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拜什吐格曼乡的经济发展

拜什吐格曼乡位于阿克苏市西南23公里处,是一个农、林、牧相结合,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乡,常年不冻的阿克苏河自北向南穿过境内。全乡总面积20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55万亩。辖4个管理区,26个行政村,9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067人。2008年度,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2.4948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5484.57元,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持续稳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局面。

拜什吐格曼乡的经济发展

为摆脱过去长期以棉花、小麦为主的单一种植模式,近几年来,拜什吐格曼乡党委、政府一班人精诚团结,紧紧围绕“突出地方特色,加快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高产高效多元化多熟制栽培模式”,突出小麦、棉花、红枣、香梨、核桃、甜菜、小茴香的套种,最大化的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使人均增收逐年上升500元左右。一是种植业成为农民的“粮袋”。该乡通过加大投入,抓好粮食田间水肥管理、引导农民大力开展节水灌溉,突出复播和套种,在树木遮阴处、低产田、边角地种植苜蓿或玉米等,实现降本增效的良性循环发展。并在做好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巩固棉花产业优势,通过精量播种、节水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农业技术的推广,增加棉花产量。今年来,通过新增膜下有压滴灌6200亩,在每个村建立一个100亩以上的杂交棉示范基地,使棉花单产提高5.5公斤,达到148公斤。二是林果业成为农民的“钱袋”。近两年来,拜什吐格曼乡积极开展林果业增效年各项活动,以红枣、香梨、核桃为主的10.3万亩区域特色林果业基本形成,其中:香梨定植2.5万亩,核桃定植2.5万亩,红枣定植5.3万亩。同时,通过重点推广红枣2×0.5高密植栽培模式,新增高密植(加密)红枣5000亩,完善机防队伍建设,为构建农牧民8000-10000元的高收入结构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畜牧业成为农民的“零花钱”。该乡在畜牧业优惠政策落实、畜禽品种改良、防疫、规范化养殖小区的建设上狠下功夫,积极引导养殖大户全面推广工厂化养殖、“果园养鸡”、“庭院养禽”和“果-草-畜”立体养殖模式,促进畜牧业品质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上一年度,仅畜牧业人均就增收117元。

通过全乡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拜什吐格曼乡先后被授予市级“人民满意政府”、“信用乡”,地区级平安乡镇、“五好”乡镇党委、先进基层党委,自治区级“科技进步先进乡”等荣誉称号。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的学院简介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在山东省日照市。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全国优质水利高等职业院校、全国水利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1958年6月,学校前身山东省兖州水利机械学校创建;1959年12月,更名为山东省曲阜水利机械学校;1965年8月,更名为山东省曲阜半工半读水利学校;1968年4月,更名为山东省曲阜水利学校;1974年9月,更名为山东省水利机电学校;1985年3月,更名为山东省水利学校;2002年4月,升格为山东水利职业学院。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有全日制高职学历教育在校生15834人,开设56个专业;有教职工983人,其中专任教师803人。截至2023年1月,学校总占地面积1595亩,校舍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04亿元,图书馆藏书129万册;设有10个教学单位。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1月,学校建成智慧水利、智能制造等212个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拥有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建筑工程技术实训基地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水工实训场为全国水利类重点专业实习实训基地,无人机应用技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电子商务综合运营实训基地、节水灌溉基地是教育部认定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水利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水工机械装备制造技术创新中心是教育部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学校拥有教育部认定骨干专业5个。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文理结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学院坚持 “立足山西、面向全国,立足水利、面向市场,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的办学思想,秉承“上善若水,敦学笃行”的校训,与时俱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学院发展步伐,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院校。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拥有50多年办学历史的全日制高等院校,2002年4月由山西省水利学校和山西水利职工大学合并成立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院由运城校区和太原校区两校区组成。学院运城校区位于晋秦豫三省交界之地、有着“华夏之根、诚信之邦、大运之城”美誉的魅力城市——运城市,占据安邑水库湖心岛上的魏豹城遗址,占地387.3亩,建筑面积12.42万平方米。学院四周绿水环绕,碧波荡漾,岸柳拂堤,鸟语花香,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办学场所。学院太原校区在具有龙城誉称的省会城市太原市胜利桥西,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在太原小店区汾东教育城占地200亩的新校区建设正在积极筹备之中 。

学院坚持“立足山西、面向全国,立足水利、面向市场,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的办学方针,面向山西、陕西、青海、甘肃、四川、山东、河南、贵州、黑龙江、新疆、宁夏、河北、湖南、江西等15个省(自治区)招生,招收高中后三年制大专、一年制中专及初中后三年制中专学生,常年在校生达5000多人。建校以来,共向社会输送各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近30000人。

学院现设水利工程系、建筑工程系、信息工程系、道路与桥梁工程系、测绘工程系、管理工程系、环境与工程系和基础部、思政部、中职部、成人教育部、太原校区教学部、太原校区基础部等七系六部,开设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城市水利、水土保持、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水利工程监理、机电排灌、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测量技术、市政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工程监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电子设备与运行管理等专业、水信息技术和电子测量与仪器等20个专业。

学院在节水化校园建设、城市与农业节水示范建设以及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生产性节水灌溉技术实训场和水利建筑施工技术实训场,被确定为山西省示范性实训基地,水利工程被确定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城市水利和水利工程建筑被确定为水利部示范建设专业,《水利工程制图》、《水利工程测量》和《农田水利学》被确定为省级精品课程。

学院拥有一支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能精湛,爱岗敬业,锐意进取,善于创新,基本适应人才培养要求的“双师素质、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专任教师199人,其中,副教授80人(含双肩挑教师5人),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76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86人,博士学位教师5人。

学院基础设施充足,教学手段先进,图书资料丰富,校内外教学实训基地功能齐全。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60610平方米,生均16.46平方米,院内实验实训场所面积38358平方米,生均10.42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808.1万元,生均4911元。学院建有标准塑胶田径场、游泳池、篮球场、网球场、风雨操场,体育设施种类全,标准高,分布广,可以满足体育教学和全院师生强身健体的需要。具有现代化设施的图书馆面积2797平方米,生均0.76平方米,馆藏图书文献30.65万册(套),生均83册。

在水利部和山西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省水利厅各级党政部门的领导、关怀和支持下,学院党政领导一班人,立足现实,着眼长远,转变观念,负重赶超,争创一流,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走“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之路,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育人之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工学结合’为途径”,与时俱进,着力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实力不断雄厚,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办学效益不断增强,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得到了各级党政的充分肯定,先后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山西省德育示范学校”,被山西省农林水气劳动竞赛委员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状”,被山西省教育厅授予“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先进单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被山西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被山西省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文明单位”,被共青团山西省委授予“山西省先进团委”,被山西省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委员会评为优秀院校,被水利部确定为部级示范院校建设单位。

为寻求更好更快发展,学院将继续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加大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专业设置,扩大办学规模,努力使在校生达到10000人。学院正在积极创建省部级示范院校,未来五年将把学院建成一所生态型、园林式、现代化、示范性的三晋名校,更好地为山西水利和运城区域经济服务,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输送更多更好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17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