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茶多种植过程中能喷药吗

茶种植过程中能喷药。

茶多种植过程中能喷药吗

1、除了被认证为有机茶园的茶树种植过程中不允许喷农药外,其他的一般情况下都喷农药。无公害或者绿色认证的只是限制使用剧毒农药。喝有机茶应该不会有农残。(农残、重金属、有害微生物是重点控制之一)。

2、规范的茶叶生产,在采鲜叶之前半个月就不允许喷任何农药了,这个在行业上有约束,国家也会抽样质检。规范的茶叶农残有一定范围的控制,超过就不能出厂了。

3、大部分农药不溶于水,且含量低,在冲泡过程中不会溶于茶汤很多

4、最好不要把茶渣吃进去,这样不溶于水的农残就可能摄入了。

茶叶中所含的成份很多,将近500种。主要有咖啡碱、茶碱、可可碱、胆碱、黄嘌呤、黄酮类及甙类化合物、茶鞣质、儿茶素、萜烯类、酚类、醇类、醛类、酸类、酯类、芳香油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和氨基酸。氨基酸有半胱氨酸、蛋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等。茶中还含有钙、磷、铁、氟、碘、锰 、钼、锌、硒、铜、锗、镁等多种矿物质。茶叶中的这些成份,对人体是有益的,其中尤以锰能促进鲜茶中维生素C的形成,提高茶叶抗癌效果。它们的共同作用,对人体防病治病有着重要意义,故有“不可一日无茶”之说。

茶园怎样合理使用农药

茶园全年氮肥的用量(包括有机肥和化肥)通常为每亩20~30千克(相当于尿素每亩40~65千克),最高一般不应超过每亩35千克(相当于尿素每亩76千克)。如采用以产定氮的办法,则因生产茶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按目标产量为前二年平均产量的110%,以目标产量每100千克干茶所需的氮素量,全年生产大宗茶约需要施用12.5~15千克的纯氮,春茶采一芽一二叶、夏秋茶为大宗茶时需要15~16千克的纯氮,全年春、夏、秋茶以采一芽一叶名优茶的茶园,每生产100千克干茶施用25~30千克的纯氮。全年氮肥总用量的30%~40%作基肥,其余作追肥施用。

茶园中常用的氮肥主要有尿素、硫酸铵和碳酸氢铵等。碳酸氢铵应适当深施,施后应及时盖土,尽量避免表面撒施,以防止或减少氮的挥发损失。尿素分子极性很弱,土壤对它的吸附能力差,易被雨水淋失,避免大雨来临之前施用。

茶叶生产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茶园用药跟其他作物有明显差异,很多农药都不适合用于茶园,在茶园中用药特别要讲究安全、合理。所谓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就是要求做到防治病虫效果好,对人、畜、鱼类、茶叶安全,残留毒性小,不污染环境,不杀伤天敌,能预防或延缓抗药性的产生,概括地说就是作到经济、安全、有效。要做到安全、合理用药,最根本的是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运用生态学的观点使用农药。在农业防治基础上,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协调应用。生产实际中,主要应从下面几方面着手:1.合理选用农药。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对茶叶及天敌安全、无不良影响,成本低廉的药剂品种,掌握药剂特点和防治对象,作到针对性用药。2.合理选择施药时期。这是合理用药的关键。如防治黑刺粉虱一定要在幼虫盛孵期施药;保护天敌应避开寄生性天敌羽化盛期施药;避免残毒则要严格遵守施药的安全间隔期。3.采用适当的浓度、用药量和用药次数。使用最低有效浓度、用药量和最少的有效次数,才能符合经济、安全、有效的要求,才能省药、省工、省成本、减少残毒,有利天敌。切忌随意加大药剂浓度和用量,切忌盲目施药。4.采用适当的施药方法。可根据农药的剂型、茶园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施药方法。5.适当混用与轮用农药。可以防止病、虫产生抗药性,同时起兼治和增效作用,并能减少用药次数。轮用农药应掌握选用具有不同毒理机制,不产生交互抗药性的药剂。另外还要掌握农药混合后不应产生不良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对作物不应产生药害。对于新的农药品种,能否混合使用,应先作小区试验,再行推广。6.要正确看待防治效果。不要片面追求防治百分率,要从生态学观点和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上去看待防治效果,不要单纯依赖化学药剂,不要片面追求高的防治百分率。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19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