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在生了小猪之后该如何处理?需要注意什么?
要注意产后观察。母猪产后养猪的人要经常观察母猪的情况。观察母猪是否有大出血,体温是否正常,是否有采食量变化,是否有产后无乳、乳腺炎,甚至产后麻痹。特别是母猪产仔时,产道和子宫受到不小的伤害,产后容易受到医院微生物的侵害,因此养殖户要特别小心子宫炎和产后热等。如果有上述问题,必须及时采取方案处理和治疗。人工早产的母猪要注意。给母猪人工分娩膏的情况往往是取出小猪,所以母猪产后要洗净母猪的酸度,并为消炎使用药物。
母猪的产后护理要注意什么?重点在于这六个方面请注意检查胎衣。母猪在胎衣上容易出现问题,养猪场分娩后一定要数一下胎衣和脐带的数量是否与分娩人数相符。如果胎衣不下,一般使用肌内猪丝10毫克乙烯基雌二醇,如果子宫颈扩张,则每30分钟注射一次催产素,通常注射两三次即可。穿上胎衣后,母猪山也要往深处注射青霉素,消除炎症。母猪的产后饲养管理母猪在产仔时会消耗太多的体力和体液,所以产后母猪容易出现疲劳和口渴等反应。养猪要准备温水,充分供应母猪,盐含量一般控制在1%。
分娩后8小时内一般不能喂饲料,只需要提供饮用水,第二天早上还要喂。第一次喂产后,尽可能吃流食,减轻产后母猪弱消化系统的负担。通常两天后可以正常喂食。分娩当天不喂食母猪分娩时间长,体质消耗大,精神疲惫,胃肠功能活动能力差。一般不提倡喂食,提供充足的饮用水,冬天喝温水,适当加盐,电解多维度等,必要时可以喝麦麸(少量)。第二,分娩后2~3天喂稀饭,逐渐增加食量母猪分娩后2~3天要更加注意喂哺乳母猪的方式。由于分娩导致胃肠功能下降,暴饮暴食最容易引起母猪产后不食症的发生。在过去的2~3天里,要少喂根津,喂汁液。此后,逐步增加饲料供应量,达到5~7天的正常饲料量。
母猪分娩后4~5天,注意增加母猪的活动母猪生产后体质较弱,应与仔猪频繁哺乳一起增加母猪的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减少疾病、增加哺乳。可以进行母猪外出活动,然后进入圆圈进行母乳喂养。注射适量药物预防母猪子宫内膜炎大部分母猪的分娩时间都比较长。特别是胎衣长时间暴露在外,甚至胎衣不正,生产后容易感染子宫内膜炎。一般主张第一只小猪生产后注射脑垂体后叶素,促进子宫恢复,减少出血。产后1 ~ 3天注射青霉素、链霉素、鱼腥草等药物,预防子宫内膜炎的发生。
养猪场怎样养好母猪
如何科学地调配哺乳母猪夏季日粮和加强饲喂管理,是养猪生产者必须积极考虑并要着重解决的问题。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夏季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一起来看看。
夏季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夏季哺乳母猪日粮的粗蛋白含量可配到18%,必需选择优质蛋白原料,建议不使用杂粕,而选用优质豆粕(粗蛋白含量?44%)、膨化大豆、进口鱼粉等蛋白质原料。
平衡氨基酸赖。氨酸含量应为1%左右,蛋氨酸含量为0.23%左右,半胱氨酸含量为0.46%左右,苏氨酸含量为0.5%左右。较高的赖氨酸水平和理想蛋白质有益于哺乳母猪生产性能的正常发挥。
提高能量水平应确保日粮消化能在14兆焦/公斤以上,代谢能在13兆焦/公斤以上。主要是选择优质玉米,水分必须控制在14%以内,其它指标要达到国标二等以上。应避免选择粗纤维含量高的原料进入日粮。此外,可添加适量脂肪(3%~5%)或优质大豆磷脂(4%~6%),以提高能量水平。
钙、磷比例恰当钙的含量应在0.8%~1%,磷为0.7%~0.8%,有效磷0.45%,为提高植酸磷的吸收利用率可在日粮中添加植酸酶。钙、磷含量过低或比例失调可造成哺乳母猪后肢瘫痪,在原料选择上应注意选择优质钙、磷添加剂。添加必要的维生素夏季母猪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维生素C(150~200毫克/公斤)可减缓高热应激症:?一胡萝卜素可提高泌乳力及缩短离乳至首次发情间距;维生素E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氧化功能,减少母猪乳房炎、子宫炎的发生;缺乏时可使仔猪断奶数减少和仔猪下痢。生物素广泛参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生物素缺乏可导致动物皮炎或蹄裂。高温环境可使动物肠道细菌合成生物素减少,故在饲料中应补充较多的生物素。维生素D可调节体内钙、磷代谢。其它一些必需维生素如B族、叶酸、泛酸、、胆碱等也应适量添加不可忽视。推荐配方:玉米58.O%、麸皮6.0%、豆粕15.0%、进口鱼粉5.0%、大豆磷脂6.0%、玉米胚芽粕6.0%、预混料4.0%。
哺乳母猪的饲喂管理
哺乳母猪的饲养目标,一是提高仔猪断xx数及断奶窝重;二是保持泌乳期正常种用体况,即28天断奶失重不超过12公斤。过度的失重会延长离乳后发情期,还可引起下胎产仔数减少,其后果是严重的。因此,必须围绕上述目标采取饲喂策略。
合理提高采食量为使母猪达到采食量最大化,可分别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种是实行自由采食,不限量饲喂。即从分娩3天后,逐渐增加采食量的办法,到7天后实现自由采食;第二种是做到少喂勤添,实行多餐制,每天喂4~8次,第三种是实行时段式饲喂,利用早、晚凉爽时段喂料,充分刺激母猪食欲,增加其采食量。不管是哪种饲喂方式都要注意确保饲料的新鲜、卫生,切忌饲料发霉、变质(酸败)。为了增加适口性可采取喂湿拌料的方法。
夏季哺乳母猪的饮水需求量很大高。因此,母猪的饮水应保证敞开供应。如果是水槽式饮水则应一直装满清水,如果是自动饮水器则要勤观察检查,保证畅通无阻,而且要求水流速、流量达到一定程度。饮水应清洁,符合卫生标准。饮水不足或不洁可影响母猪采食量及消化泌乳功能。
除了供给充足清洁水,加强温度的调控也是必要的。可以通过安装雨帘、换气扇、遮阳布、饲喂西瓜皮、清热中药等方式防暑降温。
夏季母猪的饲养方法
一、做好防暑降温工作、调整饲喂时间
预防发生热应激,热应激引起母猪繁殖力下降、排卵少,死胎多,并且母猪死亡率升高。夏季应做好母猪的防暑降温工作,结合通风采取喷雾等降温措施,加强猪舍的通风对流,以促进蒸发和散热,传统式饲养的猪场猪舍门窗应全部打开,让空气对流。有条件的猪场配种怀孕舍应安装水帘式降温系统,一般舍温可降低3-5℃。在生长和育成猪舍的露天运动场上搭建凉棚,铺设遮阳网,在高温高时,用冷水冲洗猪体或加装喷雾装置,每天喷洒4-6次;分娩舍的哺乳母猪最好采用滴水降温的方式,滴于颈部较低靠近肩膀处(仔猪需要保温,故不应采用喷水降温)。猪场内多栽树种草,覆盖地面,也可形成凉爽的小气候环境。猪舍内要勤除粪便,既能消除污染,又保持猪舍卫生,以免发酵产热提高舍温,防止中暑及其他热应激疾病的发生,以防造成死胎。
天热母猪不爱吃料,需合理安排喂料时间,增加喂料次数,提高采食量。除正常喂饲外,要在气温下降的一早一晚冷凉时,趁猪爱上食的时候,适当加大喂量,一早一晚,可吃下全天喂料量的65%以上。同时,要多喂含纤维质少的青饲料,不喂含纤维质多的粗饲料及米糠等饲料,以免增加体增热对猪的危害,能量不够用时,可加喂油脂3%~5%,含有热能高,但体增热少,既增加能量饲料,又有降低热应激的效果。夏季天热,猪渴欲增加,饮水量大,应大量供给,自由饮用,满足需要,喝冷水凉快,又有助于饲料的消化。尤其妊娠后期,消除机械性刺激,防止滑跌、拥挤、跑跳。切忌打猪、追赶、惊吓,以免造成流产。
二、养好后备母猪,是养好母猪的第一步
饲养好后备母猪要纠正两种错误:一是养土母猪,不供给充足的营养,饲养的太瘦,配种时体重过轻,后备猪发育不完全;二是养良种母猪,专供好的吃,养的过肥。这两种错误方法均对母猪以后的生产造成不良影响。如果采取高水平饲养,不仅过多地消耗饲料,还会使母猪长得过肥,影响母猪性器官发育,给配种、怀孕、产仔带来一定的困难;低水平饲养母猪过瘦,会使生长发育受阻,初情期推迟,影响今后的繁殖生产,出现排卵少、胎儿小、难产及奶水少等问题。所以后备母猪的饲养原则是抓质促进性成熟,抓量促进体成熟。
三、加强妊娠母猪后期饲养,提高仔猪初生重
热天饲养妊娠母猪,应把注意力集中于妊娠最初的8天内,这阶段是受精卵着床和形成胎盘的阶段,应重点保护胚胎的防流和发育。因此,在母猪妊娠的20天内和产前30天内,要加强营养,提高 营养水平,要满足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营养需要。到妊娠后期,不仅要满足营养需要,还需要提高饲料的质与量。为了促进胎儿发育和成熟,提高仔猪初生重,保证母猪泌乳期的营养储备。同时母猪入产房前,要做好猪栏和母猪猪体消毒,特别注意母猪乳房、乳头的清洁卫生,谨防乳房、乳头不洁,避免仔猪吮乳后发生腹腹泻等疾病。其次,由于大部分母猪的分娩时间都比较长,特别是胎衣很长时间暴露外部,甚至胎衣不下,生产后易感染继发子宫内膜炎。故产后要注意消炎,预防子宫内膜炎的发生。
四、科学安排母猪饮食,提高泌乳量
哺乳阶段是母猪的?双抢?时期,不但要哺育仔猪,还要修复自身器官,大大增加了母猪每天的维持需要量。但由于产后器官正处于恢复时期,消化机能弱,又不宜给料太多。因此,找到一条合适的为母猪补充营养物质的途径就尤为重要。建议在饲养哺乳期母猪时,产后第一天不喂料,第二天少喂料,平均每头0.5千克,经过3-5天逐渐增加至正常喂料,最多不超过6千克,且日喂4次为宜,并适当增加饮水及青绿、多汁饲料供给。
五、早吃初乳,及时补铁,及早控制黄白痢
初乳中蛋白含量很高,其中有60%-70%是免疫球蛋白。仔猪出生时没有先天免疫力,只有吃到初乳后,才能获得免疫力。仔猪出生时,肠道上皮处于原始状态,具有吸收大分子免疫球蛋白的机能,6小时后开始下降,12小时后几乎失去此项功能。所以,早吃初乳,吃足初乳,是提高仔猪抗病力的有效措施。实践中,常常将仔猪身上、口中黏液擦拭干净,脐带消毒处理后,即辅助哺乳,要使每头新生仔猪都吃足初乳。 及时补铁,及早预防黄白痢。
六、养好空怀母猪,促进发情排卵
空怀母猪的短期优饲,促进发情排卵。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下的哺乳母猪,仔猪断奶时母猪应有7-8成膘,断奶后7-10天就能再发情配种,开始下一个繁殖周期。有些人对空怀母猪极不重视,错误地认为空怀母猪既不妊娠又不带仔,随便喂喂就可以了。其实不然,许多试验证明,对空怀母猪配种前的短期优饲,有促进发情排卵和容易受胎的良好作用。断奶母猪干乳后,由于负担减轻食欲旺盛,多供给营养丰富的饲料和保证充分休息,可使母猪迅速恢复体力。
七、重视猪舍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
夏季是病原微生物生长与繁殖十分活跃的季节,消毒工作是切断疫病传播途径、杀灭或清除停留在猪体表存活的病原体的好办法,为了猪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猪场必须重视猪舍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定期对猪舍内外环境,包括栏舍、场地和用具、器械,以及排水道、空气以及母猪全身体表等方面的消毒,还应注意一些卫生死角,如装猪台、污水沟、储水池、食槽等场所、设施的消毒。猪舍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状态,并保持栏舍地面干燥,可相对减少母猪四肢疾病的变化。
许多猪场每年都要更换25%~40%的经产母猪,养好后备母猪对未来母猪群的繁殖性能乃至初产仔猪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后备猪的培育过程中,要提供给营养平衡的全价配合饲料,有条件时还可饲喂些优质的青绿饲料,促进更好地生长发育。一般来说,后备母猪在90千克以前应自由采食,让其生长速度和沉积背膘潜力得以充分发挥。90千克以后,根据猪的日龄和生长速度,考虑是否需要采取限饲。限饲的目的是使母猪在7.5~8.5月龄配种时,体重保持在110~130千克,如果需要限饲,可将采食量限为自由采食的85%~90%。配种前10~14天,恢复自由采食,并提供能量水平较高的日粮。研究证实,对配种前的后备母猪实行短期优饲,可使母猪增加排卵数,比配种前仍在限饲的后备母猪多排2.6枚卵子。
后备母猪采用小群饲养,每圈4~6头为宜。饲养后备猪的圈舍,应设户外运动场,这样既能使母猪得到一定的运动锻炼,又能受到阳光的直接照射刺激,促进发情。在后备母猪的饲养过程中,饲养员要注意善待它们,如果经常恶声恶气地打骂,会对人产生恐惧心理和敌视态度,给将来配种、接产和哺乳阶段的操作管理带来很多麻烦。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32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