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如何种植冬花?

品名:款冬花 别名:冬花、款花、看灯花、艾冬花、九就花。

如何种植冬花?

生态环境: 

款冬多生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区,2000米左右高山阳坡及800米左右阴坡亦有生长。野生环境多为山谷河溪及渠沟畔沙地或林缘。土壤多为土质疏松、腐殖质较丰富的微酸性砂质壤土或红壤。

款冬耐寒、怕热、忌旱。一般气温在9-12℃时,幼苗即可出土,16-24℃时苗叶生长迅速,35℃以下生长良好,36℃以上则引起枯萎甚至死亡。 

款冬自出苗至开花结子,可分为5个时期,幼苗期:3-5月,从出苗至5片叶时,此时幼苗生长缓慢;盛叶期:6-8月,从6片叶开始至到叶丛出齐,直至外叶分散呈平伏状态时,此时根系发达,根横向伸展30-70厘米,地上茎叶生长迅速;花芽分化期:9-10月,地上部分逐渐停止生长,除心叶外,一般茎叶下垂平伏,变为黄褐色; 孕蕾期:10月至翌年2月,花芽逐渐形成花蕾;开花结果期:2-4月,从茎中央抽出花梗,长出紫红色花蕾,逐渐开放,头状花呈**,花谢结子.

种植技术: 

(一)选地整地 一般低山区多选择阴坡地,高中山区选择阳坡低地。以土壤肥沃,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且有排灌条件的地块为好。忌重茬连作。于冬季土壤结冻前或春季土壤解冻后进行深耕,整平、耙细,并结合耕翻施足底肥,以施用充分腐熟的堆肥、圈肥或草木灰为佳,每亩施肥量约1000-1500公斤。然后视地势高低作平畦或高畦,并开好排水沟。 

(二)种植方法 栽培款冬多采用无性繁殖方法,有性繁殖因种子成熟度差和生长时间长,故生产上很少采用。 

1、无性繁殖方法 用根状茎繁殖。于秋末冬初,选择粗壮多花、颜色较白的没有病虫害的根状茎做种栽,老根状茎及白嫩细长的根状茎不宜做繁殖材料。栽种分春栽、冬栽两种方法。春栽的种苗可于上年冬季收花时,将做种栽的根状茎就地埋于土中贮藏,也可在室内堆藏或窑藏,堆藏应于地面上先铺一层湿润的细砂,然后放一层根状茎再铺一层细砂,如此堆放至33厘米高,其上盖草席或茅草即可,窑藏时要窑口高出地面;冬栽则结合收花挖取根状茎,随挖随栽种。春栽于2月上旬至3月下旬,冬栽于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进行。栽前将选好的根状茎剪成10-13厘米小段,每段保留2-3个芽苞。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33厘米,穴距23-27厘米,开8-10厘米 深的穴,每穴栽3段,摆成三角形,然后覆土填平,适当镇压。每亩种栽量30-40公斤。 

2、有性繁殖方法 采种:于款冬种子成熟时,将果实带座摘下,用纸包上,置于阳光下晒干,搓去冠毛,待作种用。育苗:将春季收获的成熟种子,均匀撒播于已整好的畦面上,然后覆一层薄薄的细土,上面再覆盖一层蒿草。约一周后陆续出苗。移栽:于秋末冬初或第二年早春土壤解冻后进行移栽。 

(三)田间管理 

1、补苗 幼苗出土后,应经常检查,及时补苗。补苗后立即施以稀粪水,促苗成活。 

2、间苗 于4月底至5月初进行,视苗情留壮去弱,留大去小。 

3、除草 待苗出齐后,结合间苗进行1次除草松土,以后视苗情和土壤状况进行中耕除草,最后一次(8月)中耕除草应进行培土,以免花蕾露出地面,变成绿色,影响质量。 

4、追肥 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追肥,要求先追肥后中耕,每次每亩可施人畜粪尿、厩肥、堆肥或草木灰1000-1200公斤。为防止徒长和不抗病,一般生育前期不追施化肥,多在秋季孕蕾前追施1-2次化肥,每亩追施氮肥10-15公斤,磷肥7-8公斤。 

5、刈老叶 于高温季节,将过密的叶片剪去,用剪刀从叶柄基部将枯萎的叶片和病烂叶片剪掉,切勿用手掰扯以免伤害基部。并要清理舒展重叠的叶片,以利于通风透光,促进花蕾生长,提高产量。 

6、灌溉排水 春季干旱时,可视土壤旱象进行适当灌水,以确保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要;季及低洼易积水的地块,应注意排水,防止雨水过多使土壤含水量过大产生涝害,影响生育和产量。

病虫害防治: 

1、病害 褐斑病:由真菌中一种半知菌引起。危害叶片,病斑圆形或近圆形,中央褐色,边缘紫红色,上生褐色小点,发病期多在高温季节。

防治方法:⑴注意排水防涝;⑵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可用1∶1∶200波尔多液或代森铵800倍液喷雾,7-10天1次,连喷4-5次;⑶收获时要清除残叶病株,深埋或烧掉。 

萎缩性叶枯病:由真菌中一种半知菌引起。病斑由叶缘向内延伸,黑褐色不规则,致使局部或全叶枯干,严重时可蔓延至叶柄。防治方法:剪除病枯叶,其它方法同褐斑。 

2、虫害 蚜虫:5-6月易发生。密集于嫩梢、叶背吸取汁液,使叶片皱缩,造成危害。

防治方法:⑴清除田间周围菊科植物等越冬寄主,消灭越冬卵;⑵冬季清园,将残株深埋或烧掉;⑶发生期用40%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红花也叫做草红花,属于双子叶植物中的一种,红花具有中药的作用,不过很多人都不知道红花应该怎么 种植 。以下就是我做的红花的种植 方法 整理,希望对你们有用。

红花的种植方法

 田间管理

 一、中耕追肥:红花封垄前进行第三次中耕,同时培土,防止红花倒伏。红花第二次追肥在伸长期到分枝期,此期是红花需肥的敏感时期。据试验:此期氮素吸收量达总量的75%,磷和钾分别占65%和50%。当苗高30厘米、叶片数由15片增加到50片左右出现分枝时需肥量最多,应重施抽枝肥。如果这一阶段能保证肥料的充分供应,则能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施肥要注意有机肥和化肥的混合施用,各种肥料要合理搭配,同时注意微量元素的施用。一般每亩施人畜肥水2000~2500千克,混合过磷酸钙20~25千克或硫酸铵10千克。现蕾前,可根外追肥1~2次,所用肥料可以是0.2%磷酸二氢钾溶液,也可以用0.5千克尿素、1千克过磷酸钙,加水100千克溶解过滤后喷施。在伸长期或花蕾期施含有铜、钼、锌、硼等微量元素的微肥,可增加子粒的饱满度,提高千粒重。追肥可结合开沟培土进行。

 据试验报道,蕾期喷施米醋,可使红花生长势好,叶色浓绿,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具体方法是将米醋稀释200~5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

 二、灌溉:红花耐旱怕涝,掌握好灌溉技术是获得红花高产的关键因素。红花分枝期、始花期、终花期干旱时需浇水。

 红花的浇水方式一般采用细流沟灌或隔行沟灌,这样既节约用水,又不会因积水导致病害的发生。大水漫灌易引起根腐病,喷灌则易引起锈病和枯萎病蔓延。

 红花的浇水时间,以早晨或傍晚为宜。红花在高温下浸湿2小时以上,就可能发生死亡。如在2~3日内有大雨,最好不要灌溉。在终花期,一般不再浇水。如果浇水过多,就会影响产量和含油量。

 不同品种对水的需求量也各不相同。一般早熟品种需水量较少,晚熟品种需水量较多。新疆、甘肃等地的品种抗涝能力较强,外引的油用品种抗涝能力较弱。因此,在灌溉时必须慎重。在纬度和温度都较高的地区,在红花莲座期及伸长阶段应尽量满足它对水分和肥料的需要,以利于红花的早期生长发育。

 三、打顶:红花打顶可促进分枝,增加花蕾。当红花株高1米左右,分枝数达20枝时,应进行打顶。但打顶后必须加强肥、水管理。每亩追施尿素10千克,或碳酸氢铵30千克。

 四、轮作倒茬:轮作倒茬可减轻红花病害发生,提高红花产量。红花的前茬以马铃薯、大豆、玉米为好,小麦次之。红花较其他作物消耗地力少,可作为麦类作物的前茬。为减轻红花病虫害的发生,尤其是水浇地,红花切忌连作。

 化学除草

 红花,又称草红花。双子叶植物,菊科主产河南、浙江、四川等地。活血通经,去瘀止痛。活血通经药。是药材的一种,所以红花田施用除草剂也要掌握一定规则,中国农药第一网 总结 如下8点:

 1.注意化学除草剂的选择性、专一性和时间性,不可误用、乱用。

 2.严格掌握限用剂量。除草剂使用应根据具体土质、考虑农田小气候,严格按药品说明规定的剂量范围、用药浓度和用药量使用。

 3.合理混用药剂。两种以上除草剂混合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配合比例和施药时间及喷药技术,并要考虑彼此间有无抵抗作用或 其它 副作用。

 4.注意施药隔离和风向,雾滴不过细,以免飘移造成邻近农田受到药害,同时注意对下茬作物的影响。

 5.掌握好施除草剂的最佳时间和技术操作要领,妥善保存好药剂,防止错用,并搞好喷雾器具的清洗,以免误用,使其它作物产生药害。

 6.注意环境条件对除草剂的影响,温度水分、光照、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土壤耕作和整地水平等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除草剂的除草效果。

 7.灵活用药。药用植物基部药土法施药除草,要在无露水条件下进行,以免茎叶接触药液受害。

 8.市场上还没有专门用于药材的除草剂,多为借用蔬菜、果树等除草剂,因此,必须在有实践 经验 的专家或技术人员指导下购买除草剂或实施除草作业,以免造成经济损失和不良后果。

 采收加工

 四月春播,6至7月左右进入花期,生长周期3至4个月。南方栽植红花5~6月份开花,北方8~9月份开花,云南红花12月种植,次年3月采收。进入盛花期后,应及时采收红花。红花满身有刺,给花的采收工作带来麻烦,可穿厚的牛仔衣服进田间采收,也可在清晨露水未干时采收,此时的刺变软,有利于采收工作。

 采回的红花,放阴凉处阴干,也可用文火焙干,温度控制在45℃以下,未干时不能堆放,以免发霉变质。

红花的介绍

 菊红花属中的栽培种,学名 Carthamus tinctoriusL.,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黄蓝、红蓝、红蓝花、草红花、刺红花及红花草。红花产量和含油率均高,栽培管理简便,适于机械耕作,是一种新兴的油料作物。 用红花油可制造人造奶油、烹调油、蛋黄酱和色拉油。含亚油酸高达73-80%,是一种很好的干性油;不含亚麻酸,适于生产醇酸树脂,花中含**素20-30%,含红色素0.3-0.6%,带壳饼粕中蛋白质含量为19%,去壳饼粕蛋白质含量为36%,中国栽培红花历史悠久,自魏至今的1700多年间,河南省作为主要红花产区而保持至今。全国有25个省市(自治区)均有分布,新疆、河南、四川和浙江等地为主要产区。

红花的论述

 1.《唐本草》:治口噤不语,血结,产后诸疾。

 2.《开宝本草》:主产后血运口噤,腹内恶血不尽、绞痛,胎死腹中,并酒煮服。亦主蛊毒下血。

 3.《本草蒙筌》:喉痹噎塞不通,捣汁咽。

 4.《纲目》: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

 5.《本草正》:达痘疮血热难出,散斑疹血滞不消。

 6.《本草再新》:利水消肿,安生胎,堕死胎。

 7.《本草衍义补遗》:红花,破留血,养血。多用则破血,少用则养血。

 8.《本草经疏》:红蓝花,乃行血之要药。其主产后血晕口噤者,缘恶血不下,逆上冲心,故神昏而晕及口噤,入心入肝,使恶血下行,则晕与口噤自止。腹内绞痛,由于恶血不尽,胎死腹中,非行血活血则不下;瘀行则血活,故能止绞痛,下死胎也。红蓝花本行血之药也,血晕解、留滞行,即止,过用能使血行不止而毙。

 9.《本草汇言》:红花,破血、行血、和血、调血之药也。主胎产百病因血为患, 或血烦血晕,神昏不语;或恶露抢心,脐腹绞痛;或沥浆难生,;或胞衣不落,子死腹中,是皆临产诸证,非红花不能治。若产后血晕、口噤指搦;或邪入血室,谵语发狂;或血闷内胀,僵仆如死,是皆产后诸证,非红花不能定。凡如经闭不通而寒热交作,或过期腹痛而紫黑淋漓,或跌扑损伤而气血瘀积,或疮疡痛痒而肿溃不安,是皆气血不和之证,非红花不能调。

 10.《药品化义》:红花,善通利经脉,为血中气药,能泻而又能补,各有妙义。若多用三、四钱,则过于辛温,使血走散。同苏木逐瘀血,合肉桂通经闭,佐归、芍治遍身或胸腹血气刺痛,此其行导而活血也。若少用七、八分,以疏肝气,以助血海,大补血虚,此其调畅而和血也;若止用二、三分,入心以配心血,解散心经邪火,令血调和,此其滋养而生血也;分量多寡之义,岂浅鲜哉。

红花的中毒反应

 主要表现为腹部不适、腹痛、腹泻,甚或胃肠出血,腹部绞痛,妇女月经过多。主要与红花对肠管及子宫有兴奋作用有关。中毒发生时,有的可出现神志萎靡不清、震颤,严重者可致惊厥,呼吸先兴奋后抑制,以至循环、呼吸衰竭;少数病人出现头晕、皮疹和一过性寻麻疹等。与红花对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和过敏反应有关。红花中毒的主要原因一是误用,二是用量过大。因此临床上对孕妇应忌用,有溃疡病及出血性疾病者应慎用用量(煎服)不宜大,以3~9g为宜。

看了红花怎么种还看:

1. 怎么种紫薇花

2. 马蹄莲怎么种

3. 芍药花的盆栽种植技术

4. 鸢尾花怎么种

5. 蕃薯盆景怎么种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34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