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打农药最适宜?早上还是晚上
自己种的蔬菜长虫子是正常现象,这时只要给蔬菜打下农药就行了。不过在打农药的时候要注意时机,这样才能将药效发挥更好!
在打农药的时候最不适合的时间是在中午,因为在中午的时候不仅人怕热,虫子也会怕热,特别是炎热的夏天,打农药不仅会快速蒸发掉,而且还不容易喷到虫子身上。一般的杀虫剂如果没有喷到虫子身上,那么就无法发挥出自己的药效,加上天气炎热,很容易将药效给蒸发到掉,那么在中午的时候就等于白白忙活了一场!
而打农药的最佳时机是在早上太阳没有出来以及傍晚太阳没有下山的时候,这时不仅天气温和,而且也正是虫子出来觅食的时候,如果这时喷洒农药,也相对比较轻松一点,杀虫效果也会好一些!不过在喷洒的时候要注意药剂的用量,避免用药过量而毒杀掉菜地中的益虫,而选择害虫常常出没的地方进行喷洒,这样杀虫的效果会更好!
另外,有一些蔬菜所生的虫子活动时间和其他虫子不一样,他们往往是在晚上出来觅食,而白天喷洒农药对于多在蔬菜叶下面或者花蕊中的虫子并没有多大的效果,所以在打农药的时候尽量根据虫子的日常活动去喷洒农药,这样才能有效去除蔬菜中的虫子。如果盲目去喷洒农药,反而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另外,在种植蔬菜的时候也可以在蔬菜的间隙中种植一些辣椒,这样可以减少农药的释放!因为辣椒在生长的过程中会释放一些辛辣的气体,而很多虫子十分不喜欢这些气体,会远远躲避开这些气体,这时就能有效减少打农药的麻烦,因为辣椒所散发的气体就是天然的农药!
农药什么时候使用效果好?
害虫盛发期:对于害虫来说,害虫盛发期能够是卵孵盛期、幼虫盛发期、成虫盛发期,毕竟在那个时期用药防治效果最为显然,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原则上是要节制害虫的生活习惯,在最易杀损害虫,并能有效地节制损害的阶段进行。
如防治粘虫,在卵块孵化顶峰期喷药,虽对已孵化的幼虫防治效果良好,但对后期孵化的幼虫并不一定见效,而当幼虫2-3龄顶峰时,喷施药剂,一次防治即可解决虫害问题。又如防治棉铃虫时,因为初孵幼虫在不长的时间内就要钻进蕾铃内,若在幼虫2-3龄顶峰时再用药,则防治效果很差,而在卵块孵化顶峰期用药,其防治效果尤其显著;水稻螟虫、斜纹夜蛾也一样。
农药使用时间如何确定?
防治害虫时,通常应在幼虫2-3龄顶峰期前用药,有的应节制在卵块孵化顶峰期后用药,这时施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起因主要是:
一是幼龄期抗药性弱:幼龄害虫在3龄前体壁都很薄,体壁上还长有很多的微毛,微毛着生部位的表皮很薄,药剂就很容易透过这一层,而且这时虫体小,食量较小,损害轻,活动领域小,抗药(耐药)力弱,所以判别防治害虫的适期,应节制在2-3龄顶峰期前用药,有的应节制在卵块孵化顶峰期前后用药,可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当害虫达到4-6龄时,害虫的食量、体壁的厚度均大大增长,其厚度可达1龄幼虫的50-100倍,体壁上的微毛也没有了,这样药剂就不易粘附在体壁上和透过体壁,达到害虫的体内就比较艰巨,同时,害虫的抗(耐)药性也大幅度上升,从而大大影响了药剂的杀虫效果。并且害虫龄期增大后,虫体内的脂肪量也增加了,具备积压和分解许多农药的作用。害虫体内脂肪含量越高,这种作用就越显然,抗(耐)药性也就越强。
二是天敌敏感期:在害虫天敌对药剂反应比较敏感的时期内,应尽量少用药或不用药,以保护天敌,维持田间生态平衡。
三是感病生育期:对于病害来说,易感病的生育期都是药剂防治的最佳适期。如苗期最易感染立枯病,可在播种前用杀菌剂拌种或在苗期喷雾防治;再如花期也是病害侵染的顶峰期,因此,应节制在开花期选用对路药剂重点进行防治预防,节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四是杂草敏感期:施用除草剂通常应节制在杂草敏感期用药。对于以种子滋生的杂草,幼芽期和幼苗期对除草剂较为敏感,因此,这一时期经常是除草剂用药的适期。通常节制在播后苗前或杂草1-2叶期为好。当使用广谱灭生性除草剂时,如克无踪、草甘膦、农达等,应在杂草茂盛生长期较为敏感时用药,除草效果显然,并且持效期长。如果防除春季和夏季农田杂草时,应在杂草盛发初期喷施除草剂最好。
五是害鼠断食期:从有效节制害鼠度来说,毒铒的投放宜节制在鼠类断食阶段较好。多年实验证实,春季灭鼠的效果最好,这是因为害鼠的冬贮饲料耗尽,对毒铒的摄食相应较多;同时春季灭鼠还能够缩小基数,保护春播作物正常出苗和安全生长。
六是植物安全期药剂对植物的安全性是判别施药适期的一个先决条件。在施用农药时,要选择作物对药剂有较强抗药性的时期喷施,免得引起作物药害。
七是安全间隔期:农药的施用时期,还应依据农药安全使用标准,节制在安全间隔期内施药,免得农药残留超标,造成不良结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31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