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莽古尔泰为取悦于父汗,真的残忍地把母亲杀了吗?

大清王朝能够建立并屹立不倒三百年,离不了开国功勋所立下的汗马功劳,但是有许多开国功臣却不为后世所知。后金国的四大贝勒莽古尔泰,就是其中一位,他本是皇太极的兄长,也是执政四大贝勒之一,更是汗父努尔哈赤的得力助手。只是这位骁勇善战,立下赫赫军功的贝勒,仍然与其他贝勒一样,卷入了兄弟之间的汗位之争,莽古尔泰逃不出这一场政治权力斗争的漩涡中,被削去爵位贬为庶民。纵观莽古尔泰一生的政治权利变化,令莽古尔泰臭名远扬之事为:向努尔哈赤邀宠的莽古尔泰,竟然亲手杀死了自己的母亲,这究竟是真是假呢?

莽古尔泰为取悦于父汗,真的残忍地把母亲杀了吗?

莽古尔泰剧照

与清朝有关的历史中,很少涉及后金政权时期的汗位之争,但是这一时期的皇权斗争确实影响了大清国的建立与走向。明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正式称汗自立,建立了后金政权,他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创立了八旗制度。在八旗制度之下,努尔哈赤为这一政权中的最高统帅,其他各旗旗主,则由大汗的亲信子侄担任,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后金政权并没有像原先的封建王朝一样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所以这些旗主都有继承汗王地位的资格。正是由于这一制度,才导致了各旗主之间争夺汗位的斗争。

富察氏剧照

由于八旗制度规定:八旗旗主在政治军事上“各置官署,各有人民”;凡是战争中所掠夺而来的财富、土地、人口,八旗都要平均分配。时间一久,八旗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个势力相当的军政集团,尤其是当后金政权确立以后,旗主之间的政权斗争矛盾日益表面化。虽说八个旗的地位、力量旗鼓相当?但是努尔哈赤专门册封其中四个旗主为“佐理国政”的贝勒,这四人分别为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和皇太极,他们四人就是争夺汗位的最佳人选。

代善剧照

据《清史稿·后妃传》记载,莽古尔泰的生母为继妃富察氏,因此莽古尔泰的身份地、位仅次于代善,嫡子出生的他,继承汗位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他能够将军功政绩这一手好牌亮在汗王面前,倒也不至于落得一个悲惨下场。只可惜莽古尔泰在争夺汗位时干了一件蠢事,他竟然亲手杀死自己的母亲,并以此来邀宠。据《清史稿》记载,天命五年三月,有人在努尔哈赤面前告发大福临富察氏,这位继妃曾两次三番在深夜为代善送饭,两人之间关系极为暧昧,但是努尔哈赤对此事不以

努尔哈赤雕像

过了几日,告密者再次禀告努尔哈赤,富察氏每次参加聚会之时,总是盛装打扮,宴席之上与代善眉来眼去,两人奸情已成事实。没过多久,努尔哈赤便命人搜查富察氏居所,她的屋中竟然藏匿着大量偷盗而来的金帛。孩子尚且年幼,大汗不忍心处死富察氏,便以偷盗罪名将她废黜。这莽古尔泰的名声,因母妃之事已有受损,他不仅没有及时阻止挽回名声,反而为了取悦努尔哈赤将母亲杀死,并借此在大汗面前邀功。为了夺取政权而杀害母亲的禽兽行为,反而致使莽古尔泰的地位、影响力再次受损,莽古尔泰最终悲惨的结局,其实也是他咎由自取。

万历四十年(1612年),莽古尔泰少年时期就跟随其父努尔哈赤征伐海西女真的乌拉部,莽古尔泰英勇善战,连克乌拉六城。

莽古尔泰请渡河追击乌拉贝勒布占泰,努尔哈赤对他说:“不要去了!没有仆从怎么能做主子?没有臣民如何做君主?只要削弱他就行了。”所以摧毁了乌拉的六城,转移兵马到了富勒哈河。过了一天,莽古尔泰在乌拉河建了一座木城,留下千余人驻守。

天命元年(1616年)四月,莽古尔泰被封努尔哈赤为和硕贝勒,在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中排行第三,所以被称为三贝勒。 天命四年(1619年),明朝辽东经略杨镐派遣总兵杜松率领六万人出抚顺关,刘綎率领四万人出宽甸,攻打后金首都赫图阿拉。莽古尔泰跟从努尔哈赤守御松界凡,并且在萨尔浒的谷口设下伏兵,等到明朝的军队过了一半之后才开始反击,后金军占据了吉林崖,明军在萨尔浒的山上设营,莽古尔泰再偕同贝勒代善等率领一千余人增援吉林崖,合师攻打萨尔浒的明军主力,大破明军,名将杜松战死。莽古尔泰又跟从努尔哈赤回军击斩了刘綎。同年八月,莽古尔泰跟从大军讨伐叶赫。

天命五年(1620年),努尔哈赤伐明,攻打了明朝的懿路、蒲城,努尔哈赤命令莽古尔泰以所率部队驱逐明军,莽古尔泰率领精锐部队百余人追击明军至浑河才退军。

天命六年(1621年),镇江守将陈良被策反之后投到了毛文龙麾下,莽古尔泰偕同贝勒代善将金州的居民迁徙到了复州。

天命十年(1625年),莽古尔泰率军攻克明朝旅顺口。同年,蒙古察哈尔部的林丹汗入侵科尔沁部,围攻克勒珠尔根城,莽古尔泰率兵前去救援,大军到达农安塔,林丹汗败退逃走。

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率军讨伐喀尔喀的巴林部,先命诸贝勒率兵袭扰锡拉穆楞,诸贝勒都因为骑马而来太过疲劳不敢继续前进;唯独莽古尔泰没有停下,莽古尔泰独自领兵在夜间渡河攻击,俘获者不可胜数。 天聪元年(1627年),皇太极刚刚即位不久就率军发起了宁锦之战。莽古尔泰率军攻击明军右屯卫,接着又以偏师守卫塔山的粮运。

天聪三年(1629年),莽古尔泰跟从皇太极的八旗大军进攻明朝。贝勒阿巴泰从长城边上的龙井关破关而入,攻打汉儿庄。莽古尔泰偕同多尔衮、多铎作为接应,逼降了汉儿庄。接着莽古尔泰又劝降了潘家口的守将。皇太极也亲自率军攻克了洪山口,逼近遵化。

莽古尔泰自汉儿庄整合军队击败明总兵赵率教,生擒其副将臧调元。莽古尔泰大军其后进军通州,逼近明都北京,明朝各地前来的援军都去救援。莽古尔泰派遣巴牙喇兵在前面先行,他与多铎殿后,此时正值明军败退的军队前来侵犯,被莽古尔泰攻击并歼灭了他们。莽古尔泰跟从皇太极在蓟州检阅了八旗军,然后大破山海关前来的明朝援兵。

天聪四年(1630年)二月,莽古尔泰率军攻克关内的永平、遵化二地。退兵时莽古尔泰与遇到了被击败的明朝军队并将其击溃。 天聪五年(1631年),莽古尔泰跟从大军围攻大凌河,正蓝旗围困了大凌河城的南方,莽古尔泰与德格类率领巴牙喇部队作为策应。明朝的总兵吴襄、监军道张春开赴救援,在距城十五里的地方驻扎。莽古尔泰跟从皇太极攻击明军,俘虏张春等人。

当合围大凌河的时候,莽古尔泰向皇太极上奏所率部队被明朝重创。皇太极偶然诘问他:“我听说你率领的军队不听从号令并且贻误了军机。”莽古尔泰生气的说:“没有这样的事。”皇太极说:“如果告你们的人属于诬告,那么应当治他们的罪;如果情况当真属实,你所率领的一部能没有罪吗?”说完,皇太极就将要起身乘马。 莽古尔泰说:“大汗为什么单单与我过不去呢?我本来就非常的顺从,难道还想要除掉我吗?”说罢莽古尔泰用手拿起自己的佩刀,数次用眼睛怒视皇太极。他的同母弟弟、贝勒德格类怒斥莽古尔泰犯了悖逆之罪,并用拳头打他。

莽古尔泰更加的愤怒,将自己的佩刀抽出刀鞘。皇太极非常气愤,因而怒骂当初莽古尔泰之母继妃富察氏犯罪时,莽古尔泰亲手弑母邀宠的事情。其后诸贝勒商议莽古尔泰大不敬之罪,夺去和硕贝勒爵位,降为多罗贝勒,削五牛录,罚银万及甲胄、雕鞍马十、素鞍马二。 天聪六年(1632年),莽古尔泰跟从大军攻打察哈尔,林丹汗兵败之后率军逃走了。然后后金军队转移兵马攻打明朝,袭扰了明朝的大同、宣府。

同年十二月,莽古尔泰抑郁成疾,暴病而亡, 也有的说法是正常死亡。皇太极亲自到他的丧礼上去,三鼓钟过后才开始回去;又在中门设置灵堂来祭奠他,大哭之后才肯回宫。 天聪九年(1635年),莽古尔泰的亲妹妹莽古济格格属下的冷僧机控告莽古尔泰与德格类、莽古济格格曾经盟誓,将要危及皇太极,并且以莽古济格格的丈夫琐诺木为证人。随后,皇太极搜到牌印上“大金国皇帝之印”十六枚。最后以大逆之罪追夺莽古尔泰爵位。莽古尔泰余子被废黜宗室资格,子孙由黄带子降为红带子。

同时,正蓝旗建制被取消,属员被分别编入正、镶两黄旗,“八旗”一时成了“七旗”。但时隔不久,皇太极又将正蓝旗恢复,只不过恢复后的正蓝旗已今非昔比。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19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