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猪肉产能严重过剩!国家为啥宁可亏损也不出口?背后逻辑是啥
当前,国内生猪价格已经跌到了五块多一斤,卖一头猪要亏500元以上,养殖户们叫苦连天,说到底根本原因就是生猪行业的产能过剩,消费不济造成了“猪肉堆积”,对此很多网友经常发问:我们吃不完的猪肉为什么不出口到国外,以减少国内的市场压力?
首先先说明一点,我国的猪肉不是完全没有出口的,只是出口量太小被忽略了。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21年全年我国共出口猪肉1.81万吨,而2021年全年的猪肉进口量为371万吨,两者抵消出口量几乎可以忽略!
对于“我国猪肉为什么不出口到国外”这个问题还真不能简简单单地只看成一个市场交易问题,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市场方面:国内的造肉成本更贵,在国际上没有竞争优势
首先,客观地说猪肉的进出口也属于国际贸易问题,那么我们就先用市场的方式来分析下这个问题。
国内的养猪人都知道,按照当下的玉米、豆粕价格来算,养出一斤猪肉需要的成本大概在8元左右,一些养殖效益一般的成本都在8元以上甚至更高。
8元的成本价,加上收购、屠宰等费用,一斤白条的五花肉需要卖到10元以上才有利润。
而如果国外要从中国进口猪肉,还要加上各种关税和不菲运输费用,以及进口商从中的利润,这样算下来国内的猪肉在国外的市场上需要卖到20元左右才算合理。
但是反观国外,尤其是像美国这些国家,他们本身就是玉米、大豆的产出大国,饲料成本较低,加上生猪养殖效益较高,所以他们的造肉成本比国内要低得多,可能只是我们的一半,在4-5元/斤左右。
此外,国外的养殖环境整体是要比国内好不少的,他们大多已经实现了无抗养殖之类的,尽管在瘦肉精等某些方面的检测指标没有国内的严格,但是客观来说他们的猪肉猪肉品质比国内的要好一些。
也就是说,国外的猪肉价格要比中国的猪肉价格便宜得多,肉质也不错,甚至比国内的还好,中国猪肉在国际市场上并没有竞争优势,那么外国人有什么理由大费周章的从中国进口猪肉呢?换成你,你会买吗?显然不会,因为这不符合市场逻辑!换句话说——国内猪肉在国际上也没有市场空间!
疾病检测方面:中国猪群的疾病问题影响出口
除了上面分析的“国际市场”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制约着我国猪肉的出口,那就是疾病检疫!
大家知道我们对进口的猪肉都是要经过严格检验检测的,怕的就是通过猪肉把国外的某些疾病传到国内。
那么同理,国外对于进口猪肉也有着同样严苛的标准,并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外的猪病控制得比国内要好,很多猪群的疾病在国外的猪场已经得到了净化,但是在国内还是存在,并且国际上有规定,有非瘟的国家是不可以向其他国家出口猪肉的,所以在疾病检测这一方面,我们也受到了限制!
战略方面:猪肉是国家战略储备,不会轻易出口!
如果上面两点都是分析我们的猪肉不能出口,那么下面这一点才是最核心的原因——我国不愿意也不会出口猪肉,原因很简单,出口猪肉等于出口粮食!
众所周知,我国的猪饲料主要是由于玉米和豆粕构成,而我国是玉米和豆粕的进口大国,尤其是对大豆的进口依赖程度更高。
并且按照一般的市场行情,5-6斤粮食的价格才能换一斤猪肉,按照料肉比计算的话,消耗3斤甚至5斤的粮食才能换一斤猪肉,所以无疑,出口猪肉等于出口粮食。
而纵观当下,国际环境如此紧张,粮食安全问题成为全球的收藏热点。
在这种情况下猪肉是商品但是又不仅仅只是商品,更是一种战略储备,我们不但不出口还要进口(但是进口的量会根据国内猪肉供应的情况调整,例如今年国内生猪市场供应过剩,那么我们的猪肉进口量较去年和前年相比就有极大的下调),这是为了确保国内的粮食消费安全。
根据联合国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2020年在全世界大约有7.2亿-8.11亿的人口面临着饥饿问题,并且近两年由于受到战争、疫情等因素的影响,这一数字还在持续增加,虽然国内几乎已经没有吃不饱的情况,但是不可否认全球的粮食供应还是紧张,而我国人口众多,本来要保证国内的粮食供应就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又怎么会让用“粮食代价”换来的猪肉出口呢?
另外,大家别忘了,我国一直都是世界上的猪肉消费大国,世界上有一半的猪肉都被中国人吃了,一年要吃掉6.5-6.8亿头猪。
国内要供应这么大的猪肉消耗量已经很不易,就像前年因为生猪产能的减少猪肉价格一度上涨到了30元一斤,国家只能出台各种政策鼓励生产,保障老百姓的饭碗里有肉。
目前来看我国的猪猪肉起伏仍然较大,今年产能过剩不能保证说明明年的猪肉供应依旧过剩,甚至到了后年猪肉又变成稀缺的“物件”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国内猪肉过剩国家也不会选择出口,而是会优先选择收储——先把多余的猪肉放到冷库里,等到猪肉供应紧张时再进行放储备,这样为老百姓的肉篮子提供保障!
结语:说一千道一万,对于猪肉出口这件事,背后有很多需要考虑的市场因素和国家战略层面的因素,不是简简单单的商品交易这么简单的事情,国家的决策远比我们考虑的要深远!所以养猪人只管把养猪成本降到最低,同样养一头猪尽量把耗费的粮食降到最低就是对自己和对国家的最大贡献!
一、养猪补贴80万
长期以来,我国的生猪育种水平较为有限,对外国优质种源的依赖性比较强,这个补贴主要针对的是比较高级的育种场,能促进行业重视育种工作。一般养猪场,不管规模大小,都没有资格获取这项补贴。
具体的生猪养殖补贴标准如下:
(1)养猪规模在500-999头补贴标准为20万;
(2)养猪规模在1000-1999头补贴标准为40万;
(3)养猪规模在2000-2999头补贴标准为60万;
(4)养猪规模在3000头以上的补贴标准为80万。
注意:养猪补贴地区不同补贴标准及政策会有所不同,具体补贴标准以当地政策为准。
二、养多少头猪国家有补贴
养50头猪国家补贴的,具体补贴标准可以咨询你所在地区的相关政府工作人员。每个地方的补贴标准是不一样的。
各位养猪专业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养殖规模进行补贴的申请。
补贴标准:长白猪存栏600头以上,或大白猪存栏600头以上,或杜洛克猪存栏300头以上,年测定种猪2000头以上,补贴金额500万元。
2021年8月5日公布的《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还指出,当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能繁母猪存栏量月度同比减少10%或生猪养殖连续严重亏损3个月以上时,各地可按规定统筹相关资金对规模养殖场(户)给予一次性临时救助补贴。
:养猪扶贫款多长时间可以到账?
按照规定,在中央资金和省级资金下达后,市县在三个月内将补助资金给付到位。对养殖业的具体优惠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养殖业用地按种植业用地对待。养殖业用水用电按种植业计算征收费用。金融部门对养殖业小额贷款要放开,加大信贷力度,可以实行联户担保。
2、对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畜禽生产企业、优势畜产品产区、奶牛养殖小区和各类规模养殖场,有不同的项目支持,但需要申报。
3、2007年开始将给予20个300头以上新建标准化高产奶牛养殖小区每个25万元的资金作为补贴。对于养猪户,每头能繁母猪补贴50元,补贴款由中央和各级政府承担。能繁母猪的保险保费为60元,由中央和各级政府承担80%,20%由养猪户承担。因发生重大疫病而捕杀的按有关规定将给予补
法律依据: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十)强化政策调控保障。当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能繁母猪存栏量月度同比减少10%或生猪养殖连续严重亏损3个月以上时,各地可按规定统筹相关资金对规模养殖场(户)给予一次性临时救助补贴。人民银行要发挥支农、支小再贷款引导作用,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扩大对符合条件的生猪养殖场(户)信贷投放,地方可按规定统筹资金给予贴息补助。能繁母猪存栏量在合理区间波动,但种猪生产供应、新生仔猪数量或生猪存栏量出现异常减少等情况时,要及时研究并采取针对性政策措施,防范生产大幅下降。中央财政将结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全年落实稳定生猪产能和资金投入情况,在安排下一年度相关转移支付资金时予以适当倾斜。(农业农村部、财政部、人民银行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18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