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从春夏秋冬怎么生出来的过程作文400字左右。
一、山核桃对生态环境条件的要求: (1) 温度 山核桃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的年平均温度为15~17℃, 最高月平均气温28℃, 绝对高温42℃, 绝对低温可达-18℃, 较耐寒。 (2) 水分 山核桃需年降水量1000~1500mm。在山核桃开花期(4月20日至5月25日) , 降雨量要在100~150mm左右, 可保证开花时授粉受精; 7~9月降雨量在350~700mm之间, 可保证果实生长发育。如7~9月干旱少雨, 往往坚果果仁不发育, 而成为空壳, 使产量减产。 (3) 土壤和地势 山核桃属半阳植物, 幼年期在阴凉环境条件有利于幼树生长。该树种喜土层深厚、肥沃、阴坡谷地, 在这种立地条件下, 生长结果良好。土壤pH值5.5~7.0之间, 以6~7最佳。山核桃树分布最高海拔可达1200m处, 只要不是在孤峰突起处, 而在避风向阳处, 生长结果良好。一般在海拔300~700m低山处种植, 相对比较稳产丰产。 二、定植技术: 山核桃自秋季落叶后至第2年春季发芽前, 均可进行栽植。但以春季3月份为山核桃苗种植的最佳时期。株行距开始为3m×5m或3m×6m, 以后疏为5m×6m或6m×6m。山地应修梯田或撩壕, 陡坡处至少应修鱼鳞坑。 三、管理技术: 1、除草:幼苗林地坡度在25度以上的不要为了除草省力而全垦(25度以下的可全垦),以保持水土,每年根据树苗生长情况逐步把树周的柴草挖掉,未垦的山地生长出来的草可以每年在7月底前割掉,撒在小苗周围,立秋后可再割一次,但不宜大堆的青草把根部围实,以免草腐烂时发热灼伤跟部或生虫。 2、套种:坡度25度以下全垦的山地夏季可种上豆类作物,冬天可种上油菜,豆类作物的根瘤菌可制造山核桃树易吸收的氮肥,豆类作物的落叶、油菜的落叶和油菜杆可作肥料增加土地有机质含量,促使幼苗健康成长。 3、施肥:树苗种植当年不能施化肥,次年可根据苗生长情况少量撒施,如果树苗仍弱小的不能施化肥,否则容易导致亡。 4、治虫:树苗根部每年7、8月份应用敌敌畏等农药原汁涂抹一至两次以免生虫,接近结初果的树因树干内营养丰富,更容易生虫,应特别注意。春天抽芽时应注意蚜虫的防治,可用蚜虱净、蚍虫啉、敌敌畏等喷雾除杀。
山核桃刻蚜Kurisakia sinocaryae Zhang,干母蚜(第一代蚜)红褐色,体长2毫米左右,体被多皱纹,具肉瘤,足短,无翅,无腹管。干雌蚜(第二代蚜)体长2毫米,体扁椭圆形,腹背有绿色斑带2条,无翅。性母蚜(第三代蚜),体长2毫米,有翅,头,复眼,触角,足均为黑色。性蚜(第四代蚜),无腹管,雌蚜体长0.6~0.7毫米,黄绿色带黑,腹末两侧有蜡腺孔,雄蚜体长约0.2毫米,体色灰黑。卵0.6毫米,椭圆形,黑色(图2-14)。
图2-14 山核桃刻蚜
1~3.卵越冬部位 4.卵 5~6.第一代蚜 7.第二代蚜 8~9.第三代蚜 10~12.第四代蚜(10.越夏型 11.性分化后的雄蚜 12.性分化后的雌蚜) 13.春季山核桃被害状据浙江农大森保组观察(1975),山核桃刻蚜分布浙江省的临安、淳安、昌化、孝丰及安徽省的歙县、绩溪、宁国等地。是当地山核桃威胁性大害虫,严重为害时,雄花序枯死,雌花开不出,严重影响山核桃产量。
根据在浙江观察,一年发生4代。以卵在山核桃芽、叶痕以及枝条破损裂缝里过冬。2月上中旬孵化,第一代小蚜爬到芽上取食,2月下旬转到嫩枝上为害,3月中下旬胎生第二代蚜虫,爬到正在萌发的芽上为害,4月上中旬胎生第3代蚜虫,群集于嫩芽叶上为害,是为害盛期。4月中下旬第三代有翅蚜胎生第四代性蚜,集于叶背为害,5月上中旬在叶背休眠越夏,9月下旬继续在叶背取食,到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发育为雄蚜、雌蚜,交配产卵。产卵完毕性蚜陆续死亡。越夏期喜湿润凉爽,高温干燥,可使虫体大量发黑死亡。阴坡山核桃蚜重于阳坡,山凹重于山岗。
防治方法:(1)春季3~4月山核桃发芽,喷10%吡虫啉可湿性粉2500~5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500倍液。(2)山核桃发芽时,刮去主干老翘皮,露出青皮,2个半圆形错开,宽度5~10厘米,涂上40%乐果乳剂5~10倍液。通过内吸杀虫。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33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