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盆栽种植方法_茶花的栽培管理技术和盆栽的种植管理技术
茶花的栽培管理技术和盆栽的种植管理技术
茶花的栽培与管理技术
一、土壤:喜排水良好具保水、透气性佳的富有机质砂质壤土为宜。可以砂质壤土60%+腐叶土40%调配使用最为理想。
二、灌溉给水:喜湿润、排水良好。故应适时给水,尤其应防夏季缺水的西晒乾燥现象或建物辐射热伤害,以免妨害其生长。当花芽分花时,更不可断水、缺水,以免著花不易或引起落花。
三、施肥:可以有机质肥为主供应:骨粉、草木灰、油粕。或过磷酸石灰、氯化钾。其N-P-K 比为:5-3-2,开花后可施重肥,5~7月花芽分化期间忌施肥,尤其是氮肥,以免仅萌发叶芽。
四、摘蕾:茶花的花芽分化多为六月间,但摘蕾时须视花蕾如黄豆一般大小时约在9~11月间才可进行。摘蕾的原则为:每节花芽仅留一个花蕾为原则,且其花蕾须朝上,并不可伤及新芽。
五、花后处理:12~1月间:花后应尽早除去残花,并立即追肥,在支干基部起仅保留2~3节新芽,其馀顶端可去除。4~5月间:须减少供水,使新芽所生长之枝条不会过分伸长,以免后续之花芽分化的萌花蕾数减少。培育场所宜于半日照、通风良好之凉爽环境培育。忌炎热、密闭、阴湿或乾燥区域栽培。
六、病虫害防治
1、常见病害有:糕饼病、炭疽病、白星病、煤病、菌核病、根腐病…等。防治法:以大生水和剂、石灰硫黄合剂、免赖得水和剂、多保净M 水和剂、好速杀水和剂…等杀菌药剂防治。
2、常见虫害有:介壳虫、蚜虫、茶黄蓟马、茶毒蛾、潜叶蛾、象鼻虫、红蜘蛛、避债蛾、天牛、根腐线虫…等。防治法:以加保扶、陶斯松、速灭松、加福松、地特松、马拉松、欧杀松…等杀虫药剂防治。
盆栽的种植与管理
1·定植 在每年2—3月树液将要流动或开始流动时,将山茶花苗木移入排水保水性能良好的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土壤。属盆栽的,盆土按腐叶土、菌根土、细沙以4:3:2的比例配合,再添加少量的磷、钾肥或复合肥混合而成。混合后的土壤最好用2%甲醛或其它药物进行灭菌处理。栽植地点宜选在半阴地,切勿种在整天被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光照太强灼伤树叶和花朵。移栽时,尽量使其根系舒展,压实土、浇透水。
2·遮光 山茶花为半阳性植物,喜半阴地环境,适宜生长在气候温暖、空气湿润的地方。为防止灼伤,可采用架设遮荫棚或遮阳网的办法解决。如果是盆栽花,最好将其放置在荫棚的东边,使其上午能得到足够的光照,中午和下午又不会被烈日,照射到。
3·浇水 山茶花对水分要求较严,要尽量使土壤湿度保持在半墒状态。土壤过乾会导致生长不良、落叶,甚至死亡;太湿易引起根系腐烂。浇水量和浇水次数要根据季节不同而有差异。春季和秋季浇水量较多,每次浇水以土壤在浇完后捏能成团、放可松散为宜。冬季少浇,属盆景的只浇至盆土湿润4cm 深左右。夏季浇水量最大、浇水次数最多,每次浇水要将土壤全部浇湿浇透,但不能积水。对盆景浇水时,不可对准根部,以免冲击根部使根外露。
4·施肥 山茶花不可多施肥,特别是不要施人粪、麻饼等肥性太“燥”(即肥力强) 的肥料,一般施用肥性较柔和的肥料为宜,如经浸泡腐熟的猪粪水、豆饼水等。施肥量囚季节的更替而变化:春季,树体生长势复苏,在开花后开始浇肥水,随著生长加快,逐渐增加浇肥次数;5-6月,每月浇肥水4~5次;7月是生长最盛的季节,浇6~8次;8月以后逐渐减少,秋分(9月) 以后,停止施肥,直到第2年春天。施肥水与浇水要轮流进行。
5·防冻 山茶花怕严寒,易冻伤,因此在冬初要做好越冬准备,可采用树干刷白或捆稻草的办法进行。遇下雪天气,可用扫除树上的雪、在园子四周烧火土灰(可提高园内温度) 的办法解决。是盆景的,则将其移人温室内;遇上冬天的晴天,在中午将其搬出室外,受短时阳光照射和换气通风,以弥补光照不足、通气不良的缺点。
6·换盆 盆栽每年都要将盆土更换。每换一次盆,花盆须递大一号。换盆时,把山茶花植株连同盆土全部弄出来,用小木棒将近盆边的土挑松,使其根系舒展,须根太长的,可适当剪短。换盆前,在新植入的花钵底部小孔处放一瓦片(既可渗水又可防止盆土下漏) ,在瓦片上放人2cm 厚的筛过的细炉灰渣,再加入新配制的盆土,最后将带有土团的山茶花放入盆内,用新配制的盆土将花盆四周空隙填满,压实、浇水。
7·修剪 盆景要适当修剪。修剪的基本原则是:一是要把病枝和死枝剪除;二是根据造型需要进行适当地修剪;三是把主枝剪除,让其多发侧芽,防止其过高生长。要抑制山茶花盆景过快地扩大空间,以免失去盆景价值,除修剪外,还要控制水肥施用量,有的需要施用15%的多效唑粉剂80-100x10的负六次溶液浇灌进行矮化处理。
8·催花 山茶花一般在春季3-4月开花。如果想要山茶花在节日或其它喜庆日期准时开放,需要适当提前或推迟山茶花的开花时间,可采用控制光照强度、调节温度高低、加强水肥管理等措施来进行。如需提前开花,则提前一段时间逐渐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室内温度、加大浇水和施肥次数。如需推迟开花时间,则在相应时间内,放人暗室(以减少光照强度) 、降低室内温度、减少浇水和施肥量,使具处于半休眠状态;在需要其开花的前2—3个月,将山茶花拿出暗室,逐渐增加浇水和施肥次数,促使其准时开花。因提前和推迟开花的时间不一定,所以在这里无法确定具体的控制时间。一般来说,要在需开花的前3-4个月(有的甚至半年前) 就要采取措施,控制其外部环境条件。
李子栽培技术有哪些?
李子怎么种植?
很多种植李子树的农户经常咨询这样的问题。在搜索大量李子栽培种植技术之后,为大家详细总结了李子栽培技术和种植技术的相关知识,详情如下:
红色成熟李子
李子栽培技术①
一、育苗特点
李树可用分株,实生和嫁接等方法繁殖。但在生产上要求使用嫁接繁殖法,其砧木柯用抗寒要品种,或小桃红,毛樱桃并且使用小桃红对树体有矮化作用。以前生产上用杏作李的砧木,但亲合力差,植株的抗旱性亦差。嫁接可用芽接于7月中下旬进行。
二、建园特点
李树对光要求不严,而对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要求较高,栽培上可以适当密植、而且以长方形栽植为好;一般株行距采用4×5、3×4、2×3米。对自结花不实的品种要配置授粉树或3、2个品种混栽。
三、土壤管理特点
1、施肥:李树在粗放管理下,产量低、果实小、品种差,因此必须施肥。
1)基肥施入的时期和方法同金苹果。
2)追肥中晚熟品种可2—3次。在基肥施足的情况下,或早熟品种硬核期一次,于6月上中旬,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对果实生长和花芽分化均有良好的影响。对高产园或前期肥料不足的中晚熟品种于7月上旬加施一次以氮肥为主的追肥,但量不易过大。
3)补肥:采收后施补肥,其作用是提高同化功能,增加树体贮藏营养,幸增进花芽质量和越冬能力,补肥以氮肥为主,如磷肥不足可配合施入。
4)微量元素:一般常易缺乏硼和锌。
缺硼可在萌芽前,花前或盛花期喷0.1—0.5%的硼酸。
缺锌可在萌芽前喷4—5%的硫酸锌。
2、灌水与排水:灌水重点于萌芽前,开花后和硬核期3次,硬核期缺少或水分过多都易引起落果,所以要适宜。
李树怕涝,在雨季必须注意排水,方法同金红苹果。
3、耕作:包括深耕、中耕、除草、培土和间作等土壤管理项目。
每次灌水后中耕。早春灌水后中耕应深一般8—10厘米,以利二保墒。硬核期灌水后宜浅耕,约5厘米,尽量少伤根。
雨季前将草除尽。在秋季只除草不必松土。缺后全园中耕可稍深约5—10厘米,向外逐渐加深。
培土,秋耕时对树干周围适当培土,以保护根颈越冬减少冻害。
间作物主要是幼树期间,种植间作物的原则及种类同金红苹果。
四、整形修剪:
李树的适用树形为自然开心形。选择三大主枝向外斜生,内膛不留大枝及大型枝组。
1、树形结构
1)干高30—4-厘米左右
2)树高2.5—3.0米左右
3)冠径3米左右
4)主枝数目3个(一层主枝)
5)主枝角度:基数50—55度,腰角60—80度,稍角45—50度
6)介枝数目:3—4个,第一侧枝距主干45—50厘米,第二侧枝距第一侧枝20—30厘米,第三侧枝距第二侧枝80—100厘米,第四侧枝距第三侧枝20—30厘米。
7)三级枝(副侧枝)从主枝基部开始30—40厘米左中留一个,从下向上依次减小
8)四级枝(结果枝)每5—8厘米左右留一个,以短枝为主,也可留少量的中长枝。
2、整形过程:定植后距地面50—60厘米剪截(直立性品种矮些、开张型高些)。在整形带(剪口下15—20厘米)要有健壮的叶芽。萌芽后保留4—6个错落着生的健壮新梢,每节留一个枝,其余的一律抹除。
主枝选留:第二年冬季剪时选出三个主枝,应选分布均匀,方位例题的做主枝。基角控制在50—60度均衡长势。主枝确定后就要根据其萌芽力和成枝力进行剪截,对于萌芽力和成枝力弱的留枝长度不得超过60厘米,萌芽和成枝力强的品种也不得超过80厘米,避免出现光秃带。不留中央领导干。
侧枝选留:第三年各主枝延长枝要适当短截,同是开始选留侧枝。第一侧枝距离主枝基部40—50厘米,基角50—60度。入夏后当主枝延长后50——60厘米时摘心促发第二次枝,如长了合适的副梢也可选做侧枝,其余的促进形成花芽。
第四年修剪:除将主、侧枝进行短截外,结果枝也要适当短截或回缩。保证丰产并能丰收。
人间最美三月天,来我们北流摘李果吧!三月春光明媚,满山的李子树
李子种植技术②
一、品种选择和建园技术
李树品种很多,在我国南北方适应性较好的早熟品种有红美人、亚李一号、日本李王、美丽李、安农美李、日本太阳神、玫瑰皇后、圣玫瑰、大石大玉以及极具市场潜力的红肉红皮布朗李——澳洲红肉李等。中晚熟大果形品种主要有黑琥珀、安哥诺、皇家宝石、美国晚熟大李、贵凌、总统李、总理李以及女神等西梅品种。生产上可根据各品种性状,黑宝石李抗病性较差,最好选择在黄河流域干燥冷凉的气候条件下建园。在长江流域建园栽培黑宝石品种的一定要选择土壤有机质量2.0%以上的土壤。选择2-3个品种栽植。
李树栽植最好选择土质肥沃、疏松的土壤建园。选择土壤性质较差的岗、坡地建园的,建园前后要加强对土壤改良,提高肥水管理水平。建园时按株行距3-4×4-5米(亩栽33-56株)拉线定点,确定好树宕位置,并整成墒。墒沟要深,一般要有20-30厘米,以利雨天排水。
栽苗前先在栽树位置打好定植宕,宕的长、宽、深分别为80×80×60厘米,土壤性质较差的岗、坡地深度要挖至80-100厘米。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如湖北的江汉平原,树宕的深度要浅一些,甚至只在地表挖一20-30厘米深的小坑栽苗。苗木栽下后从四周取土将根系包起来成馒头状。无论树宕深浅,栽植前均需施足基肥。基肥种类和标准、办法,均可参照安农水蜜桃栽培技术要求进行。
二、土肥水管理
正常的土肥水管理可参照桃树进行,但李子树,尤其是国外布朗李,如黑宝石品种,更应重视施基肥和疏松土壤,使土壤有机质含量不断提高,否则园子管理就困难,就难以收到优质的李果。生产上每年秋冬季亩施土杂肥(或圈肥、厩肥)的量一定不能少于每亩10000公斤,每株约占100-150公斤,甚至更多。土壤肥力好的园子或幼树每株也不能少于50公斤。基肥中如果混有饼肥或鸡、猪粪肥等牲畜类肥料,施用量可适当减少一点,但所混牲畜粪一定要先充分腐熟,施用时要与土杂肥充分拌匀,切不可以用饼肥或鸡粪肥等替代土杂肥,这一点对黑宝石李品种十分重要。
李园在干旱时要注意抗旱,特别是中晚熟品种李园。尤其在果实膨大期,缺水对产量和树势影响极大。在山坡地建园可利用地势建一水塘,拦蓄雨水水坑。
三、整形、修剪技术
(一)整形
李树可选择自然圆头形和细长纺锤形树形进行整形。自然圆头形树形保留有中心干,基部选留3-5个主枝,无第二层主枝。主枝上依次配备侧枝,侧枝上着生结果枝或结果枝组及营养枝。一般成枝率较高、分枝力较强的品种,如安哥诺、圣玫瑰、皇家宝石、总统李、日本李王、亚李一号等较适于采用自然圆头形,如图8-1。整形过程中要多利用拉枝手段,使主枝开张,缓和树势,促进早果。细长纺锤形树形较适用于萌芽率高,但成枝率低,即树体枝干分枝少的品种,如黑宝石美丽李、美国晚熟大李等品种,这种树形干高50-60厘米,树冠高3-3.5米,中心干上着生10-12个主枝(或结果枝组),主枝与中心干的夹角要大一些,在65-75度为宜,也不能太水平,否则挂果后主枝将要下垂,造成树势衰退。主枝间的垂直距离应保持在10-15厘米左右,但同一侧面的主枝垂直距离不能少于50厘米,下层主枝长1-2米不等,上层主枝逐渐缩短,上部呈宝塔状,全树上下呈纺锤状。
需要指出的是适于细长纺锤形树形的李品种,也可按自然圆头形整形。如黑宝石、美国晚熟大李等,整形过程中可采取先短截促发枝条,而后长放拉枝开张角度的办法,既可提早完成树形,也有利于提高早期产量。
(二)修剪
李树修剪要根据树龄、树势和品种习性来分类进行。一般幼树宜轻剪长放,除几个主枝延长头和侧枝延长头必须短截(留外向芽)之外,其余枝条一般长放不剪,以促其形成花芽。其中对成枝力强(发枝多)的品种,如安哥诺等,应多疏枝,即在第一年冬季整形时留足4-5主枝外,中心干上的多余枝条要去掉(疏除),以防止幼树主枝过多,扰乱树形,影响挂果。对成枝力弱(发枝少)的品种,如黑宝石、美国晚熟大李、美丽李等,在幼树整形时,第一年冬季可能会出现主枝数量少的问题,可适当对其进行短截,促发新梢后作主枝培养。经2-3年,树冠和主枝数量均培养到位后,可作长放处理,以促进枝条尽快转化成花、挂果。幼树整形和修剪过程中还应多采取绳拉、砖坠的办法,以开张主枝角度,尤其是黑宝石、美丽李等成枝力不强,且枝条易抱合生长的品种,开张角度,缓和枝势,促进成花,对提高早期产量十分有效。
进入盛果期的李树,要注重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的关系,防止树体过早老化。要控制产量,适当重短截,以增加新梢生长量。保持树体活力,确保丰产稳产。
四、提高坐果率,促进优质
李树花期易受阴雨、冷空气等不良气候的影响,往往易造成坐果率低的问题。为此,应注意从以下几个途径解决:
1、正确配栽授粉树
这是取得丰产的前提条件。建园时要根据品种之间的亲和力选择搭配。建园时没有配栽授粉树的李树园子,可引入授粉品种枝条在树冠内进行高接换种(高位嫁接)。一般按1/3比例对植株高接,每株树嫁接1-2个枝条即可。如黑琥珀与黑宝石互为授粉,黑琥珀也可分别选择亚李一号、日本李王、澳得罗达等为授粉品种。美丽李可选择亚李一号、日本太阳神李为授粉树,安哥诺、美国晚熟大李、皇家宝石等可互为授粉。生产上一般只选择2-3个花期相遇的李品种同园栽植,即可解决授粉问题,提高坐果率。
2、花期喷硼和放蜂
和杂交油菜一样,如能在初花期对李树喷一次0.3%硼肥液(100斤水兑硼肥3两,购买硼肥时尽量购买正宗硼肥,以免劣质硼肥影响效果),对提高坐果率有一定效果。如果花期园内很少有蜜蜂飞舞,最好到养蜂专业户处借1-2箱蜂子到果园,这样更能充分解决授粉的问题。
3、花前灌溉
如春季干旱,应在开花前2周将李园浇水一次,使花开得齐、开得壮。
4、花期避雨避寒
花期如遇阴雨,有条件者可在树冠上面搭一框架外盖薄膜,避免雨水冲涮花粉。雨停后如少有蜜蜂,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可用鸡毛掸子从授粉品种树花朵上掸一掸,粘些花粉;再将已粘上花粉的毛掸子在被授粉品种掸一掸,扫一扫,使花能传播到被授粉品种花内的柱头上。人工辅助授粉一天可进行一次,每天最好在上午9时至下午5时进行,而且一定要在露水或雨水干后,才能进行人工授粉。
五、病虫害防治
李树的虫害主要有蚜虫、桃蛀螟、桑白蚧、红蜘蛛、桃小食心虫,以及红菌性穿孔病(枝干严重流胶)、红点病,生产上主要应搞好常规防治,如通过冬季清园,剪除、搜集病虫枯死枝,并集中烧毁。春季萌芽前(安徽中部在3月中旬,南北方要相应提前或推迟)熬好、打好石硫合剂(见附录)。做到做好这些,就等于做了全年病虫防治工作的1/4。在此基础上,有条件的地方要搞好病虫测报、预报。蚜虫发生时可用吡虫啉(即一遍净,蚜虫灵)进行防治。
李树细菌性穿孔病应属重点病害,生产上应列为防治重点,其方法为:
①增施有机肥,尤其是土杂肥,改良土壤,增强树体抗病能力。
②生病时先用农用链霉素(使用倍数见说明书)喷雾。发生流胶时可用石硫合剂残渣或用石硫合剂原药兑水2-3倍后用硬毛刷蘸药水涂刷伤口。如在石硫合剂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形成石灰浆,则涂刷效果更好。其它可参照桃树相关病虫害防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17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