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很多农户会在收完水稻后会将鸭子放进稻田中,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稻田养鸭在国外很多地区也是有推广和试验,结论还是很好的。那样,家鸭不但可以在稻田里吃野草和虫害,并且拉出来的粪便等同于用厩肥给水稻田上肥。稻田里家鸭来来去去活动能使土壤疏松,刺激性稻谷植物的抽穗。因而,稻田养鸭是一箭双雕的好事,能够实现稻鸭双收。可是稻田养鸭也有各种规定。把鸭鹅放进稻田里的时间也。一般家鸭在栽秧后10天后可以放进稻田里。这时候幼苗现在开始变色,因此家鸭在水稻田主题活动也不影响生长发育,家鸭也不吃幼苗。

很多农户会在收完水稻后会将鸭子放进稻田中,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上肥及锄草难题。实际上,稻田养鸭不再期待上肥、锄草、喷洒农药。有些人会担忧那样稻谷生长趋势会受影响。由于实际上,鸭子吃野草和虫害,家鸭的粪便是天然有机肥料,能增加水稻田的肥效,进而控制成本!稻田养鸭要合理地分配家鸭的总数。在水稻田栽秧后,不能使用灭草剂,水草植物能够自然生长。不这样应用灭草剂,稻谷里的药物残留就会减少许多,进而在无污染农牧业上更进一步。鸭子是杂食禽畜,不但啄水草植物,还吃害虫。提议每平方英尺放养15到20只。水稻田富饶,杂草多,食草动物丰富多彩,能够增加到20 ~ 25只。这取决于具体情况。养鸭子的总数不可以过多。不然会危害水稻产量。

稻田养鸭最大程度地操纵化肥的应用。水稻田使用有毒或中毒了化肥,至少15 ~ 30天严禁家鸭下床。因此不能用有害化肥。鸭子吃水草植物和虫害,水稻病虫害相对性降低许多。实际上,稻鸭一同饲养的农户经过多年的探寻,发觉稻田养鸭,稻曲病病发的几率不大。因而,一般不用注射药物,因而能节省生产制造项目投资。通常是在稻田里养鸭子,水稻病虫害也相对降低。

稻田养鸭是近几年的新生种植方式,又称为鸭稻相互依存种植模式。一般与有机化学或绿色种植紧密结合。化肥和有机肥都不能使用。运用家鸭锄草、杀虫、鸭粪肥田栽种鸭稻,做到稻鸭双向实际效果。提议每10-15亩建一个鹅棚,让家鸭夜间休息。而且要准备充足的精饲料。不然家鸭饿了就非常容易啃叶片。在稻田里放鸭子后,田面要经常维持起码10厘米的隔水层,有利于家鸭活动。家鸭活动中,能将绝大多数莎草科、阔叶植物类、四科野草从田面脱离出去,降低广州本田野草的总数。而且还能啃噬叶子上的虫害,做到锄草、杀虫、肥田的效果.

哪种稻田适合养鸭?养鸭稻田水稻的适宜种植密度是多少?

稻田养鸭应把握好以下关键技术要点:选择优良品种及时孵化,及时驯化放水,及时放鸭。稻鸭共育一般应选择体型小、抗逆性强、生活力强、对野菜食欲强等功能强的小麻鸭和土鸭品种。养殖7-10天后,将水稻活苗移栽到水田中进行共育。放养密度为每公顷水田150-225个。新的水稻品种应选用植株等级高、茎粗叶直、分蘖能力强、抗倒伏和抗病能力强的品种。

稻田养鸭是利用家养鸭子在稻田里不断捕食昆虫、吃杂草(步),培育和刺激水稻生长发育,可明显减少水稻病、虫、草和粪便的危害,是水稻的优质有机肥料,有利于健康生育,对水稻具有明显的省药工、降成本增肥和保护环境的多重功效;所产稻谷和鸭子产品均优质无污染。

由于鸭子排泄物的施肥作用,稻鸭共作的施肥量比非稻鸭共作可减少5%-10%。移(抛)栽期要保持薄水,根系返青后坚持浅水灌溉,水深以鸭脚刚好能踩到表土为宜,以后随着鸭子的生长可加深水层,鸭子出头后,干湿交替壮籽,收割前5-7天浇水。喷水稻前,将鸭子引到鸭舍内居住,安全期过后,将鸭子放养在田间。是水稻满穗期收鸭上岸,以防鸭子吃稻穗。

结果表明,稻鸭共育的平均产量比常规水稻和晚稻高4.8%和10.2%。稻瘟病、粳稻和稻飞虱的发病率和危害程度明显下降,其中稻瘟病发病率下降14.7%,粳稻和稻飞虱的发病率和危害程度下降50%以上。众所周知,水稻田里面很容易长出杂草,如果让它们野蛮生长,就会造成稻田里,挤满了稻叶杂草争夺阳光,与稻根争夺营养,所以农民朋友一旦发现田里有杂草,还是用人工拔掉。或喷洒除草剂,夏天的稻田,天气炎热,人工除草又累又热,除草剂见效快,但对稻田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最后稻田里留下残留物,在稻田里养鸭子的好处开始显现。

适合养鸭的稻田应选择远离居民区、铁路、公路、工厂等噪杂的地方。但不宜太偏僻,避免给管理带来不便。放牧稻田水源应无污染,水量充足,排灌方便。稻田土壤要求保水性强,呈中性或微碱性的土壤为好。稻田的大小在放牧阶段应越大越好,在围栏养殖阶段应根据稻田的面积定量放养。通常情况下,每亩稻田(667米2)可放养12~15只鸭子。

在实施稻田养鸭时,稻田种植的水稻品种应该具有稳产、高产、抗病、抗倒伏的特性。早稻的合理种植密度为20厘米×20厘米或20厘米×17厘米,晚稻为20厘米×20厘米。在稻田放鸭期间,田内要长期保持有水,不能使用除草剂,最好使用生物农药或少量使用高效低毒化学农药,以保证肉鸭健康。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28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