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金刚烷胺的给药说明

(1)血药浓度不得超过1.5~2.0μg/ml。对每日用量超过200mg者,应严密观察副作用或中毒的发生,注意监测其血压、脉搏、呼吸及体温,特别在增加剂量后数日内。一般认为每日服药1次或2次时,可消除或减轻头晕目眩、失眠及恶心等副作用。(2)对有肾功能障碍、充血性心力衰竭、末梢性水肿、直立性低血压或老年人有肾廓清率减低者,应酌情减少或停用本品;因金刚烷胺在体内降解代谢的量极微,主要以原形随尿排出,有肾功能障碍者易致蓄积中毒,应监测其血药浓度,给于单次用量,血药浓度便有可能持续达7~10日之久。

金刚烷胺的给药说明

(3)用于治疗帕金森病(或综合征)时应注意以下事项。①治疗数月后疗效可逐渐减弱;把每日用量增至300mg,或暂时停药数周后再用药,可使疗效恢复。②对合并有严重疾病或正在应用大剂量的其他抗帕金森药物的患者,开始治疗时每日可用金刚烷胺100mg,若必要,经一至数周后,用量可增加为100mg,每日2次;若仍未达到最适剂量时,可把每日用量再增至400mg,分次服用。③如最初金刚烷胺已与左旋多巴合并应用,则金刚烷胺的剂量应维持在100mg,每日1或2次,而左旋多巴应逐渐增加至最适的疗效为止。④本品与抗胆碱型抗震颤麻痹药或左旋多巴合用时,可有增效作用,如能减少单次左旋多巴用量,使所出现的症状或副作用有所改善或疗效不呈波动性,当疗效丧失时,若加用金刚烷胺,则疗效又可恢复。⑤对药物诱发锥体外系反应的患者,开始时金刚烷胺可用100mg,每日2次,若仍未达到最佳的效应,可把每日剂量加至300mg,分次服用。⑥停药时,金刚烷胺的用量应逐渐减少,以防帕金森病症状突然加重。

(4)用于防治甲-Ⅱ型流感病毒感染时应注意:①预防性服药,应在与患者接触前开始,如接触后服药至少应持续 10天。在流感流行期间(大多为6~8周)每日都要服用金刚烷胺,或应用灭活的甲型流感病毒疫苗,直至预期已有活性的免疫性出现为止;②金刚烷胺与灭活的甲型流感病毒疫苗同用时,在产生预防性抗体之前,金刚烷胺应连续服用2~3周后才可停药。但因疫苗只有70—80%有效,故延长服用金刚烷胺的时间对老年人或高危患者可能更有益;②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症状的治疗,应于起病后24~48小时内开始,在症状消失后,金刚烷胺尚应继续应用5日。

金刚烷胺是最早用于抑制流感病毒的抗病毒药,美国于亚洲感冒流行的1966年批准其作为预防药。并于1976年在预防药的基础上确认其为治疗药。该药对成年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已得到广泛认同。但治疗剂量与产生副作用的剂量很接近,对高龄者及有慢性心肺疾病或肾脏疾病者的剂量和给药计划很难确定,因此尚未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在日本,金刚烷胺一直作为帕金森病的治疗药,直到1998年才被批准用于流感病毒A型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35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