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猪场猪粪怎么处理
处理方法如下:
1、一般采用干清粪方式的,污水比较少,容易处理;采用自动清粪方式的,污水量大,先要经过固液分离后再做处理,进行利用。
2、日常生活中动物的粪便基本都是可以做植物肥料的,一般养殖场的动物粪便可以通过卖给农村,或者养殖人员自家用来给植物做肥料,将粪便埋藏于植物根部土壤,这种肥料可以向植物提供一些植物生长周期所需的营养元素,让植物更健壮的生长。
3、其次也可以将猪粪用来做沼气照明,燃烧做饭等,然后将做过沼气的废猪粪再次提供给植物做肥料。
4、猪粪堆肥发酵法以其成本低廉,能有效杀灭病原菌和除臭,改善畜禽废物不良的物理性状,使畜禽废物减容和达到彻底稳定的效果等优点而备受人们的关注,并已成为当前畜禽废物无害化和资源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粪便发酵剂,可针对猪粪发酵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大大优化这一过程,生产出更让人放心的有机肥料。
5、建立一个沉淀池,至少是三级沉淀池,粪水经过三级沉淀之后,基本上就变清了,可以往外排了。建立一个三级沉淀池对于一个小型养殖场来说,问题不大。
养猪注意事项:
1、养猪温度
温度过低过高都影响猪的饲料的消耗和增重。猪的饲养适宜温度范围,取决于猪的品种、年龄、生理阶段、饲养条件等多种因素。育肥猪最适宜温度,可根据公式:T=-0.06W+26来计算(T表示温度,W表示猪体重公斤数),如体重100公斤的猪,最大增重速度的适宜温度为20℃。
2、空气湿度
湿度大,猪的抗病力减弱,有利于病源微生物的繁殖生长,猪只易患疥癣、湿疹和呼吸道疾病。当相对湿度由45%增高到95%时,猪的日增重下降6%~8%。在气温11℃~23℃,相对湿度50%~80%时,对猪的育肥效果最好。
3、气流速度
热天,气流有利于蒸发散热,猪舍要多通风换气。冷天,气流增强猪的散热,加剧冷的程度。当气温4℃~19℃时,不受气流影响的猪同经常受气流影响的猪相比,采食量小25%、增重快6%。冬天猪场的气流速度每秒0.1~0.2米为宜,最高不要超过0.25米.
4、知采光度
光照的强弱对猪的代谢有明显的影响。适当减弱肥猪的光照强度,可使饲料利用率提高3%、增重提高4%。
5、圈养密度
提高饲养密度,可以充分利用有效空间,降低养猪成本。而降低密度,保证猪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空间,可以减少饲料的摄取量,并可减少因空间狭小而引发的恶癖,如随处排粪尿、咬尾等问题。因此要合理控制饲养密度。
参考资料:
阉割又叫礅猪的主要目的是方便圈养和育肥,其破坏的是生殖器官主要是性腺,即睾丸或卵巢。
1、养猪是为了育肥卖钱,由于生猪都是整窝放到一起养,这样容易相处,一窝中公猪、母猪都有,如果猪没有阉割,饲养一定时间就会造成母猪怀仔,扰乱猪场的正常饲养规律。
2、相信有些人在日常的生活中买过母猪肉、公猪肉,味道很大,有很大的骚味,很不好吃。因为这是因为猪没有阉割,分泌的性激素使肉味难闻。而阉割的猪就没有这个味,吃起来肉质鲜美。
3、以前养猪不阉割的话,需要养一年才能出栏;而阉割后的猪6个月就能出栏,大大节省了饲养成本。因为猪不阉割的话,达到性成熟后由于性激素的作用就会影响猪的体重增长;阉割后的猪没有性激素的影响,饲料转化率高,生长速度自然块。
4.阉割也称“去势”,指出于非医疗目的破坏人或动物的生殖器官,使其丧失生殖功能。现在普遍认为阉割是一种非常不人道的手段,目前在绝大多数国家,即使是性犯罪,也不会处以阉割的刑罚了。
猪是脊椎动物、哺乳动物、家畜,古杂食类哺乳动物。分为家猪和野猪。现在一般认为猪是猪科的简称。猪依据品种的不同,体貌特征也各不相同。但通常以耳大,头长,鼻直,腰背窄为主要形体特征。毛发较粗硬,根据品种不同,分为白色、粉色、黑色、棕色及花色。
礅猪别称“驐猪”,为民间传统俗称,历史悠久。在现代畜牧兽医技术教科书;--动物阉割技术篇章中提到的是,猪的阉割术,分公猪阉割(摘除睾丸)和母猪阉(摘除卵巢)。
出生后一个月龄左右,大约7-8公斤体重仔母猪,摘除卵巢为“小挑花”,三至四个月龄,大约30公斤左右,小母猪摘除卵巢为“大挑花”。公母猪进行阉割摘除生殖器官后催肥为人们肉食之用,可祛除性生理活动所产生的异味,而且截除性成熟,情欲活动时期的大量能量消耗,及其所带来的体重增加速度减慢之因素。
这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养猪生产实践中的一项重要创造,对我国畜牧业生产及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具有重大贡献,属祖国宝贵的畜牧兽医技术遗产。据有关资料,早在三千年以前的“殷代”甲文中就有猪的阉割术记载;有史可查的,距今二千五多年的“周礼”一书中“夏官”部分,就有记载叫“攻猪”,“攻”是阉割的意思。
礅猪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38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