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在养猪厂中,母猪和公猪的比例要怎么把握?

种公猪漫长的一生,分为三个时期:第1-2年,是小猪生长发育阶段。不可自由交配,最好也不采精,在保证机体健康的情况下,每周适配1-2次;2 -5 岁为青壮年阶段,这时期猪体已基本发育健全,生殖机能较为旺盛,在营养较好的情况下,每天可交配1 一2 次;5 岁以后的公猪为老年阶段,这时期猪体由于体质渐衰,可每隔1 - 2 天用1 次。

在养猪厂中,母猪和公猪的比例要怎么把握?

种公猪的利用年限一般可达4 -6 年,如果养得好,而配种合理,使用年限可延长到8 年甚至更长。但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一些猪场种公猪都是两年到三年的使用年限。

交配行为第一次很重要,许多与公猪相关的繁殖困难直接归咎于它们第一次交配时缺乏照顾和关注。教会公猪尽可能快的求爱和爬跨目的是为了进行交配。因此第一次交配对于公猪后期的交配行为的形成是很关键的。首先,增强公猪的信心是很重要的。其次是不良习惯,交配的监督管理是必须的,以便克服或者阻止公猪不良习性的形成。第三是交配时间,交配行为在早晨饲喂前进行是最好的。 交配过程中很少需要交配协助,但是交配协助是很重要的,它可以指导交配以保证交配成功。

一般15~20头母猪可以配一头公猪,但也要控制和管理好,因为让其自然交配的话,容易造成公母猪乱交滥配,母猪缺乏配种记录,无法推算预产期,公猪滥配,使用过度,影响健康等多种情况都会发生,这种配种方式在养猪生产上已很少采用。

人工授精大大提高良种公猪的利用率,加速猪种改良;可以少养公猪,节省养公猪的费用,降低生产成本;解决公、母猪体格大小悬殊、配种困难的矛盾;可以远距离给母猪输精,减少母猪的体力消耗;防治公母猪疫病的相互传播。

采用人工授精的情况下,合理的公猪、母猪比例为1:300~350。但考虑到公猪的使用年限和健康及意外,实际生产中要考虑配备一部分后备公猪。

猪猪比是生猪价格与玉米价格的比值,玉米是生猪的主要饲料。根据我国相关规定,生猪价格与玉米价格之比为6.0比1,生猪养殖基本处于盈亏平衡点。猪猪比越高,养殖利润越好,反之亦然。但两者的比例过大或过小都是不正常的。

是猪价的基本要素和定价的重要依据,包括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各种饲料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人工工资管理费、药物防疫费、能源消耗费等。在生猪生产过程中,饲料成本占养猪成本的60%以上,猪饲料很大一部分来自粮食。因此,粮食的产量和价格直接影响生猪生产的数量和价格。生猪生产实践表明,生猪价格与粮食价格之间存在着必然的、相互适应的规律,即“猪粮比价规律”。如果符合这个规律,就可以实现产销的松散平衡,否则必然会出现产量超过销量或者产量不足的被动局面。猪猪比越高,养殖利润越高。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15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