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求高人分析分析当前生猪价格!

10月26日全国生猪平均价格17.42元/公斤(注:外三元、内三元、土杂猪均价得出的平均价格),比10月23日(17.39元/公斤)生猪均价下跌0.03元/公斤。中秋节以来,全国猪肉价格整体呈下降走势,国庆节过后,猪肉价格降速有所加快。与9月12日相比,10月21日,猪后臀尖肉、猪五花肉价格分别下降2.7%、2.5%。分地区来看,逾八成省区市猪肉价格下降。

求高人分析分析当前生猪价格!

24日天河生猪批发市场的生猪批发价,头猪卖得最好的也才10元一斤,一般的卖个9.7元、9.8元,而尾猪的批发价每斤为7.5元。“尾猪批发价已低于收购价。”天河生猪批发市场负责人贺梓清告诉记者,眼下生猪收购价在湖南为8.2元一斤,广东四会为8.5元一斤,“即使不算运输成本和运输过程死亡的生猪,每斤也要亏上0.6元到1元。”

贺梓清粗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从四会运一车猪(100头)到广州,运输费加人工(赶猪上车)费大概要2000元,以每头猪200斤计算,每斤至 少要增加0.1元的费用,也就是说,这些生猪每斤至少要卖到8.6元一斤才保本;同样一车猪,如果是从湖南娄底运到广州,其成本大概要0.7元一斤,换言 之,这些猪每斤至少要卖到8.9元才保本。

今日华夏养猪网生猪报价分三页,第一页为外三元生猪价格,第二页为内三元生猪价格,第三页为土杂猪价格,请注意查看分页。

2011年10月26日外三元生猪平均价格17.89元/公斤,最高地区外三元猪价: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19.8元/公斤,最低地区外三元猪价: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16元/公斤,以下是今日外三元生猪报价,单位:元/公斤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生猪价格 16.00 外三元

湖南省郴州市抚远县生猪价格 18.00 外三元

四川省眉山市眉山县生猪价格 18.20 外三元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生猪价格 17.00 外三元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生猪价格 19.40 外三元

山东省枣庄台儿庄区生猪价格 18.00 外三元

黑龙江梅里斯达族区生猪价格 18.00 外三元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县生猪价格 17.80 外三元

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生猪价格 18.50 外三元

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生猪价格 18.40 外三元

四川省眉山市眉山县生猪价格 19.00 外三元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生猪价格 17.00 外三元

辽宁省阜新阜新自治生猪价格 17.50 外三元

河北省石家庄灵寿县生猪价格 17.80 外三元

广西南宁市武鸣县生猪价格 17.00 外三元

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生猪价格 17.60 外三元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生猪价格 17.60 外三元

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生猪价格 18.40 外三元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生猪价格 17.80 外三元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生猪价格 17.20 外三元

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生猪价格 18.60 外三元

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生猪价格 17.40 外三元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生猪价格 17.80 外三元

广西玉林市兴业县生猪价格 17.90 外三元

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生猪价格 19.80 外三元

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生猪价格 18.20 外三元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生猪价格 17.80 外三元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市生猪价格 17.60 外三元

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生猪价格 17.60 外三元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生猪价格 18.00 外三元

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生猪价格 17.20 外三元

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生猪价格 17.00 外三元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生猪价格 18.60 外三元

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生猪价格 17.20 外三元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生猪价格 18.20 外三元

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生猪价格 17.60 外三元

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生猪价格 18.90 外三元

山西省大同市大同县生猪价格 17.60 外三元

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生猪价格 18.60 外三元

山西省大同市大同县生猪价格 18.00 外三元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生猪价格 17.20 外三元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生猪价格 18.40 外三元

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生猪价格 19.40 外三元

黑龙江牡丹江宁安市生猪价格 17.00 外三元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生猪价格 17.80 外三元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生猪价格 16.80 外三元

天津市天津市静海县生猪价格 18.00 外三元

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生猪价格 17.40 外三元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生猪价格 18.60 外三元

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生猪价格 17.80 外三元

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生猪价格 19.20 外三元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生猪价格 16.80 外三元

10月26日消息:近来国内猪肉价格经过疯涨之后,出现了回调。有分析认为,国庆节日效应消退之后,肉价出现下降,但并不会出现长期下跌趋势,明年猪肉价格有望保持平稳。

从批发市场得来的消息,内白条猪(瘦)的价格为12元/斤、白条猪(肥)价格为10.5元/斤。与国庆节期间相比,降幅分别为白条猪(瘦)降8.3%、白条猪(肥)降4.7%。而零售市场上,猪肉价格也开始下降,每斤不到13元。下降幅度明显。

对于降价的原因,专业人士指出,“十一”节日效应消退后,肉价短期出现下降趋势,属于正常波动。与七八月相比,生猪存栏量有所回升,也对猪肉价格起到一定的拉低作用,但猪肉后期的走势或将难以维持降价趋势。

据业内人士分析,从上半年开始,生猪出栏量有所保证,同时国家抛售了大量储备肉,抑制了猪肉价格进一步上涨的动力。考虑到生猪从出生到出栏的周期性,市场总量还是供不应求,同时养猪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猪肉价格保持高位也是正常的。

业内人士预测,伴随着上半年补栏生猪的出栏,生猪供应量将逐渐上升,春节前,猪肉价格将保持稳定。目前猪肉价格基本见底,加之玉米价格不断创历史新高,养殖盈利不断缩水,而成本压力及养殖风险逐步显现,明显抑制补栏热情。从目前来看,猪肉供应量会在明年二季度有明显增加,届时肉价可能有所回落。但受母猪、仔猪价格居高不下影响,明年全年肉价不会有大起大落的可能。

在全国哪里猪最多!!

1、要是想科学的养猪,首先要建造合适的猪舍,保持通风,不能太拥挤,定期打扫干净。

2、科学的喂食、喂水,通常一天需要喂两餐,喂食的饲料要均衡,猪舍安个水龙头,保证有充足的水喝。

3、适当的放养,使猪能够得到锻炼运动,还需要定期接种疫苗,尤其是夏季的时候,从而提高猪的抗病能力。

4、科学养猪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比如用草粉来代替糠饲料,对于架子猪来说特别是刚长到三四十斤的时候生长速度较快,可以把晒干了农作物的一些秸秆或者干草类的秸秆粉碎成细小的麸皮状,再添加二三十斤花生饼或者芝麻饼,用残羹剩饭调和一下放入锅中熬煮,然后放凉了再喂猪,这样猪既喜欢吃又能够生长的快,还有利于猪消化系统的保护,还就是草粉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蛋白质和微量元素有利于猪的生长。

5、合理的科学养猪可以利用菌料,可以利用培养食用菌留下的大量的培养料来喂猪,这样要比使用精料节约成本,同时也能够很好的促进猪的生长,先采集菌糠,把培养料上面的菌变物质和泥土等杂物剔除以后进行消毒,然后把菌丝味比较浓的糠块取出晒干粉碎,和米糠或者麸皮以适当的比例进行混合发酵,在投喂的时候要适量,不能过多,因为发酵后的菌糠很容易把猪喂醉。

6、科学养猪在喂养饲料的时候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兔粪,因为兔粪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和有益的药物成分,利用这里面的成分可以降低很多饲料的成本价格,同时也能够提高猪的生长速度,还有防病驱虫的作用。兔粪固然是好但是还是有缺点的,所以在喂养的过程中一定要适量,不能添加过多,过多的话会引起猪中毒或者使猪肉变味,这样的话就得不尝失了。

五大地方良种猪 一)淮猪 淮猪是原产淮北平原的古老地方品种。早在公元前春秋战国时期,淮北平原农业已相当发达,人们为食肉和农田施肥需要普遍养猪,逐渐培育形成体型外貌和生产性能趋于一致的淮猪品种。公元3-6 世纪魏晋南北朝时期和12世纪南宋时期,淮北平原经济遭受战争破坏,两次大规模移民南下,淮猪逐被引入宁、镇、扬丘陵山区,经长期培育形成为山猪。后随沿海地区的开发,淮猪东移,又逐渐形成适应沿海盐渍地带的灶猪。 本省淮猪品种分淮北猪、山猪、灶猪3个类型。其主要特征:被毛黑色而较密,额部皱纹浅而少,嘴筒较长而直,体型较紧凑,四肢结实。性成熟早,母猪产仔数较多,3-9胎平均产仔13头左右。 育肥猪平均日增重475克左右,饲料报酬4.57:1,胴体背腰部较薄,皮较厚,瘦肉率较高达45%。 淮猪主要分布本省淮北平原和宁、镇、扬丘陵山区及沿海地区。70年代后期,淮北地区因广泛推广新淮猪,当地大部分淮猪被新淮猪及其杂种猪取代。至1987年,淮猪中心产区主要集中赣榆、仪征、高邮、溧阳、高淳、东台、大丰等县,其母猪数量居全省地方品种母猪的第二位。 (二)太湖猪 太湖猪是产于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沿江沿海地带多类型地方品种。明末清初,长江下游沿江沿海地区已发展为重要粮食产区,养猪增多。清顺治年间(公元1644-1661年),当地出现了一种体大、骨粗、皮厚、面部皱褶多的大花脸猪。太平天国时期(1851-1864年) 又出现一种由小型淮猪演变的米猪。其后,米猪与大花脸猪经过杂交,渐形成介于 两者之间的小花脸猪(又称三花脸猪)。小花脸猪再与大花脸猪回交,渐又形成二花脸猪。随着杂种猪大量出现,杂种之间的杂交和杂种与亲本之间的回交相应增多,又出现具有不同差异的更多类型猪。这些由当地大花脸猪和淮猪经多种形式杂交和群众长期选育的诸多类型地方猪,清末以前已相继形成。本世纪民国时期至新中国建立后50年代,生长较快、产仔又多的二花脸猪逐渐取代了大花脸猪和小花脸猪,发展成为数量最多、影响较大的类型猪。1974年, 鉴于该地区诸多类型地方猪的品种特性、形成历史和生态环境条件相近,被统一命名为太湖猪品种。 本省尚存的太湖猪,分二花脸猪、梅山猪、枫泾猪、横泾猪、米猪、沙河头猪等6个类型。其主要特征:被毛全黑色或青灰色,有的四蹄或尾尖部带白色。头大额宽,耳特大而下垂,皮厚,额部和后躯有明显皱褶。以母猪产仔多蓍称于世,1-7胎平均产仔数1-7胎达 12-15头以上,8胎后产仔数有所下降,其中二花脸猪产仔数最多,最高个体记录产仔42头、成活40头。育肥猪平均日增重443克左右,饲料报酬4.63:1,屠宰率70.29%,肉质好,肉色鲜红,纤维细嫩,胴体瘦肉率约42%。太湖猪各类型猪分布较相对集中, 二花脸猪分布在江阴、无锡、武进、常熟、宜兴等县(市),梅山猪在太仓、昆山县,枫泾猪在吴江县,横泾猪在吴县,米猪在金坛、扬中县,沙河头猪在启东、海门县。80年代,太湖猪有少量北移到苏北、地区饲养,湖北、 黑龙江等省也有引入,还先后数批(梅山猪)出口日本、美国、法国等9个国家。1987年,全省太湖猪母猪约60万头,居地方品种母猪数的第一位。 (三)姜曲海猪 姜曲海猪是产于本省长江北岸泰县、海安地带的一个较年轻的地方品种。该地带砂质土壤,缺乏团粒结构,需施大量有机肥料而养猪多。群众惯于利用酿酒、榨油、制粉等副产品喂猪,靠施猪粪肥田增产粮食,形成了粮、油、酒、猪的生态循环。这种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下,群众用当地称谓“本种”猪和“沙种”猪,进行长期轮回杂交,逐渐培育形成一种早熟、易肥的猪种新类群。据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海曲拾遗》记载,当地产有“非若淮北苦脸猪”,说明本世纪初已形成姜曲海猪品种。 姜曲海猪主要特征:被毛黑色,皮较薄,头短,耳中等大小,体躯短,腿矮,腹大下垂。性成熟早,母猪3-10胎平均产仔数13头左右。育肥猪平均日增重456克左右, 屠宰率70.37%, 肉质鲜美,胴体瘦肉率42.27%。 姜曲海猪分布泰县、海安县,因境内姜堰、曲塘、海安三镇为该猪种主要集散地而得名。在如皋、江都县和里下河地区兴化、高邮县也有少量分布。 (四)东串猪 东串猪是产于本省长江北岸泰兴、如皋、南通县之间三角地区的年轻地方品种。该地区北有姜曲海猪,南有大花脸猪、二花脸猪,东北又有灶猪,猪种交流频繁,与当地猪品种串杂。经过复杂的杂交和群众长期选育,逐渐培育形成了一种体大、骨粗、膘厚肉紧的新猪种。该品种猪的形成略在姜曲海猪之后,也已有80年以上的历史。 东串猪主要特征:被毛黑色,体型较大,骨骼粗壮,四肢高立,躯体较长,皮厚,大腿外侧皮肤有较深皱褶,俗称“穿套裤”。按头面形态分“马脸形”和“狮头形”两个类型。性成熟早,母猪产仔数较多,第3胎平均产仔14头左右。育肥猪平均日增重446克左右, 屠宰率68.2%,肉质好,适宜加工腌腊肉制品,以制作火腿味美著名, 胴体瘦肉率42.81%。 (五)新淮猪 新淮猪是新中国建立后在本省淮阴地区较早培育成的一个新的地方品种。从1955年开始,以淮阴种猪场为基地,选用约克夏猪和淮猪为亲本进行杂交,采用多种育种措施,经过20余年精心选育,至1977 年正式由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主持鉴定,并宣布培育形成为肉脂兼用型新猪种。 新淮猪主要特征:被毛黑色,嘴筒平直或微凹,耳中等大小并向前倾垂,背腰平直,腹稍大但不下垂,臀略斜,四肢强壮有力。繁殖率较高,经产母猪平均每胎产仔数13头左右。育肥性能好,育肥猪平均日增重490克左右,屠宰率72%。 新淮猪育成后,迅速推广到淮河中下游地区。其分布主要集中在本省淮阴市,其次徐州、盐城、扬州市也有一部分。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先后引入新淮猪累计约9万头。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14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