还研究提出了工厂化穴盘育苗保质贮运技术,明确了主要果菜秧苗产后生理变化规律,确定了蔬菜秧苗产后运贮的安全时限;提出了主要果菜秧苗产后生理变化核心指标及秧苗质量保持率的经验公式。根据不同育苗条件及运贮环境对番茄秧苗运贮质量保持的影响研究,明确了蔬菜运贮秧苗的技术体系;根据以上研究提出了主要果菜秧苗产后储运技术规范---蔬菜秧苗产后运输技术规范。
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低成本高质量主要蔬菜工厂化穴盘育苗技术体系,提出了西瓜、甜瓜、黄瓜、茄子、番茄和西兰花等9种蔬菜的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并已应用于生产,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专家点评:
低成本高质量工厂化穴盘育苗技术的创新与体系的构建,大幅度降低了蔬菜工厂化穴盘苗的销售价格,使多年来由于幼苗价格原因难以在我国大面积推广的蔬菜工厂化穴盘苗得以大面积推广应用,从整体上提高了我国设施蔬菜的幼苗质量,促进了设施蔬菜的产业化,是一项节本增效的重大集成技术突破。
此外,课题组还提出了四季海棠、羽状鸡冠花、皱叶羽衣甘蓝、孔雀草、矮牵牛、一串红、美女樱、长春花、百日草、金盏菊、万寿菊等15种花卉的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建立了穴盘苗长途运输技术体系;提出了夏天秧苗预冷,夜间运输,采用穴盘苗专用包装箱和箱式运输车或苗箱上盖篷布以保持较好的隔热保温、保湿能力的穴盘苗运输保质技术方法。这些技术经示范,取得显著效益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14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