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目前,我国生猪养殖的主要经营模式有哪些

主要有三种:

目前,我国生猪养殖的主要经营模式有哪些

1、规模养殖。

基础母猪养殖数量超过50头、甚至成百上千,年出栏商品猪数量可观,是市场超市猪肉的主要来源;养殖设备先进,机械化程度高,猪采食的是全价饲料。

2、散养。

是农户自养自食的一种。养殖数量1-2头,采食农产品下脚料及剩菜剩饭等,达到重量屠宰自己家庭吃。猪舍简陋,没有技术含量。

3、介于规模养殖和散养之间的一种,基础母猪存栏数量在50头以下,养殖设备不先进,甚至没有产床、取暖设备,饲料使用浓缩料再自己添加玉米等原料,没有机械化,技术含量低。

大棚式的养猪模式,为何在农村那么“火”?

在家庭规模养猪中,单一养猪在经营有方的情况下,也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但由于养猪的饲料是一次性利用,损失和浪费较大。如果采用综合饲养,就可使饲料一次性利用为多层次增值利用,经济效益会更好。

常见的生产模式有以下几种:

(1)猪—鱼综合饲养:用饲料养猪,猪粪喂鱼,可节省鱼的饵料成本,提高鱼的产量,起到互补作用,从而发挥综合效益。

(2)鸡—猪—鱼综合饲养:用饲料喂鸡,鸡粪经处理后作部分猪饲料,猪粪作鱼的饵料,在鱼糖里养水浮萍等用来喂猪,鱼糖泥又可作种植业的肥料,这样形成鸡—猪—鱼—粮—草的良性生态循环。

(3)养猪—加工结合模式:利用酒厂、糖厂、面粉厂、酱油厂、豆腐坊等加工副产品,如酒糟、糖糟、麸皮、酱精、豆渣等作饲料喂猪,可节省一部分养猪精饲料,养猪加工双增收。

(4)猪—果结合模式:在果林空隙处栽种各种饲料作物,用于喂猪,用猪粪给果树施肥,既可减少肥料开支,又可降低养猪饲料成本,从而达到猪、果双丰收。

塑料大棚的成本大约只是传统性猪舍的25%,节省下来的就是利润,

1,保温性能不好,昼夜温差大,传统型猪舍封闭较为严格,保温性能还可以,塑料大棚的保温性能要差得多,冬末春初,晚上大棚温度很低,小猪怕冷,会容易发病,大猪生长速度变慢,饲料利用率降低。在气温过低的时候可以在猪舍顶部安装滑轮,把滑轮和屋顶固定好,饲养员每天可以拉放草帘。

2,湿度大,塑料膜不透水晚上密封严格时,猪舍的水汽无法排出,天冷的时候会在塑料大棚顶上节一层霜或冰,等到气温回升后,又化成水落到猪舍地面,造成猪舍潮湿。可以在猪舍留下通风换气口,这个孔要留在屋顶。方便通风换气。在猪舍设置双层塑料膜,下层的塑料膜可以接从上边漏下的霜和冰水,如果潮气没那么大,也就不用过多通风。

3,设置排水沟排污,双层塑料膜,增加猪舍坡度,方便水流到猪舍外边,可以在猪舍一面安装一个大桶,下方安装粗水管,把水管打开冲沟,每天冲洗一遍,可以有效提高猪舍的空气质量。

4,塑料大棚中生火炉,这是解决低温和潮湿的比较好的办法,不足之处是要增加成本,也会造成猪舍的空气质量下降,因为大棚封闭性强,有了煤气无法扩散出去,可能导致煤气中毒。猪舍过道撒白石灰,可以起到两个作用,这个时候要注意,白石灰不要撒到猪圈里面,因为猪喜欢拱地,在地上玩耍,白石灰会烧坏猪的皮肤,猪的皮肤红通通的,卖猪的时候收猪的可能会不要。

农民该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土地?

在土地日常使用和流转过程中,农民要想保护好自己的土地,就必须注意以下2点。

首先,要保证“三方到场”。因为现有的法律规定,农民在进行土地转让时,必须率先获得土地发包方(村委会)的同意,否则协议无效;除土地转让以外的其它土地流转方式,也必须事先到村委会备案,这样的流转方式才会受到法律保护。因此,建议农民在进行土地流转时,一定要确保农民、村委会成员、土地受让方“三方到场”,这样才有利于后期维权。

其次,尽快完成土地确权。目前全国大多数农村都已经完成了土地确权工作,但个别地区仍然有未确权的情况。而土地确权证书,不仅仅能够表明土地的隶属关系,更重要的是,这本证书拥有很强的法律效力,能够在解决土地纠纷,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以及土地征收补偿方面,给予农民最好的保护。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25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