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打药正确方法
首先要对症下药。虽然可能同样都是真菌性病害或细菌性病害,但表现症状不一样的话,可能适用的药剂的品种就不一样,同样是虫害,有虫卵与没虫卵的适用的药剂品种也不一样。另外即使是同一种病虫害,也不要总使用同一种药剂,还要考虑到抗药性的问题。其次要从源头上降低用药难度,受害严重的病株、因病虫害掉落或人为打落的病叶病枝等要及时清理出棚外,集中打药后深埋或堆沤处理,这样可以提高棚内施药的效果。
第三是配药要科学,避免药害。比如同一成分药剂避免混配,铜制剂与碱性农药要避免混配等;再就是用量、浓度一定要按照说明操作,坚决杜绝私自加大用量;稀释过程中一定要搅拌均匀。第四是注意用药时机的选择。一方面是温度时机,一般病虫源的活动合适温度在二三十度范围内,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打药效果最好,并且对蔬菜安全性也高;另一方面是湿度时机,这个最不好把握,湿度过大过小都不利于药效发挥,原则上在温度合适的前提下,上午放风半小时至一小时后、下午关闭风口前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最好。第五要具体情况具体处理,比如白粉虱宜在早上露水示干时用药、而叶蓟马则宜在傍晚打药等。
不同季节,喷药时间应有所区别。
一般来说,在夏秋高温季节,农药施用的最佳时间应选在晴天上午9时左右和下午4时以后。上午9点左右,一般露水已干,温度还不太高,同时又是病虫活动最旺盛的时间,此时用药效果好;下午4时以后,光线渐弱,温度渐低,夜出性害虫(粉虱、蓟马)开始活跃,在这个时候喷药,同样有较高的杀菌灭虫效果。
而在冬春低温季节,农药施用时间在下午2:30至3:30为宜。因为冬春季节,棚内温度低,上午叶片露水退去后,光合作用逐渐进入高峰期,若在上午喷药势必会影响温度的提高,降低光合效率,所以上午也不宜用药。
切忌在晴天中午喷药。因为中午喷药时,棚内温度较高,高温容易促进药剂的分解和药物有效成分的挥发。另外,农作物在炎热的天气下,生命力会变得旺盛,叶子上气孔开放多而大,如若此时喷上药剂后,药剂容易侵入到作物体内,以致受药害的几率大大增加。此外,中午喷药时,药剂的化学活性也会变强,农药的毒性也变大了,极易发生施药人员中毒事故。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21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