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三七有几种
三七有田七、金不换、藤三七、兰花三七、菊三七、景天三七、姜状三七共七个品种。
1、姜状三七。
姜状三七是中国的特有植物,也是中国最早的药食同源植物之一。
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茎肉质,姜块状,5月展叶,6月开花,10月果熟。
2、羽叶三七。
羽叶三七别称纽子三七、复羽裂参、羽叶竹节参、黄连三七等,为多年生直立草本,高达70厘米。
根茎细长横卧,茎圆柱状,表面有较深的纵条纹,疏生刺毛,下部近于光滑。
掌状复叶3~5枚。
轮生茎端,叶柄扁压状,长5~13厘米,上面呈纵浅槽,两侧及背面疏生刺毛。
3、人参三七。
人参三七别称大金不换、紫背金牛、金牛远志、坡白草、金牛草、大金牛草、开化三七等,为远志科植物金不换的带根全草或根,一年生直立草本,高10~40厘米,花期秋季。
生于山野灌丛中,分布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4、野三七。
野三七别称香刺、土三七、竹节七、白三七等,多年生草本,高45~55厘米,根茎匍匐,有结节,并具凹陷的茎痕,根块状纺锤形,叶互生,掌状复叶,伞形花序单生于茎顶,核果状浆果,种子近球形,花期5~6月,果期7-8月,生于海拔1100~1700米的山谷潮湿林内,分布于云南东南部。
5、藏三七。
藏三七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约40厘米,茎有纵纹,根茎横生,有几条肉质根,叶为掌状复叶,数枚轮生于茎顶,伞形花序单生基顶,核果状浆果,生于海拔2300~3300米的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下,主要分布于西藏。
三七有藤三七、兰花三七、菊三七、景天三七、姜状三七。
1、藤三七
藤三七是落葵薯(学名:Anredera cordifolia)别称,落葵薯是落葵科落葵薯属多年生缠绕藤本,又名洋落葵、藤七等。落葵科在我国仅有两个属三个种,落葵薯是一个归化植物,20 世纪70 年代被引入我国境内。
2、兰花三七
兰花三七其形似兰花根像三七,且味也像三七并可入药故名兰花三七。兰花三七是近几年培育的优秀新地被,耐寒耐荫耐涝是其特点,且四季常青佳,夏季开出一串串翠蓝的花,景观效果甚佳。
3、菊三七
菊三七为菊科土三七属植物土三七Gynura segetum (Lour.)Merr.,以根或全草入药。根呈拳形肥厚的圆块状,长3~6厘米,直径约3厘米,表面灰棕色或棕**,全体多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弧状沟纹,在突起物顶端常有茎基或芽痕,下部有须根或已折断。
4、景天三七
景天三七,又名:费菜(救荒本草)土三七(通称),旱三七,四季还阳(湖北),六月淋、收丹皮、石菜兰、九莲花(秦岭植物志),长生景天(经济植物手册),乳毛土三七、多花景天三七,还阳草、金不换、豆包还阳、豆瓣还阳、田三七、六月还阳、松三七 。
5、姜状三七
姜状三七是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20-60厘米;地下茎长,匍匐生长,地上茎单一;叶为掌状复叶;叶柄长8-15厘米;小叶片长椭圆状倒卵形,中央的长10-17厘米,宽4-5厘米;伞形花序单个顶生,有花80-100朵。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17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