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淡水湖在地上的具体位置
1.鄱阳湖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的南岸,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在洪水位21.69米,湖长170.0公里,平均宽度17.3公里,面积为3960平方公里,最大水深29.19米,平均水深5.1米,蓄水量276亿立方米。鄱阳湖湖水主要依赖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补给,主要入湖河流有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等,湖的西北是避暑胜地庐山。
鄱阳湖南北长173公里,东西最宽处74公里,平均宽16.9公里,湖岸线长1200公里,湖口水位21.71米时湖面面积328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8.4米,最深处25.1米左右,蓄水量约276亿立方米,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鄱阳湖是一个季节性变化巨大的吞吐型湖泊,洪水期与枯水期面积、蓄水量差异悬殊。年内水位变幅在9.79~15.36米,绝对水位变幅达16.69米。每年春夏之交,湖水猛涨,水面迅速扩大,烟波浩渺;但到了冬季,湖水剧降,洲滩裸露,湖面仅剩几条蜿蜒的水道。形成“洪水一片、枯水一线”的景观。
多年平均水位12.86米;最高水位22.59米出现在(1998年7月31日),面积达4070平方公里,蓄水量300亿立方米;最低水位5.90米出现在(1963年2月6日),面积仅146平方公里,蓄水量4.5亿立方米。
2.洞庭湖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的长江中游以南,为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它的面积在枯水期约有3100平方公里,洪水期为3900多平方公里,湖区总面积达18000平方公里。容积达一二百亿立方米。主要入湖河流有湘江、资水、沅水、澧水,在岳阳楼上可以俯瞰洞庭湖的景色。
由东、西、南洞庭湖和大通湖四个较大的湖泊组成。在湖北省南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北有松滋、太平、藕池、调弦4口(1958年堵塞调弦口)引江水来汇,南和西面有湘江、资水、沅江、澧水注入。湖水经城陵矶排入长江。通常年分4口与4水入湖洪峰彼此错开。因而有「容纳四水」、「吞吐长江」的调节作用,减轻了长江中游的洪水压力。若出现「江湖并涨」,就易泛滥成灾。
由于4水和4口携带大量泥沙,每年约有1.28亿吨泥沙淤积湖底。1825年时湖水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1890年为5,400平方公里,1932年为4,700平方公里,1962年已减为3,141平方公里。现在以湖面高程34.5米计,湖水面积为2,820平方公里。昔日号称「八百里洞庭」,今已分割为许多大小湖泊。
水位变幅达13.6米,有「霜落洞庭乾」之称。1952年兴建荆江分洪工程和蓄洪垦殖区,使部分洪水泄入分洪区,并整修了湖区堤垸水道,减轻了洪水对洞庭湖区的威胁。洞庭湖湖滨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盛产稻米、棉花。湖内水产丰富,航运便利。
洞庭湖现是长江流域最重要的集水、蓄洪湖盆。洞庭湖因泥沙淤积严重,现已分割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三个部分。
洞庭湖为典型的吞吐调蓄性湖泊,同时还具有灌溉、航运、渔业生产、供水、纳水、调节气候和美化环境等多种功能。湖区土质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淡水鱼、棉、麻生产基地。
3.太湖
太湖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湖区属江苏省。是中国东部近海地区最大的湖泊,是中国的第三大淡水湖。湖区总面积约为310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约为2420平方公里。
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在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湖区属于江苏省。古称震泽、具区、笠泽、五湖。过去认为是由长江、钱塘江下游泥沙封淤古海湾而成,有一种说法是近一万年前陨石撞击形成的湖荡区,产生了太湖、阳澄湖、淀山湖、金鸡湖、独墅湖、汾湖等众多湖荡,天体猛烈撞击而产生了一次较强大的地震等破坏,故古人称太湖为震泽。正常水位3米时湖面积2,25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94米,蓄水27.2亿立方米。
主要水源有二︰一为来自浙江省天目山的苕溪,在湖州市以下分为70多条漊港注入;另一来自江苏宜溧山地北麓的荆溪,分由太浦、百渎等60多条港渎入湖。太湖水由北东两面70多条河港下泄长江,以娄江(下游称浏河)、吴淞江(下游称苏州河)、黄浦江为主(“三江”)。黄浦江为最大洩水河道,约占总出水量的80%。其馀诸河港流量较小,每因海潮顶托或江水上涨而倒流。
整个太湖水系共有大小湖泊180多个,连同进出湖泊的大小河道组成一个密如蛛网的水系。对航运、灌溉和调节河湖水位都十分有利。太湖平原旧河网大都河道浅窄多曲、排灌系统紊乱,洪渍仍是潜在威胁。现已进行统一规划,禁止盲目围垦,并整修河道,增加排洪能力,提高引灌效益。
4.洪泽湖
洪泽湖位于江苏省洪泽县西部淮河中游的冲积平原上,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是一个浅水型湖泊,水深一般在4米以内,最大水深5.5米。湖区总面积为2069平方公里。湖水的来源,除大气降水外,主要靠河流来水。流入洪泽湖的河流有淮河、濉河、汴河和安河等。
由于洪泽湖发育在冲积平原的洼地上,故湖底浅平,岸坡低缓,湖底高出东部苏北平原4-8米,成为一个"悬湖"。在治淮以前,洪泽湖汪洋一片,既无固定湖岸,又无一定形状。参照对淮河的治理,对洪泽湖也进行了整治。现在湖区的东部大堤宽50米,全长67公里,几乎全用玄武岩的条石砌成。这条长堤不仅保护着下游地区的万顷良田和千百座村镇,而且拦蓄的丰富水源为航运、发电、灌溉提供了便利。
洪泽湖是一个浅水型湖泊,水深一般在4米以内,最大水深5.5米。湖水的来源,除大气降水外,主要靠河流来水。流注洪泽湖的河流集中在湖的西部,有淮河、濉河、汴河和安河等。出湖河道中三河和苏北灌溉总渠是洪泽湖分泄入长江和入海的主要河道。
洪泽湖水生资源丰富,湖内有鱼类近百种,以鲤、鲫、鳙、青、草、鲢等为主;洪泽湖的螃蟹也是远近驰名的。此外,洪泽湖的水生植物非常著名。芦苇几乎遍布全湖,繁茂处连船只也难以航行。莲藕、芡实、菱角在历史上即素享盛名,曾有"鸡头、菱角半年粮"的说法。
5. 微山湖
微山湖位于山东省的微山湖亦名南四湖,位于中国山东、江苏交界处的微山县,由微山湖、昭阳湖、南阳湖、独山湖四个彼此相连的湖泊组成。微山湖南北全长230公里,宽6.8公里至27.6公里,周长451公里、总面积为1266平方公里,可控蓄水量为17.3亿立方米,最大库容量47.31亿立方米。
平均水深1.7米,汛期最深为3米。流域面积31700平方公里,京杭大运河纵贯全湖南北,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五大淡水湖。狭义微山湖是指1960年在微山湖湖腰建成了拦湖大坝的下级湖,同昭阳湖、独山湖和南阳湖构成广义微山湖。
扩展资料
淡水湖(Freshwater Lake)是指以淡水形式积存在地表上的湖泊,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封闭式的淡水湖大多位于高山或内陆区域,没有明显的河川流入和流出;开放式的淡水湖面积可能相当大,湖中有岛屿,并有多条河川流入流出。淡水湖一般是外流湖;因为水源可以更新补充,淡水湖的水盐分很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淡水湖
大运河淮安至扬州间的淮扬运河又称什么
淮河自西向东流经河南、安徽、山东三省,在江苏北部注入洪泽湖,然后水分四路,一路通过高邮湖、邵伯湖,南下进入长江;另外三路向东通过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新沂河进入黄海。
淮河在古代称“淮水”与长江、黄河和济水并称“四渎”,是四条单独人海的河流之一。而现在的淮河自西向东流经河南,安徽山东三省,在江苏北部注入洪泽湖,然后水分四路,一路通过高邮湖,邵伯湖南下进入长江,另外三路向东通过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新沂河进入黄海。其中水量最大的入江水道占总水量的60%~70%,某种意义来说,淮河似乎成了长江的支流,这里面的原因值得我们探寻。
淮河起源较早,在商朝甲骨文和周的钟鼎文里就有对“淮”的记载。《尚书·禹贡》记“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也就是说淮河发源于桐柏,向东流去,有泗水和沂水汇入,最后东流入海。可见淮河起初的确是中国东流入海的一条大河。
大运河淮安至扬州间的淮扬运河又称邗沟、里运河、渠水、韩江、中渎水、山阳渎等,这是京杭大运河开凿最早的一段河道。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了攻齐方便,便打算修建一条可以兼顾运输的水道,利用长江与淮河间密布的河流,又人工开凿了几个湖泊,把这些水域连接起来,就成了最原始的里运河。
游客游览淮扬运河,可以在淮安游览一下当地的“里运河文化长廊”。这条长廊位于清河区与青浦区交界的轮埠路上,沿着河边走走吹吹风就是一个很不错的体验。
除了在河边散步,游客也可以选择乘坐淮扬运河的游船,如果在夜间游览,感觉会很棒。
淮扬段运河的现代功能
新中国成立后,淮扬段运河进行了改造。淮安城区中的运河河道——里运河结束了货运的职能,作为城区的景观河道而存在。运河货运职能由新建的大运河河道所替代。
淮扬运河段执行货运职能的河道为二级航道,是中国大运河全线标准最高的航道之一,货运年通过量位居中国大运河各河段首位,是中国大运河最繁忙的河道。
淮安市积极打造里运河文化长廊项目,利用淮扬运河淮安段串联起沿线的遗产点,集高端论坛、文化旅游、生态养生、商务休闲以及特色主题乐园多功能于一体。
扬州市开辟了大运河水路游览线,拟打造“历代商业风情体验”、“瘦西湖风光游”以及“江河交汇水上观光游”等旅游项目。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淮扬运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16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