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丹麦气候特征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丹麦农业受惠于适宜的气候条件。这里夏季不很炎热,平均气温在16.4摄氏度,而冬季严寒持续的时间很短。丹麦年降雨量664毫米,各地降雨量的分布不均匀,土壤条件差异也大,有利于不同农产品的生产。它生产的食品足以养活1500万人,平均每个农场可养活225个人。20世纪前半叶,丹麦农场尚有20万个左右,50年代以后,农场数量逐步减少。1999年,丹麦农场总数是55800个,平均每个农场有耕地为47公顷;这两个指标在1970年分别为140200个和21公顷。现在的趋势是农场规模越来越大,农业生产单位的数目减少,2000年农场的数量进一步减少为52662个。 丹麦农业总收入的77%来自于畜牧业,23%来自于种植业。谷物生产占农业的一半,2/3用于饲料,主要用于喂猪。饲料基本自给,只进口蛋白质含量高的粗饲料。1995~1997年间,丹麦农业的年净收入总额约为70亿丹麦克朗,1998年以后收入额显著下降。1999年,丹麦种植业全职农民的年收入为168000丹麦克朗,养牛及牛奶业的年人均净收入为179000丹麦克朗,养猪业则为188000丹麦克朗。种猪场年产2500头生猪。猪场越来越专业化,25%的农民有4/5的产量。丹麦共有牛200万头,其中70万头是奶牛,每年产450万吨牛奶,每个奶农保有约50头奶牛,每头牛每年产7500公斤牛奶。每年产17万吨禽肉,2/3出口。420万只母鸡,保证国内消费。丹麦全国2/3的农产品输往国外,其中57%出口到欧共体国家。在欧共体之外,日本和美国是丹麦农产品的最大市场。丹麦每年产生猪2100万头,3/4出口,占丹麦出口额的7%。1999年,丹麦农产品出口总值达到500亿丹麦克朗,农业产业自身引起的进口为150亿丹麦克朗,丹麦农业是净出口产业。近几年丹麦农产品市场不很景气,1994~1999年,农产品价格下跌了14%,而同期一般价格水平上升了15%。 丹麦全国有10万人从事初级产品生产,另有10万人从事农业的下游产业,主要是食品加工业。丹麦的农产品加工业十分现代化。全国45个奶品加工厂处理了全国生产的牛奶,3个大型屠宰加工企业也满足了全国的需要。

丹麦气候特征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33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