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拉拓展“一带一路”合作新领域
近年来,中国与拉美地区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克服疫情造成的不利影响,携手推动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为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中国稳定保持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中拉贸易额在此前连续3年超过3000亿美元的基础上,2021年突破4500亿美元。
在贸易和投资持续展现强劲活力的同时,中拉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基础设施、清洁能源和农业贸易合作成果丰硕,跨越太平洋的友好合作之路越走越宽广。
基建项目稳步推进
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地铁一号线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早在上世纪50年代,波哥大当地民众就盼望能有一条地铁线路,如今,这一期盼正成为现实。
在巴西城市萨尔瓦多,由中企修建的跨海云轨项目顺利动工,建成后将极大缓解交通拥堵,助力 旅游 业发展。萨尔瓦多所在的巴伊亚州州长鲁伊·科斯塔表示,萨尔瓦多最初有意建设地面轻轨,但中国的技术和设计方案最终脱颖而出:云轨在空中运行,地面可以修自行车道,海边设休闲步道,“这个方案更符合萨尔瓦多打造‘沿海高端 旅游 走廊’的发展规划”。
被称为墨西哥“工业之都”的蒙特雷是吸引外资的重要地区。去年2月,蒙特雷轻轨3号线通车。这条新轻轨线长约7.5公里,日载客量超过11.6万人次,同时衔接另两条轻轨线路及公共 汽车 交通枢纽。在轻轨3号线剪彩仪式上,时任新莱昂州州长罗德里格斯表示,该州的发展催生城市交通建设新需求,中国设计制造的轻轨列车为民众提供了更快捷舒适的出行服务,助力当地智慧交通建设提质升级。
今年初,尼加拉瓜、阿根廷分别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促进了电力、交通运输、电信和能源等领域的投资与合作。5月25日,中国铁建与圭亚那公共工程部签署了新德梅拉拉河大桥项目施工合同。圭公共工程部部长埃奇希尔说,新德梅拉拉河是圭亚那最重要的河流,原有的大桥超期服役严重,拥堵问题突出,“我们对新大桥充满期待”。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中墨研究中心主任恩里克·杜塞尔表示,拉美地区对基础设施需求大,中国的技术、经验和资金有助于拉美国家补齐短板,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项目不断增加,实现了务实合作、互利共赢。
绿色低碳助力发展
拉丁美洲幅员辽阔,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资源丰富。为统筹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拉美多国推出了一系列促进清洁能源发展的举措,中拉双方在低碳转型领域合作前景广阔。
在阿根廷圣克鲁斯河畔,中阿两国正携手建造“世界最南端”的水电站——“基塞”水电站。该水电站建成后,年均发电量可达49.5亿千瓦时,满足150万户家庭日常用电,每年为阿根廷节省近11亿美元油气进口开支,还可以向邻国出口电力。由于项目工地100多公里外就是世界上仅有的3个总面积仍在增长的冰川之一莫雷诺冰川,项目从设计到实施,处处考虑保护冰川和周边生态环境:大坝蓄水高度比原计划降低2.4米,水电站还设计了鱼道、生态放水底孔等。
位于巴西东北部地区的拉戈阿—杜巴鲁市,风力资源丰富。去年底,总装机容量达8.28万千瓦的LDB风电扩建项目正式投产,首次将中国成熟的风机设备引入巴西,助力中巴两国在绿色低碳经济建设领域共同发展。
“拉戈阿—杜巴鲁市经济发展水平有限,以前当地许多年轻人不得不离开家乡到东北部其他大城市找工作。”望着不停转动的风电机组,员工阿布雷乌感慨地说,项目给他带来的不仅是稳定的收入,更找到了对家乡的归属感,“我们这里的居民十分欢迎这个项目,年轻人争相参加技术培训,希望能争取到工作机会”。
在智利蓬塔谢拉,来自中国的32台白色风力发电机叶片随风转动,产生的电力可满足13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每年减少15.7万吨碳排放;在巴西美丽山,中国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助力建设“电力高速公路”。巴西圣保罗市自然环境局局长卡斯特罗表示,中国投资的绿色能源项目,极大增强当地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打造出更美好的环境。
农业合作创造机遇
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兰帕公社的奇贾武马庄园,一箱箱新鲜红润的车厘子装箱空运到中国……据智利水果出口商协会统计,在2020年至2021年产季,智利共出口35.2万吨车厘子,同比增长54%,其中91%出口到中国市场。中国是智利最大的农业贸易伙伴,占智利农产品出口总量的27.3%。智利农业部部长玛丽亚·温杜拉加表示,农业特别是水果种植业是拉动智利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智中双方将继续加强合作,增进农业从业者和农产品消费者的福祉。
近年来,秘鲁的咖啡、鱿鱼、牛油果、蓝莓和藜麦等备受中国消费者青睐。去年,中国成为秘鲁最大的牛油果和蓝莓出口市场。“秘鲁希望能为中国消费者提供充足蓝莓、葡萄、芒果等水果的反季供应。”秘中投资发展协会董事长罗兰德表示,中国经济持续向好,带动了拉美国家农产品出口,帮助秘鲁有效应对疫情导致的经济下滑。
中国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正给拉美农业发展创造新机遇。智利、阿根廷等国水果出口商协会与多个中国电商平台达成战略合作协议,阿根廷驻沪总领事担任“百亿推荐官”,秘鲁出口商协会成功举办2022年中国—秘鲁农产品线上对接会……一系列电商平台的推广活动,在中国掀起了一波拉美农产品消费热潮,中拉农业合作稳步推进。
在中国,经过染色处理的厄瓜多尔玫瑰价格不菲,而由厄瓜多尔玫瑰制成的“永生花”,更成为中国高端消费市场主角之一。“厄瓜多尔玫瑰的大小、形态等都很特别,在世界其他地方很难找到。‘永生花’在中国受到的欢迎程度超出我们预想。”厄瓜多尔埃米阿娜公司总经理迭戈·乌克罗斯说,中国电商快速发展,让厄瓜多尔的产品离中国消费者更近了,中国市场对厄瓜多尔高端花卉的需求量呈几何式增长。
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农业联合会主席杰德奥·佩雷拉表示,中国有着全世界增长最为快速的中等收入群体,中国市场需要越来越多高质量的消费品,这对巴西和其他拉美国家的农产品出口来说无疑是重要的机遇。
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代理执行秘书马里奥·西莫利表示,拉中农业互补性很强,合作潜力很大、前景广阔。双方农业在市场需求、资源要素、产品结构、资本构成、技术集成等方面各有优势,进一步加强合作符合双方利益,能够造福更多民众。
过去几年,形似手弹的异域水果市场增长迅速,并迅速在国内走红,尤其是在2013年之后,牛油果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
如今,随着进口量和消费量的不断增长,牛油果俨然成为进口水果中的网红。
而进口牛油果搭上了冷藏集装箱,既保证了长途贮运新鲜和品质,又充分锁住原有风味口感和营养价值。
牛油果也叫鳄梨,原产于热带美洲,有墨西哥、秘鲁、智利,其中墨西哥是世界上非常大的牛油果生产国。
近些年,国内云南、海口、福建等地也开始牛油果的商业化种植。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中产阶级规模不断扩大,并在消费不断升级的催化下,市场对健康类水果的需求强烈,支撑了牛油果消费的快速增长。
中国海关统计的数据显示,在2010年,中国牛油果的进口量还只有1.9吨,2015年就猛增至1.6万吨,2017年又升至3.2万吨,2018年中国牛油果进口量为4.39万吨,同比增长37%,上涨十分迅速。
而《2019中国进口食品消费白皮书》显示,某平台的秘鲁牛油果在所有进口水果中销量增速非常快,同比增长超过340%。
可以看出,牛油果俨然已成为继榴莲、车厘子、奇异果又一热销水果。
业内人士称,牛油果之所以走红市场,除了消费者健康饮食意识提升,农产品进口逐步开放,牛油果进口关税优惠力度不断加大以及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下之外,还要得益于国内生鲜电商市场的蓬勃发展,冷链物流全程冷链保鲜的支撑。
想必大多数人都知牛油果被称为大自然的蛋黄酱和森林奶油,但是若要保持果肉绵柔细腻、清香可口、汁多鲜美的风味口感和牛油果的营养价值,还要在初加工、运输、贮藏等环节多下功夫。
据说,牛油果的进口之旅要经过清洗、消毒、分级包装、预冷,然后放入冷藏集装箱运抵国内催熟中心,经催熟后再分销至国内各个零售渠道。
其中,通过冷藏集装箱贮运是保障牛油果果品新鲜和品质及锁住风味口感的关键。
近些年,随着进口水果等生鲜产品进口量迅猛增加,冷藏集装箱在提高牛油果等进口水果运输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保证贮运新鲜和品质,以及提高水果在海、陆等运输中的通用性和互换性,促进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我国冷藏集装箱种类多样,有外置式冷藏集装箱、内藏式冷藏集装箱、保温集装箱、液氮和干冰冷藏集装箱等等,能够满足牛油果等进口水果冷藏贮运要求。
并且冷藏集装箱在冷箱运量大、装载操作灵活、坚固耐用、包容性能强、冷藏保鲜效果好、节能环保等方面升级显著以及相关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牛油果等进口水果贮运新鲜和品质提供强助力。
牛油果营养成分丰富、口感绵密细腻似奶油,是近年来备受市场欢迎的网红水果。
未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快速增长,并在消费不断升级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下,牛油果的进口量或将持续增长。
而具有运量大、冷藏保鲜效果好和更加节能环保优势的冷藏集装箱也将持续赋能添力,为不断增长的消费市场提供持续稳定的供应保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17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