潲水饲养猪的方法是什么
经过处理的潲水可以直接喂养动物,营养好、猪的长势好。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潲水饲养猪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1.第一种喂法,把发酵潲水掺入全价饲料中的喂法。
下面的推荐配方是指严格按上述发酵方法来处理潲水的,另外,如果发酵潲水因为酸度太高,猪不太爱吃的话,可以按发酵潲水量的1~3%的用量加入小苏打粉进行中和,或者每100公斤发酵潲水添加10克糖精,可以解决这个适口性问题。
注:下面的发酵潲水的用量,不是指一开始就喂这么多,第一次喂发酵料,是先少量试喂,如先以15%试喂,看猪适应后,慢慢增加用量,直到加到用量如母猪可达到65%,如果猪还比较适应,则视情况还可以增加用量,以降低成本,只是要注意满足猪的营养需要。不同养殖户的猪,不同品种的猪,对潲水添加量的反应不一,有的猪可以喂很多,有的猪则不行,这都需要您在实践中具体把握具体的用量。
1 肥育猪的喂法:
15~30公斤小猪: 70%小猪全价饲料+30%发酵潲水+1.2%的4%型预混料。
30~50公斤的中猪:50%中猪全价饲料+50%发酵潲水+2.0%的4%型预混料。
50~100公斤的大猪:70%发酵潲水+30%大猪全价饲料+2.8%的4%型预混料。
2怀孕母猪的喂法:
怀孕期1~90天:80%的发酵潲水+20%米糠,另加青饲料(或4%型怀孕母猪预混料3.2%),注意,这里的发酵潲水,是指严格按上面方法进行发酵的,即加入了豆粕或棉菜粕或花生麸等蛋白质饲料一起进行发酵的潲水,蛋白质含量达到了15%左右。
怀孕期91~哺乳期:40%的发酵潲水+大猪全价饲料,另加青饲料(或4%型怀孕母猪预混料1.6%)。
种公猪:40%发酵潲水+30%大猪全价饲料+20%米糠+10%麦麸,另加青饲料(或4%型种猪预混料1.6%)
实践证明即使是饲喂瘦肉型猪效果都非常良好,猪生长迅速,可以与全价饲料相媲美。且猪肉检测完全符合食品标准;母猪生长良好,奶水足,仔猪极少黄白痢,成活率高;种公猪精力旺盛,精子质量多、好。
发酵后的潲水还可以养殖鸡、鸭等动物,鸡鸭均非常喜吃。饲喂方法基本与养猪相同,要根据实际情况调配。
发酵潲水
对降低养殖母猪的成本是非常有效的,在空怀期间和怀孕开始到90天,你完全可以大胆将使用量用到80%,不会造成对母猪的营养不良,只是注意适当多饲喂一些青绿饲料。
潲水营养丰富,具有能量高、脂肪高等优点,每4公斤潲水(湿重)相当于1公斤精饲料的营养,因而常被用来加工成饲料饲喂动物,其中尤以用于养猪为多。然而,传统的蒸煮处理办法虽可以消灭较多的病原体、病毒和寄生虫等有害物质,但蒸煮后的潲水不能保存,必须在几个小时内饲喂完,否则会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和黄曲霉素,易引起中毒,而黄曲霉素更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化学致癌物质之一。
对如何利用微生物发酵潲水的技术作了介绍:
以200公斤潲水为例,首先加入20-60公斤米糠或统糠进行调和(米糠、统糠的用量不是绝对的,以手抓一把饲料握紧,见手缝里有水而不往下滴为准,也可用秸秆粉代替),然后拌入微生物饲料发酵菌液,在池中密封发酵1-3天即可取出配合预混料或全价料进行饲喂。需要注意的是,发酵后要把潲水中的牙签、长的鱼刺、玻璃、塑料袋等硬物挑出,否则被猪误食会划伤肠道。
据介绍,使用微生物发酵处理潲水不用蒸煮,并且利于保存,可保持潲水长时间不变质,减少养殖场的臭味,提高饲料适口性。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生长速度,20公斤的仔猪只需饲喂4个月体重即可超过100公斤;其营养也大大提高,粗蛋白在18%左右,能量与全价饲料相当,最多可以代替全价饲料中80%的能量饲料来使用,养殖成本可降低35%以上。
只要是泔水没腐败就可以使用。经我们的产品发酵泔水成为的全价饲料饲养的猪完成符合国家肉类检测标准,彻底解决垃圾猪的问题。
一定要密封进行保存,只要密封得好,可以保存半年不会变质。饲喂完后,要马上对发酵池(缸、桶)进行清洗;发酵操作台每次发酵操作完成后要进行清洗。防止病菌滋生。同时每一次取用后,必须马上重新密封好,否则可能在后面的喂养时造成拉稀。
潲水饲养猪的问题潲水(泔水)养猪最大弊端表现在:其一是将收集起来的潲水需经过高温消毒、杀菌,除花费大量的燃料费用外,工作人员还非常辛苦,其二是营养也很不平衡,特别是植物蛋白质奇缺,动物蛋白质相对过剩,而且品质不好,所以养猪长不快,一般要六七个月才上市;再次,潲水中成分复杂,含有毒有害物质较多,容易引起各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威胁,病猪、死猪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亏本风险很大;最后,容易变质,保存的时间不长。有相关报道泔水发酵成饲料,在养猪业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泔水发酵成饲料的原理利用微生物可以将泔水发酵成安全饲料,既可缩短出栏时间(由过去的六-七个月上市,缩短到五个月以内),还可大大节省燃料成本、人力成本, 减轻劳动强度,达到或超过全价饲料的效果。
?
膨化饲料是项新的饲料加工技术,说白了就是爆米花儿。饲料在挤压腔内膨化是个瞬时过程:即饲料处于高温(110-200℃)、高压(25-100Kg/c㎡)以及高剪切力、高水分 (10%-20%甚至30% ) 的环境中,通过连续的混和、调质、升温、增压、熟化、挤出模孔和骤然降压后形成的一种膨松多孔的新饲料。饲料经膨化加工后,形成“爆米花”状态,不但外形大变样,内部的有机物分子结构同样有了一个大的改变。膨化使饲料内的淀粉更易消化,蛋白也更易利用。相比于普通全价颗粒饲料,膨化饲料优点有很多。一方面糊化和降解饲料中的淀粉,还能使饲料中的蛋白质变性、降低抗营养因子、增加适口性等;但同时也破坏了饲料所含的维生素、生成不易消化物质、增加成本等不利因素。
?
?一、膨化饲料的优点
?
?1、提高适口性
?
?饲料原料经膨化加工处理后,富有独特的香味和蓬松的口感、糊化度高、适口性好,大大 *** 动物食欲,诱食效果明显。
?
?2、提高消化率
?
?饲料经膨化处理后,使部分蛋白质和脂肪等有机物的长链结构变为短链结构,增加动物对饲料的吸收率。
?
?3、提高饲料品质
?
?①饲料膨化过程使蛋白质与淀粉基质充分结合,饲喂时吸收率高,不易流失,只有当动物体内的消化酶分解淀粉时才能释放蛋白质出来,蛋白质效价得以提高。
?
?②膨化过程造成蛋白质发生变性,许多抗营养因子发生钝化,同时改变蛋白质的三级结构,蛋白质在肠道中的水解时间缩短。
?
?③膨化会生成反刍动物瘤胃不可降解的蛋白--过瘤胃蛋白,避免产生氨中毒,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
?④膨化可释放原料分子中的囊化油脂,提高脂肪热能值,还将脂肪和淀粉或蛋白一起形成复合产物脂蛋白或脂多糖,降低了游离脂肪酸含量,同时钝化了脂酶,抑制油脂降解,减少了产品贮存与运输过程中油脂成分的酸败、哈败。
?
?4、降低原料中细菌、霉菌和真菌含量
?
?饲料卫生品质得以提高,为动物提供无菌、熟化饲料, 降低动物患病风险,减少各种药物成分的添加量,为无抗养殖的普及铺平道路;提高淀粉糊化度,生成改性淀粉,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和粘接功能。由于膨化饲料多孔,吸水性很强,可添加更多的液体成份(如油脂、糖蜜等),同时,膨化饲料具有比普通淀粉强得多的粘接功能,大大减少膨化生产过程中淀粉添加量。这就为其它原料的添加提供了更多空间,配方中可选择更多的廉价原料来替代那些昂贵的原料,大比例地提高低质原料效价,降低饲料综合成本,从而不影响最终饲料产品品质。
?
?5、提高纤维可溶性
?
?挤压膨化过程可大大降低饲料中粗纤维含量。挤压过程中的高温高压直至释压出口的瞬间膨胀作用,熔化了细胞间质及细胞壁内各层木质素,断裂部分氢键,高分子物质分解为低分子物质,原来紧密结构则变得蓬松,还释放出了部分可消化的物质,饲料利用率得以大大提高。
?
?6、有利于饲料贮存,延长饲料保质期
?
?饲料在高温高压以及膨化作用下,杀灭原料中的霉菌、细菌及真菌,从而提高饲料的卫生品级,可有效地降低动物腹泻、胃肠炎和下痢等疾病的发生。
?
?台。
?
?二、膨化饲料的缺点
?
?1、维生素损失
?
?温度、压力、摩擦和水分均可造成维生素损失。实验表明,饲料膨化过程中,VA、 VD、叶酸各损失11%;单硝酸硫铵素与盐酸硫铵素各损失11%;单硝酸硫铵素与盐酸硫铵素的损失率分别为11%与17%;VK与VC各损失50%。而对比硬颗粒饲料的加工,损失则减半。
?
?在完全没有天然食料的对比条件下,用膨化料喂养鲤鱼,鱼羣少数个体会出现鳃流血现象,估计与饲料加工过程中热敏维生素的破坏有关。
?
?膨化饲料:常用水产饲料投喂如何定量?减少饲料浪费,有效降低饲料成本
?
?2、酶制剂损失
?
?酶的最适宜温度在35-40℃,最高不能超过50℃。但膨化制粒过程中温度可达120-150℃,并伴有高压 ( 改变酶蛋白的空间多维结构而变性 ) 、高溼(引起饲料中较高的水分活度),如此环境,大多数酶制剂活性都将损失殆尽。
?
?据报道,葡聚糖酶未经处理经70℃制粒后在饲料中的存活率仅为10%;处理后的葡聚糖酶在料温为75℃ 时调质30s,存活率为64%,而再经90℃的制粒其存活率仅为19%,植酸酶经70-90℃制粒后活力下降也在50%以上。
?
?3、微生物制剂损失
?
?饲料中应用较多的微生物制剂主要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链球菌、酵母等,均对温度非常敏感,膨化制粒温度超过85℃时,其活性将全部丧失。
?
?4、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损失
?
?膨化过程中的高温使原料中部分还原糖与游离的氨基酸发生美拉德反应,降低了部分蛋白质的利用率。
?
?另外,蛋白质在碱性条件下经过高温可形成赖氨基丙氨酸,加热过度、PH值较高的情况下,部分氨基酸消旋而产生D-型氨基酸,大幅降低了蛋白质的消化率。
?
?加热最易受损失的依次是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采用离体研究方法,测定了草鱼、罗莉测定了异育银鲫肠道对7种饲料原料膨化前后的酶解动力学,证明膨化对饲料原料的蛋白质酶解速度有影响,菜粕、玉米、次粉膨化后酶解速度上升;豆粕、肉骨粉、鱼粉膨化后酶解速度下降,特别是玉米尤为明显;棉粕膨化前后酶解速度变化不明显。
?
?膨化对蛋白质含量低而淀粉含量高的饲料原料能起到积极作用, 但对蛋白质含量高的则产生负面影响。
?
?三、膨化饲料的应用
?
?1、养猪
?
?乳猪胃小,肠道消化吸收能力较弱,在由吃母乳转为吃饲料的过程中极易发生营养性腹泻。对于饲料未经糊化、灭菌不理想,极易引起仔猪消化道应激反应,引起腹泻、下痢。
?
?饲料膨化后在饲喂断奶仔猪时,可大大降低腹泻的发生,从而降低饲养成本,缩短育肥周期,提高经济效益。
?
?2、养禽
?
?饲料膨化后均为颗粒状,利于鸡鸭采食,提高饲料在嗉囊中的磨损速度,饲料的消化吸收有所加快,饲料的吸收利用也有所提高。由于饲料膨化后杀灭了大量致病菌,大大降低禽类下痢等疾病。
?
?3、反刍动物
?
?因为饲料经膨化后纤维有所降解,可溶性纤维增加,反刍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利用率大大提高。还提高了反刍动物对非蛋白氮的利用率,增加瘤胃蛋白的量,从而达到降低饲养成本的作用。
?
?膨化饲料对育肥肉牛增重的效果不错, 还可提高奶牛的乳脂率。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23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