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的料肉比是怎么算得?
问:料肉比是怎么计算的?
答:料肉比是指饲养的畜禽增重一公斤所消耗的饲料量,它是评价饲料报酬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编制生产计划和财务计划的重要依据。料肉比高说明用的饲料多,但增长的肉少;反之,料肉比低说明用的饲料少,但增长的肉多。
料肉比指标的计算:
料肉比= 消耗饲料总量(KG)/增重总量(KG)
问:料肉比与饲料转化率一样吗?在实际算法在,对于畜禽增重一公斤所消耗的饲料是指的干物质吗?
答:料肉比实际计算的时候不是指饲料的干物质。指实际称量的饲料重量。饲料转化率也称为饲料报酬,指消耗单位风干饲料重量与所得到的动物产品重量的比值。也称为料肉比,即饲喂一斤饲料动物能长多少肉,如料肉比为2.5/1, 则是饲喂2.5公斤饲料长一斤肉,所以养殖户都希望能降低料肉比。另补充:风干物质不等于干物质。
是指全价饲料的重量,包括饲料内的水分。一般的饲料含水量12%-14%之间都是合格的---根据国家规定。
希望对你有用,谢谢!
什么叫猪粮比?
春节假期已过,养猪人要总结经验开始新一年的规划。
当下部分猪企已经发布了业绩预告:2022年,海大集团预盈利28-31亿、罗牛山预利盈6500-8400万、京基智农预盈利7.5-8亿、得利斯预盈3500-3800万在2022年行情波动如此之大的情形下,养猪企业都已扭亏为盈,那2023年养猪岂不是门好生意?
养猪企业2022基本实现扭亏为盈
回望2022年行情:一季度猪价跌入6元谷底,二季度缓慢回升,季末才真正回弹,三四季度猪价处于高位,所以整个行业上半年是处于深亏的状态,下半年才真正盈利!
不过,根据已经发布业绩的企业以及相关推算,我们可以大致断定:养猪企业2022全年基本实现扭亏为盈!
先来看看养猪企业绩预告:
海大集团预计2022年盈利28-31亿,同比增长75.43%-98.76%。
罗牛山预计2022年盈利6500-8400万,同比增115.38%-119.87%。
京基智农预计2022年盈利7.5-8亿,同比增93%-105%。
盈利的因素,归结为以下几点:
①海大集团称公司全年出栏约320万头生猪,由于团队专业能力提升,养殖成本下降,此项业务已扭亏为盈。
②罗牛山表示由于下半年猪价比去年同期上涨,生猪板块利润也比去年同期增加。
③京基智农则是生猪出栏量实现大幅增长,由于生产成本稳步下降、生猪销售均价提升,养猪业务实现了盈利。
再来看看业内推算:
根据牧原股份公告,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5.12亿。
四季度相关数据并未公布,但我们可以依据现有数据推算一下。
成本方面,四季度牧原养殖成本基本处于15.5元/公斤上下波动,而10-12月其商品猪销售均价分别达到了26.05元/公斤、23.33元/公斤、18.61元/公斤(此处我们取平均值22.66元/公斤估算)。
按照四季度销售生猪1597.6万头,其中商品猪1560.6万头、均重110公斤计算,可以预估出牧原四季度商品猪利润约为122.91亿元。
另外,业内其他几家头部猪企的数据,也有相关测算。
根据同花顺财经数据:
截至1月29日,近半年内共有29家机构预测温氏股份2022年业绩:净利润55.49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41.4%。
截至1月29日,近半年内共有9家机构预测新希望2022年业绩:净利润4.32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04.51%。
整体而言,猪企2022年业绩基本实现扭亏为盈。
那2023年养猪是不是稳盈了呢?先来看看官方的几种定调。
官方对猪市的几种定调
生猪产能方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生猪存栏45256万头,比上年末增加333万头,增长0.7%。
其中,能繁母猪存栏4390万头,增加62万头,增长1.4%。
要知道,官方制定的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数据为4100万头,目前的存栏数值已经处于高位。
而且去年5月-12月,我国能繁母猪存栏一路回升,按照10个月生产周期推算,2023年3月-10月,国内生猪产能都是有保障的。
甚至可以说,没有大规模疫病、猪价断崖下跌等现象出现的话,2023年全年生猪产能都将非常充足。
猪肉需求方面,多位专家预估2023年经济增长将达到6%左右,居民收入将有所增长。
今年二季度起猪肉消费需求将恢复到常态水平,下半年进入到供需双旺的状态。
政策调控方面,2022年猪价大起大落,国家发改委采取了不少调控措施:收储、放储、预警、约谈猪企等等。
从调控效果上看,这些措施对价格影响还是较大的。
且官方明确表示,将维护正常市场秩序,促进生猪价格尽快回归至合理区间。
后市猪价如果再度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官方必将出手干预。
整体而言,2023年猪市将供需双增。
1月中旬国家发改委也定调:预计2023年价格波动幅度会比2022年小一些。
2023年养猪是门好生意吗?
虽说猪价波动将变小,但我们也不可忽视当下养殖成本依然处于高位。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1月第3周:
全国玉米平均价格3.04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0.3%,同比上涨5.9%。
全国豆粕平均价格4.97元/公斤,与前一周持平,同比上涨29.8%。
育肥猪配合饲料平均价格4.04元/公斤,与前一周持平,同比上涨10.7%。
与去年同期相比,玉米、豆粕、育肥料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养殖户成本压力较大。
当下猪企正在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全力降低成本。
例如,不少企业已经在通过豆粕减量替代、精准日粮配方等方式来减少饲料浪费、提高育肥速度。
官方也在全面推进豆粕减量替代,旨在减少养殖业豆粕用量,大幅降低成本。
同时在养殖效率上,母猪繁殖效率、人工效率、疫病管控效率等都成了衡量指标,行业已朝着数智化养殖发展。
养猪业未来必定是成本和效率的双竞争赛。
有专家表示2023年养猪将处于微盈利阶段。
但世界上没有一门生意是稳赚的,养殖依然存在着行情、疫病等风险,大家量力而行,且行且珍惜。
您对本文有何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猪猪比是生猪价格与玉米价格的比值,玉米是生猪的主要饲料。根据我国相关规定,生猪价格与玉米价格之比为6.0比1,生猪养殖基本处于盈亏平衡点。猪猪比越高,养殖利润越好,反之亦然。但两者的比例过大或过小都是不正常的。
是猪价的基本要素和定价的重要依据,包括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各种饲料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人工工资管理费、药物防疫费、能源消耗费等。在生猪生产过程中,饲料成本占养猪成本的60%以上,猪饲料很大一部分来自粮食。因此,粮食的产量和价格直接影响生猪生产的数量和价格。生猪生产实践表明,生猪价格与粮食价格之间存在着必然的、相互适应的规律,即“猪粮比价规律”。如果符合这个规律,就可以实现产销的松散平衡,否则必然会出现产量超过销量或者产量不足的被动局面。猪猪比越高,养殖利润越高。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30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