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杀菌剂使用技巧有哪些?

在田间喷施时,要注意喷施期,一般由病害发生情况决定(一般在病害发生前或早期喷施);我们还应该考虑作物的生长期,许多病害的发生都与作物的某个生长期有关;不同生育期作物对杀菌剂的耐受性不同。药剂的选择取决于病害类型,如三唑和三唑酮防治小麦白粉病和锈病。药剂种类选定后,还要根据作物种类和生育期、杀菌剂种类和剂型、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施药浓度。

杀菌剂使用技巧有哪些?

杀菌剂药剂的选配和用量对药剂施用中的药效和安全性具有直接的关系。由于农药种类的不同,其使用方法、剂型和浓度的不同,所需要的药量也不同,有的药剂的使用量要比无机药剂的用量要大。如水稻施用水稻田一种高效低毒的杀菌剂,对水稻苗期的白叶枯病、稻瘟病、水稻白叶枯病、稻曲病、水稻根结线虫等都具有显著的防效。

喷洒方式不同,所需的药液种类和浓度不同,其药效也不同。如烟雾剂、粉剂,喷射速度快,所需的药液种类少,一般药剂喷后15-20分钟即可起效,有机无机混配的农药,如除草剂、杀虫剂和杀螨剂等,其防效的不同,一般需要按照农药使用方法、剂型、浓度及药效等具体情况来分别确定。对于某些作物如烟草、柑橘类、茶类等易于受到高温高湿影响,应注意喷药时期和时间,要采取相应的方法。?

一般来说,作物病害在发病初期喷药是比较安全的,这时喷药对于病害的发展和防治有一定的效果;对于病害的初期喷药,通常药效较低,对于后期的发展是有一定的作用的。本期内容到此结束,感谢大家对文章的阅读,可以关注小编哦。

农药的正确使用方法,都有哪些?

(1)喷雾法。将农药制剂加水稀释后通过喷雾器(机)把药液雾化,均匀地喷洒在植物上,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2)浇灌法。将药剂加水稀释后,直接向植物根部浇灌。浇灌辛硫磷等,可防治地下害虫;浇灌氧化乐果等,可防治蚜虫。

(3)根施或撒施法。将药剂施入土壤内或根际部,用来防治蛴螬、金针虫、蝼蛄、线虫以及土传病害。先按照需要的用药量与细土(或细沙)充分拌和,制成毒土,然后均匀撒在土地表面,用来防治在植株下面或土面上活动的害虫。为安全起见,高毒农药不能制成毒土撒施。

(4)喷粉法。利用喷粉器将粉剂撒布在病虫植物体表面,粉粒要细小均匀,喷撒要均匀周到。此法适用于缺水地区。

(5)拌种和浸种法。拌种是将粉剂按一定比例与种子混合,装入拌种器内搅拌均匀,种子拌药后堆闷一定时间再播种。浸种是用一定浓度的药液,将种子或种苗浸泡一定时间,捞出晾干后播种;一般浸种时间为5~40分钟,浸苗时间为5~30秒。

(6)毒饵法。利用害虫喜欢吃的麦麸、豆饼、绿肥、鲜草等作饵料,掺入适量的胃毒农药制成毒饵,用以诱杀和毒杀害虫。主要防治地下害虫和地面上活动的软体动物等。

(7)熏蒸法。在密闭的条件下利用易挥发或易分解产生毒气及能够汽化的药剂来防治害虫等有害生物。适用于防治种子害虫、蛀干害虫、温室害虫等。

农药使用者应当按照农药标签上标注的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在规定的使用范围,对象作物,用药浓度,使用方法的指导下使用。不得擅自扩大使用范围和剂量,或者改变成其他的使用方法。

合理的用药量和施药次数。

无论那一种农药,施药浓度或用药量都要适当。用药量过大不但污染环境,而且植物易产生药害,药量太小,无效果,造成人力物力上浪费。我们在调查和测报环境的基础上,根据病虫发生发展情况,决定施药次数,决不能不管病虫情况,随意施药。

选购农药前应当仔细阅读农药标签

一看名称,注意有效成分名称、含量及剂型是否清晰。二看三证,即农药登记证号、产品标准号、生产批治对象选择与标签标注一致的农药。四看净含量、生产日期及有效期。标签上应标注净含量、有效期、生产日期(批号)。五看标签和外观。农药标签标注内容应完整。

配药的人要带胶手套,喷药时应注意安全

人最好戴风镜、口罩,站在上风口,常换手执杆向下风侧喷药;果树植株高大时,为了减少往返次数,可向左右两侧喷药,边喷边退最安全。总之,不管前行或退行喷药,人要站在上风位置,可以大大减少农药吸入量与防止意外中毒事故发生。

需要注意的就是喷洒农药的时间

农村干过农活的人都知道,喷洒农药的时间最好不要选择在早晨,因为早晨的时候,农作物或者蔬菜上面都有露水珠,所以选择使用农药的时间,最好是上午九点到十一点,下午最好在傍晚时分。第四点需要注意的就是要看准天气。在准备喷洒农药以前,最好先看一下天气预报。一定要避开下雨的天气使用农药,否则的话,被大雨冲刷以后,使用了农药也是前功尽弃,浪费时间也浪费了农药。

应明确瓶签和说明书的内容。

有效成份含量:按百分含量标记,同一药名,含量不同,用量是不同的。防治对象、用量和使用方法:药剂的防治对象都要按在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登记的范围标明,用量和使用方法应具体。如在棉花上用于防治棉铃虫的药剂,不可用来防治蔬菜和其它作物上的棉铃虫;使用方法不能随意变化,现使用玉米田芽前除草剂,往往因用水量不足,药剂难以在土壤表面上形成药膜,而使药效降低;防治果树病害也往往因用水量不足,使药效降低。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30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