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甘蔗间套种其他农作物的方法(甘蔗的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

甘蔗间套种其他农作物的方法(甘蔗的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

甘蔗间套种其他农作物,可争取空间和时间,充分利用土地、光照等自然条件,既可提高甘蔗产量,又可提高复种指数,还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改善蔗田生态环境,减少杂草危害,提高甘蔗的抗旱能力。

一、合理甘蔗间套种的基本原则

蔗地间套种所构成的复合作物群体,在其共生期间,既有互相促进的作用,也存在相互制约的矛盾。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实行合理的间套方式和技术,才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间套种的效果。合理的间套种必须掌握的基本原则:

(一)在作物安排上,要主次分明、互相兼顾。

在保证主体作物甘蔗生长条件的前提下,兼顾间套种作物光、热、水、肥的需要。甘蔗品种一般要选株型紧凑,叶片窄直,前期生长较慢,分蘖力强,丰产性能好,抗倒伏的品种。间套种作物应与主作物甘蔗形成对立的搭配,即一高(甘蔗)一矮,一廋(甘蔗)一胖,一尖(甘蔗)一圆,一深(甘蔗)一浅,一长(甘蔗)一短等,使组成的复合作物群体能发挥最大的互补作用。

1、根据间套种作物生育期的长短,确定最适宜的主间套作物种植期。

可采取育苗移栽(蔬菜等)方式,尽量缩短主间套种作物之间的共生期,使主间套种作物不至互相抑制。

2、根据间套种作物高矮,熟期的迟早,劳力及田间操作实际,确定间套种的方式。

蔗畦走向最好是东西向,蔗行内间作物种植时适当靠近向南的甘蔗,在间套方式上,可适当放宽行距和采用宽窄行种植,增加透光度。如果间套早熟、矮生品种可采用单行密植方式,其余的则要求隔行间套,如隔一行间二行,隔二行间四行,隔一行间一行(如玉米)等。

(二)五种主要推广的间套种品种组合

我市主要是种植春植蔗。春植蔗一般在3?4月下种,生长期比较短,加上冬春干旱少雨的影响,春植蔗一般要到7月才封行,与间套种作物互相荫蔽的影响不大。可采用豆科作物、蔬菜或绿肥等作为间套种作物,这些作物的生育期大致60?80天,完全可以在甘蔗大培土前收获完毕。我市少部地区也有间套种玉米,一般不提倡,一定要套种,建议间套种早熟、卖青的玉米为好。主要间套种品种组合:

1、蔬菜类冬春植蔗(以水田为主)蔗行距90?100㎝,套种的蔬菜12月中、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定植(地膜覆盖),茄科作物株行距30?40㎝,其他蔬菜25?25㎝或25?30㎝,甘蔗2月下旬至3月下种。

2、瓜豆类春植蔗(旱地以湿润山地为主)行距60?80㎝,春植蔗3?4月下种,可采用等行距间一隔一或间二隔一;黄豆株距30?40㎝,黄瓜40?60㎝,七叶瓜80?100㎝,甘蔗下种后即可播种。

3、薯类(马铃薯、红薯)冬春植蔗(以水浇地为主)蔗行距90?100㎝,马铃薯12月播种,塘距20?25㎝,行行套种。1?2月马铃薯小培土后甘蔗下种,收薯时进行甘蔗追肥小培土。

4、粮食类春植蔗(旱地、水浇地均可)春植蔗3?4月下种,水浇地下种后即可播种玉米,山区旱地待雨季来临再播种,可采用隔一间一或隔一间二的方式,株距40㎝左右。

5、宿根蔗蔬菜类、瓜豆类(以水浇地为主)甘蔗收砍后及时清理田间茎叶杂草,然后松兜,到次年开春后2?3月上旬即可定植蔬菜、瓜豆类等蔬菜作物(地膜覆盖),间作方式和密度可参照上述品种组合的间套规格。间种作物必须在6月上旬收获完毕,以便尽早对宿根蔗进行培肥管理。另外宿根蔗出苗早,易发生病虫危害,应加强病虫的防治。

种植甘蔗注意以下几个技术问题。

1、选用优良品种

甘蔗和其他农作物一样,也有许多各具特色的优良品种。在长城以南,长江以北广大地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光、温、水和土壤自然资源适宜条件下,应该选用生育期相对较短(210天左右)、抗寒、抗旱、抗逆性强,生长势旺盛,上糖快而集中,符合当地消费习惯的优良品种。如北方果蔗、新台糖10号、新台糖22号等。这是取得高产、高糖的基础措施。

2、因地制宜实行双膜覆盖

北方种甘蔗要尽量延长其生长时间,提倡早春育苗移栽,采取铺地膜加扣小拱棚双膜覆盖。抵御晚霜和倒春寒,提高地温、减少水分蒸发和肥料流失,促使早分蘖、增加有效茎,提早拔节。当棚内最高温度达38℃以上时适当放风,预防烧烫叶片。

3、合理密植,建立高产群体

甘蔗的经济产量是由单位面积的有效茎数和单茎重构成的,合理密植既可保证单位面积内的有效基数,又能改善田间通透性和提高光合效率,促进个体和群体协调生产。一般采用等行距90~95厘米,株距20~30厘米的单行种植法,667米2植基本苗3000~3500棵。分蘖高峰时,剔除小蘖、弱蘖,选留大蘖、壮蘖。667米2有效种苗6000~6500株。

4、加大配方施肥量

甘蔗喜欢高效有机肥,如鸡粪、饼肥等。在化肥使用上应实行土壤检测分析平衡施肥。有效成份含量比例为1:0.8:1较为适宜。全生育期氮、磷、钾全部化肥分三次使用。整地时,每667米2撒施散碎、腐熟鸡粪4~5米3。钙镁磷肥100~120公斤,尿素20~25公斤(等含量氮素其他化肥也可),硫酸钾25~30公斤。深耕耙平。

甘蔗的经济产量很高,一般667米2产5500~7500公斤。属于高肥水、高光效的4碳农作物。除基肥外,还要适时追施化肥。幼苗4~6片真叶时,中耕除草,追施提苗肥,667米2追尿素25~30公斤,钾肥15~25公斤,培土5~7厘米,促进蔗苗生产旺盛,提早分蘖。6月下旬,甘蔗进入拔节伸长关键期,667米2追尿素60~70公斤,钾肥25~30公斤,叶面喷施200×10-6赤霉素水溶液,大力促进茎节伸长。根部大培土,高度20~25厘米以上,有效防止倒伏,促使大苗生长。适当增施磷、钾肥才能实现高产高糖双丰收。

5、防治病虫害

甘蔗的主要病害是风梨病、嵌纹病和鞘腐病,由真菌传染。北方种植受自然环境条件影响很少发生。若遇高发年代,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杀菌剂防治。

虫害以地下害虫、蔗螟和蚜虫为主,可用呋喃丹、甲拌磷(根施)杀螟松(喷施或其他生物农药除治。禁止使用高残留剧毒农药喷撒茎秆和叶片。

6、适时延后收获

立秋节后,北方气候逐渐转向白天热、夜间凉、昼夜温差大的特定环境,最适合甘蔗积累糖分,剥除底部枯黄老叶,根据墒情少浇水或不浇水,尽量延长生长期至立冬节前后。日最低气温4~5℃时砍伐收获。这也是实现高产高糖的有效方法。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30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