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发展无公害农业生产有何重要意义

1、社会效益: 无公害蔬菜产业化基地建设,通过安装频振式杀虫灯、 特种水泥蔬菜大棚、高山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 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应用、4个蔬菜专业协会的建立和完善, 大大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及蔬菜产业化水平 。在此基础上,农民自行建造蔬菜大棚1000余座, 为我县蔬菜产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频振式杀虫灯及防虫网的应用,能较大幅度降低农药的使用量, 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去年同期相比较, 蔬菜农残检测合格率上升2.8%,达到98.3%。 蔬菜产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其规模化发展, 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同时带动了二、三产业的发展, 涌现出大批从事加工和销售人员。 2、生态效益: 项目的建成,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组织生产, 通过更为安全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手段,大面积采用物理方法、 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明显减少病虫防治次数,降低农药用量, 平均每季蔬菜减少用药3-5次,特别是结合高效、低毒、 低残留新农药和生物农药的推广和综合防治措施实施,杜绝高毒、 高残留农药的使用;推广施用有机肥,减少化学肥料使用量, 使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农产品的品质得到提升, 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进一步保证,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无公害农业生产有何重要意义

求采纳

无公害蔬菜的基本标准

目前无公害蔬菜发展壮大,农民通过种植无公害蔬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总体有六大原因:

一是各级关心是关键。近几年来,各省、市、区各级各部门的大力关心支持,极大地推动了办事处无公害蔬菜的发展。建设大棚投入较高,每个棚需资金6000余元,离不开各级政府、部门贴息贷款或扶持帮助。

二是党政重视是动力。为使无公害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为农民增收的又一支柱产业,办事处党委、行政高度重视,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无公害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工作领导组,明确了工作职责。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农科人员时时抓的良好工作格局,为切实抓好无公害无公害蔬菜产业起到了积极的动力作用。

三是招商引资促发展。办事处充分发挥辖区内农业用水无污染、农民蔬菜种植水平高、产业发展基础好的优势,以调整结构为主线,以创造效益为中心,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引进了昭通万和食品有公司投资发展无公害蔬菜,有力地促进了无公害大棚蔬菜的发展。

四是创新模式闯市场。办事处以农户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以支部为核心,以专业协会为载体,以富民为目标,创建了“产业+支部+协会”的发展模式,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同时以龙头企业昭通万和食品有限公司为依托,实行订单农业,走“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路子,集科研、推广、加工、储存、销售为一体,形成了以市场促进生产、生产推动销售、销售带动产业的“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发展经营模式,闯出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发展经营的良好市场。

五是真抓实干帮群众。办事处要求农科人员不断加强学习,积极主动开展工作,按照“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原则,农科人员自己先建无公害蔬菜大棚,让农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结果,使他们看到了发展大棚无公害蔬菜的好效益,然后逐步扶持龙头大户,带领群众真抓实干。为群众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并大力引试新品种,推广滴灌、工厂化漂浮育苗等新技术,充分发挥无公害蔬菜的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早”,极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最终达到让群众有“门路”赚钱、有“技术”挣钱、有“销路”拿钱的目的。

六是科技投入见成效。办事处党委、行政高度重视菜农的种植技术培训,聘请市、区专家对农民群众进行了8000余人次的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培训,使农民群众掌握了无公害蔬菜的科学技术。并积极引进推广穴盘无土育苗、滴灌、黄板诱杀害虫、频振式杀虫等物理防治害虫技术和生物防治害虫技术,减少了农药的使用。同时大力倡导和督促菜农多施有机肥,减少化肥施用量,使无公害蔬菜成为无毒、无残留、绿色、安全放心食品。通过扎实工作,目前办事处无公害蔬菜产业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为省、市、区食品放心工程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从狭义上讲,无公害蔬菜是指没有受有害物质污染的蔬菜,也就是说在商品蔬菜中不含有某些规定不准含有的有毒物质,而对有些不可避免的有害物质则要控制在允许的标准之内。从广义上讲,无公害蔬菜应该是集安全、优质、营养为一体的蔬菜的总称,安全——主要指蔬菜不含有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或将其控制在安全标准以下,从而对人体健康不产生危害。

具体讲要做到“三个不超标”:一是农药残留不超标,不能含有禁用的高毒农药,其他农药残留不超过允许量;二是硝酸盐含量不超标,食用蔬菜中硝酸盐含量不超过标准允许量,一般在432PPm以下;三是“三废”等有害物质不超标,无公害蔬菜的“三废”和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含量不超过规定允许量。优质——主要是指商品质量。个体整齐,发育正常,成熟良好,质地口味俱佳,新鲜无病虫危害,净菜上市。营养——是指蔬菜的内含品质。由于蔬菜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在营养上差异很大,但蔬菜类的共同性是提供人们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元素的主要来源,因此围绕这三类成分的含量及各种蔬菜的品质特性来评价它们的营养高低。由此可见,无公害蔬菜不仅是实现绿色食品工程最基本的材料资源,而且还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及人类生存环境保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采用化学农药防治蔬菜病虫害会使蔬菜残留一定数量的农药。当这些残留农药超过一定数量时则有害于人体健康,甚至中毒身亡。因此,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以及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各种农药在不同蔬菜上的允许残留量。

有机蔬菜、无公害蔬菜与绿色蔬菜的区别:

1.无公害蔬菜是按照相应生产技术标准生产的、符合通用卫生标准并经有关部门认定的安全蔬菜。严格来讲,无公害是蔬菜的一种基本要求,普通蔬菜都应达到这一要求。

2.绿色蔬菜是我国农业部门推广的认证蔬菜,分为A级和AA级两种。其中A级绿色蔬菜生产中允许限量使用化学合成生产资料,AA级绿色蔬菜则较为严格地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他有害于环境和健康的物质。从本质上讲,绿色蔬菜是从普通蔬菜向有机蔬菜发展的一种过渡性产品。

3.有机蔬菜是指以有机方式生产加工的、符合有关标准并通过专门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 蔬菜生产中,应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指导方针,建立无污染源生产基地,并遵循以下十项技术要点:

1.严禁施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如3911、1605、呋喃丹等。

2.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害虫天敌杀伤力小的农药,如辛硫磷、多菌灵等。

3.蔬菜基地要远离工矿业污染源,避免“三废”污染。

4.选用抗病、抗虫优质丰产良种。

5.深耕、轮作换茬,调整好温、湿度,培育良好的生态环境。

6.推广应用微生物农药。

7.搞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对症适时适量用药。

8.推广不造成污染的物理防治方法,如温汤浸种,高温闷棚,黑籽南瓜嫁接等。

9.搞好配方施肥,控制氮肥用量,推广施用酵素菌、K100等活性菌有机肥等。

10.搞好植物检疫。严防黄瓜黑星病、番茄溃疡病等毁灭性病害传入蔓延

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同时应从菜田生态系统总体出发,本着经济、安全、有效、简便的原则,优化协调运用农业、生物、化学和物理的配套措施,创造有利于蔬菜丰产,而不利病虫害发生的条件,达到高产、优质、低耗、无害的目的。 选择交通方便的城市近郊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要求基地周围不存在环境污染,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富含有机质,排灌条件良好。

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必须切实防止环境污染,包括防止大气、水质、土壤污染,尤其要防止工业的“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液)的污染,防止城市生活污水、废弃物、污泥垃圾、粉尘和农药、化肥等方面的污染。同时,对酸雨的危害,也需有所预防。 无公害蔬菜生产中禁止使用的化学农药种类 农药种类 农药名称 禁用原因 无机砷杀虫剂 砷酸钙、砷酸铅 高毒 有机砷杀菌剂 甲基胂酸锌、甲基肿酸铁铵(田安)、福美、甲胂、福美胂 高残留 有机锡杀菌剂 薯瘟锡(三苯基醋酸锡)、三苯基氯化锡、毒菌锡、氯化锡 高残留 有机汞杀菌剂 氯化乙基汞(西力生)、醋酸苯汞(赛力散) 剧毒、高毒留 有机杂环类 敌枯双 致畸 氟制剂 氯化钙、氟化钠、氟化酸钠、氟乙酰胺、氟铝酸钠 剧毒、高毒、易药害 有机氯杀虫剂 DDT、六六六、林丹、艾氏剂、狄氏剂、五氯酚钠、氯丹 高残留 有机氯杀螨剂 三氯杀螨醇 我国生产的工业品含有一定数量的滴滴涕(DDT) 卤代烷类熏蒸杀虫剂 二溴乙烷、二溴氯丙烷 致癌、致畸 有机磷杀虫剂 甲拌磷、乙拌磷、久效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甲胺磷、氧化乐果、治螟磷、蝇毒磷、水胺硫磷、磷胺、内吸磷、马拉硫磷 高毒

(高残留)

(潜在三致) 氨基甲酸酯杀虫剂 克百威、涕灭威、灭多威、呋喃丹 高毒 二甲基甲脒类杀虫杀螨剂 杀虫脒 慢性毒性致癌 取代苯类杀虫杀菌剂 五氯硝基苯、稻瘟醇(五氯苯甲醇)、苯菌灵(苯莱特) 国外有致癌报道或二次药害 二苯醚类除草剂 除草醚、草枯醚 慢性毒性 无公害蔬菜生产中使用除草剂安全使用标准(部分) 农药名称 剂型 常用药量(g/次。667m或ml/次。667m稀释倍数) 施药方法 安全间期(天)或实施说明 丁草胺 60%乳油 85-140ml 土壤处理 叶菜不少于5

萝卜不少于5

茄果类不少于5 精稳杀得 15%乳油 50-100ml 喷雾 作物苗期(杂草3-5叶期)施一次 都尔 72%乳油 100-150ml 喷雾 播后苗前土壤处理 草甘磷(农达) 30%可溶性粉剂 200g(果园、菜园) 喷雾 杂草转入旺盛生长期用药 甲草胺(拉索) 48%乳油 150ml 土壤处理 播后芽前施用最多可使用1次 施田补 33%乳油 100-150ml 土壤处理 最多使用1次 无公害蔬菜生产中使用杀菌剂安全使用标准(部分) 农药名称(WP为可湿性粉剂) 安全间隔期(天) 常用药量

(g/次,667m或ml/次,667m稀释倍数) 施药方法、最多使用次数及实施说明(每季作物) 75%百菌清WP 不少于10

(黄瓜)

不少于7

(番茄) 600倍液

145-270g

(番茄) 喷雾3次结瓜前使用(黄瓜) 45%百菌清烟 不少于3 110-180g 烟熏4次(适用于大棚) 50%多菌灵WP 不少于7 50g

1000-500倍液 喷雾1次 58%甲霜灵锰锌WP 不少于2 75-120g 喷雾2次 64%杀毒矾WP 不少于3 110-130g

1000-600倍液 喷雾3次 25%粉锈宁

WP(三唑酮) 不少于5 35-60g 喷雾2次 50%速克灵

WP(腐霉利) 不少于1 40-50g 喷雾2次 77%可杀得WP(氢氧化铜) 不少于3 134-200g 喷雾3次 72%杜邦克露WP 不少于3 500-800倍液 喷雾2次 80%杜邦新万生WP 不少于5 500-800倍液 喷雾2次 70%甲基托布津WP 不少于5 1000-2000倍液 喷雾1次 50%扑海因WP 不少于10 1000-2000倍液 喷雾1次 50%农利灵WP 不少于4 1000-2000倍液 喷雾2次 5%井冈霉素水剂 不少于14 100-150ml 喷雾2次 农用链霉素(72%可溶性粉剂) 不少于2 15-30g 抗生素类农药 使用标准

无公害蔬菜生产中使用杀虫剂安全使用标准(部分) 农药名称 安全间隔期(天) 常用药量

(g/次,667m或ml/次667m稀释倍数) 施药方法、最多使用次数及实施说明(每季作物) 80%敌敌畏乳油 不少于7 100-200g(1000-500倍液) 喷雾3次 90%敌百虫晶体 不少于8 100g(1000-500倍液) 喷雾3次 40%乐果乳油 不少于8

不少于2

(黄瓜) 50-100ml(2000-800倍液) 喷雾3次 50%辛硫磷乳油 不少于7(叶菜)

不少于5(甘蓝)

不少于17(韭菜) 50-100ml(2000-500倍液) 喷雾2次

浇根1次

(韭菜) 48%乐斯本 不少于7 50-75ml(1500-800倍液) 喷雾3次 52.25%农地乐 不少于7 2000-1000倍液 喷雾2次 5%抑太保(定虫隆) 不少于7 40-80ml 喷雾2次 1%杀虫素乳油(阿维菌素类制剂)(生物农药) 不少于7 33-50ml 喷雾3次 25%奎硫磷 喷一次不少于9喷二次不少于24 60-100ml (适用于甘蓝和大白菜) 青菜不少于7 800-500保液 喷雾2次   1.优先选择生物农药。生产中常用的生物杀虫杀螨剂有:Bt、阿维菌素、浏阳霉素、华光霉素、茴蔷素、鱼藤酮、苦参碱、藜芦碱等;杀菌剂有:井冈霉素、春雷霉素、多抗霉素、武夷菌素、农用链霉素等。

2.合理选用化学农药。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高生物富集、高三致(致畸、致癌、致突变)农药及其复配制剂。如甲胺磷、呋喃丹、1605.3911.氧化乐果、杀虫脒、杀扑磷、六六六、DDT、甲基异柳磷、涕灭威、灭多威、磷化锌、甲拌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有机汞制剂等。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限定使用的化学类杀虫杀螨剂有:敌百虫、辛硫磷、敌敌畏、乐斯本、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氰戊菊酯、克螨特、双甲咪、尼索朗、辟蚜雾、抑太保、灭幼脲、除虫脲、噻嗪酮等;杀菌剂有:波尔多液、DT、可杀得、多菌灵、百菌清、甲基托布津、代森锌、乙膦铝、甲霜灵、磷酸三钠等。 1.对症下药。在充分了解农药性能和使用方法的基础上,根据防治病虫害种类,选用合适的农药类型或剂型和合适的浓度不要人为地加大使用浓度。

2.适期用药。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严格掌握最佳防治时期,做到适时用药。对病害要求在发病初期进行防治,控制其发病中心,防止其蔓延发展,一旦病害大量发生和蔓延就很难防治;对虫害则要求做到“治早、治小、治了”,虫害达到高龄期防治效果就差。不同的农药具有不同的性能,防治适期也不一样。生物农药作用较慢,使用时应比化学农药提前2-3天。

3.科学用药。要注意交替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不能长期单一化,防止病原菌或害虫产生抗药性,利于保持药剂的防治效果和使用年限。蔬菜生长前期以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混用或交替使用为主,生长后期以生物农药为主。使用农药应推广低容量的喷雾法,并注意均匀喷施。

4.选择正确喷药点或部位。施药时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病虫害的发生特点确定植株不同部位为靶标,进行针对性施药。达到及时控制病虫害发生,减少病原和压低虫口密度的目的,从而减少用药。例如霜霉病的发生是由下边叶开始向上发展的,早期防治霜霉病的重点在下部叶片,可以减轻上部叶片染病。蚜虫、白粉虱等害虫栖息在幼嫩叶子的背面,因此喷药时必须均匀,喷头向上,重点喷叶背面。

5.合理混配药剂。采用混合用药方法,达到一次施药控制多种病虫危害的目的。但农药混配要以保持原有效成分或有增效作用,不增加对人畜有毒性并具有良好的物理融合性为前提。一般各中性农药之间可以混用;中性农药与酸性农药可以混用;酸性农药之间可以混用;碱性农药不能随便与其他农药混用;微生物杀虫剂(如Bt) 不能同杀菌剂及内吸性强的农药混用;混合农药应随配随用。

6.要严格按照期限执行农药安全间隔。菊酯类农药的安全间隔期5-7天,有机磷农药7-14天,杀菌剂中百菌清、代森锌、多菌灵14天以上,其余7-10天。农药混配剂执行其中残留性最大的有效成分的安全间隔。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20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