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害虫天敌的种类及保护利用方法_害虫的天敌有哪些种类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果品生产的无公害、无污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害虫抗药性的增加,使害虫防治难度加大。利用天敌防治害虫成为我们生产无公害优质高档果品的有效措施之一。
1 种类
1.1 寄生蜂
寄生蜂种类很多,已知有15000余种。寄生蜂可寄生于害虫的不同虫态,如卵、幼虫(若虫)和蛹,在寄主体内(个别种类在体外)取食其体液,使其皱缩死亡。
蚜虫的寄生蜂有蚜茧蜂、蚜小茧蜂两大类,如苹果黄蚜茧蜂、瘤蚜茧蜂、梨蚜茧蜂和蚜虫金小蜂等,每年发生10余代,世代重叠交替寄生。介壳虫寄生蜂有粉蚧短角跳小蜂,每年发生3代,发生盛期为5~9月。龟蜡蚧跳小蜂,每年发生1代,发生盛期为5~6月。鳞翅目害虫(如卷叶蛾、潜叶蛾、天蛾、尺蠖、毛虫、刺蛾、食心虫等)的寄生蜂有小蜂、绒茧蜂、小茧蜂、姬蜂、肿腿蜂类等,每年发生代数不等,多的每年发生20~30代。
我国在寄生蜂的人工繁殖、工厂化生产、人工利用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就。研究比较多的有赤眼蜂、金小蜂、跳小蜂、肿腿蜂等,如赤眼蜂对害虫卵的寄生率达60%~90%,是苹果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枣步曲等害虫的天敌。
1.2 草蛉
草蛉种类很多,已知种类均为害虫天敌,在果树上常见的有:捕食蚜虫的大草蛉、中华草蛉,捕食叶螨的中华草蛉、晋草蛉等,其他还有褐色草蛉和粉蛉,其中有不少种类是兼食性的,既捕食蚜虫,也捕食蚧类幼虫和小蛾类的幼虫和卵。
草蛉每年发生4~5代,发生期5~10月,幼虫捕食各种蚜虫,亦捕食红蜘蛛类及其卵;还捕食尺蠖的卵、卷叶蛾幼虫以及介壳虫、木虱、粉虱。
1.3 瓢虫
瓢虫种类很多,绝大多数为害虫的天敌,现记载作为害虫天敌的瓢虫种类100余种。其中最有利用价值的有:七星瓢虫、澳洲瓢虫、大红瓢虫、红点唇瓢虫、整胸节瓢虫、异色瓢虫、龟纹瓢虫、多异瓢虫、深点食螨瓢虫、束管瓢虫等。发生代数不等,盛发期为4~9月。
他们能捕食蚧类、螨类、蚜虫和部分鳞翅目害虫的低龄幼虫。
1.4 食蚜蝇(黑带食蚜蝇、狭带食蚜蝇)
黑带食蚜蝇以老熟幼虫、蛹或成虫过冬,卵期2~3d(天),幼虫期与蛹期均为6~7d(天)。狭带食蚜蝇以蛹或成虫越冬,6月上旬发生第1代成虫,以后7~10月均有成虫发生。
两种食蚜蝇皆每年发生4~5代,盛发期在4~10月,在蚜虫群中点点产卵,以幼虫取食蚜虫。
1.5 螳螂
螳螂有记载的有50多种,其中中华螳螂分布最广。主要捕食蚜虫、蟋蟀、步曲、桃蛀螟、叶蝉、鳞翅目幼虫等多种害虫,一生能捕食2000头左右。
2 保护利用方法
2.1 农业措施
应用农业栽培措施,改善天敌的生活环境,可以增加天敌种群数量和增加天敌效能。在果园四周或行间种植油菜、蜜源植物或牧草,如:白三叶草、苜蓿、苕子,这些牧草发芽早、生长期长,有利于天敌的活动;更重要的是在防治害虫时,天敌可躲避于草中避免被杀。同时,可改变植物的单一性,为天敌提供丰富的食料和蜜源(花粉和花蜜)以及良好的栖息场所,利于害虫天敌的越冬及繁衍活动,提高天敌种群密度,有效地维持果园生态平衡。
2.2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2.2.1 抓好休眠期防治 果树休眠后期,尤其是果树发芽之前,正是越冬害虫大量出蛰时期,此时害虫抗性最弱,更重要的是害虫天敌尚未出蛰,是防治最佳时机。彻底清理藏有害虫成虫、蛹、卵的枝条、树皮并集中烧毁,于3月下旬全园喷布1次5°Be石硫合剂,减少害螨、蚜虫、康氏粉蚧、食叶类等害虫的基数。
2.2.2 选择性用药 防治害虫应选择使用对天敌的生息影响不大的药剂,如:杀虫剂中灭幼脲类、吡虫啉、扑虱灵等,杀菌剂中的苏云金杆菌、Bt菌、白僵菌等,杀螨剂中的螨死净、阿维菌素、尼索朗等。
2.2.3 忌用或少用广谱性杀虫剂 随着树体的发芽、展叶、开花、抽枝等生长的进行,害虫天敌陆续出蛰,其出蛰总是迟于其对应性害虫(天敌跟随现象)。6月份前,以小花蝽、草蛉、瓢虫、蓟马、蜘蛛为多;7月份后,捕食螨是主要天敌类群。所以在药剂防治上,尤其是6月份之前可利用广谱性杀虫剂,6月份之后(麦收后)忌用广谱性农药,避免害虫、天敌同时被杀。6~8月份,如果用药合理,甚至不用药,果园中的蚜虫、害螨、食叶类害虫等会由于天敌的大量繁衍而得到有效控制。
2.2.4 交替用药及减少用药次数 农药如果使用的频率和次数过多,害虫便会逐渐产生抗药性,使防治效果降低。为增强防效,又要增加用药量和喷施次数,形成恶性循环,同时,也不利于天敌的生存。因此,再好的药剂在同一果园,一个生长期内也只能使用1次,或第1代害虫如果发生不严重,为了保护天敌就不必喷药。从综合有效地维持生态平衡来看,果园用药应做到不同类药剂相互更替。同时,尽量减少用药次数,减少果园内农药残留量,以保护害虫天敌。
2.2.5 适时适量准确用药 果树虫害的防治,应在害虫数量达到防治指标时、害虫生命力最弱时期(幼龄阶段)、害虫隐蔽危害前、果树抗药性较强期(中后期和休眠期)、避开天敌发生高峰期,选晴朗天气用药。病害的防治应在尚未发病或发病初期尚未蔓延流行之前进行。用药时要严格农药剂量、浓度及安全间隔期。有些果农防治病虫害心切,往往任意加大浓度,不仅容易造成药害,而且容易杀伤果树害虫的天敌,增加果实中的农药残留量,降低果品质量。防治病虫时,应该在有效浓度范围内,尽量选择使用较低浓度。
2.2.6 改进用药技术 根据对病虫的预测预报,结合本地病虫害发生规律,制定果园病虫害防治方案,做到多种病虫害能兼治的不要专治,能单独防治的不兼治,防治1次有效的不要多次喷药,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有效减少有毒化学农药对环境、土壤的污染及对天敌的伤害。
2.3 引进或移植外地天敌
从国内外引进或移植本地没有或形不成种群的优良天敌品种,使之在本地定居繁殖。例如:在蚜虫危害期间,有条件的可用助迁瓢虫等天敌的方法(即捕捉农田中的瓢虫释放到果园)控制蚜虫危害。
2.4 人工大量繁殖释放天敌或生产应用杀虫微生物制剂
对一些常发性害虫,单靠天敌本身的自然增殖是很难控制其危害的,因此就应采取人工繁殖释放天敌和生产应用微生物杀虫剂,以补充自然界天敌数量的不足。例如:对瓢虫、赤眼蜂、草蛉等天敌,可以通过人工培养、繁育,冬季饲养、收集卵块,到害虫发生期再放入果园发挥作用。
注意利用杀虫微生物制剂防治病虫害,如白僵菌制剂防治桃小食心虫、蛴螬类害虫;用苏云金杆菌制剂防治叶蛾、刺蛾、卷叶蛾等鳞翅目害虫;还可以使用病毒杀虫剂(如核型多角体病毒、颗粒病毒等)、抗生素类杀虫杀螨剂(如齐螨素、爱福丁、浏阳霉素、阿维虫清乳油等及多抗霉素、菌毒清、井岗霉素、农抗120等)、昆虫生长调节剂(如灭幼脲3号和杀蛉脲等)、植物源农药(如烟碱、大蒜素、鱼藤酮、芝麻素等)等进行防治。
百克威农药在水稻芽期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茶园科学合理使用农药
有效采用农药:挑选高效率、微毒、低残余、对荼叶及克星安全、无影响,成本费便宜的药剂种类,把握药剂特性和预防目标,达到针对性用药。
有效挑选施药阶段:这也是有效用药的重要。如预防黑刺白粉虱一定要在稚虫盛孵期施药;维护克星应绕开寄生性克星蒙版成熟期施药;防止残毒则要严格执行施药的安全性观察期。
选用恰当的浓度值、用药量和用药频次:应用最少合理浓度值、用药量和至少的合理频次,才可以合乎经济发展、安全性、合理的规定,才可以省药、省时、省成本费、降低残毒,有益克星。切勿随便增加药剂浓度值和使用量,切勿盲目施药。
选用恰当的施药方式:可依据农药的制剂、茶园的具体情况,挑选合理的施药方式。
适度混合使用与轮用农药:能够避免病、虫造成抗药性,与此同时起兼治和提质增效功效,并能降低用药频次。轮用农药应把握采用具备不一样毒理学体制,不造成互动抗药性的药剂。此外还需要把握农药混和后不可造成欠佳的化学变化和物态变化,对农作物不可造成药害。针对新的农药种类,能不能混和应用,先要作住宅小区实验,再次营销推广。
要正确对待防效:不必片面强调预防百分比,要从生物见解和农业经济收益上来对待防效,不必单纯性依靠有机化学药剂,不必片面强调高的预防百分比。
茶园除草方法
杂草是荼叶生产加工的大患,对茶园危害极其广泛,在茶树行与行,特别是面临茶树基石一经生长发育杂草,便会与茶树争肥争水,轻则危害茶树生长发育,重则导致株型衰落,生产量骤降。直播或是移殖没多久的茶苗,根茎柔弱,吸收能力不强,更易遭受杂争肥急水的危害,若管理方法稍不立即,便会杂草散生,乃至把苗盖没,进而明显危害茶苗生长,黄瘦偏矮,缺株增加,一直无法建成投产。这类状况,在生产制造上常可看到。滋长杂草,又易变成 茶蚜、螨类、蓑蛾、叶蝉等病虫害的隐匿场地,并且有一些杂草自身便是立即寄身在茶树上或者攀援盘绕危害茶树,并防碍摘茶等工作的开展。因此与杂草抗争,并战而胜之,实则茶园管理的主要任务。
杂草的类型许多。在茶园中通常与此同时生长发育多种多样杂草,一同伤害茶树。不一样地域,不一样茶园,不一样时节,杂草人群的构成及伤害因素也会各有不同。就杭州地域平地上茶园而言,杂草类型可高达上千种。春天杂草人群以雀舌茶草、田旋花、茼蒿、马蓝等为主。秋冬季杂草人群以稗草、蟋蟀草、狗牙草、一年蓬、小飞蓬、地耳草、卷耳草等为主导。多年生长杂草以得禄特科技、马齿笕、生花草植物等为主。新创建山地茶园杂草以茅草、蕨类、小竹等为主。
这种杂草的活力都很强,可以满足各种各样标准,因而不容易除灭。杂草的繁育能力极强,造成种籽总数多,有的以根、茎、直立茎等繁育,一经断开,即成份株,即便灭其一大半、忽略小半,仍可再次猖狂危害。杂草还具备非常容易散播的特性,根据风轻轻吹、流水、小动物带上等各种各样方法从茶园以处我的地区传到。杂草具备这种能力,促使茶园除草变成 一项十分困难的工作中。务必依据杂草的类型构成以及危害特性,选用迅速方式,赶紧有益天和,突袭解决或抑止而且一年以内还需要数次开展,那样能够缓解其危害水平。
百克威农药在水稻芽期的使用方法是:在水稻芽期时,每亩用3%呋喃丹颗粒剂2.5-3.0千克,残效期可达40-50天。亦可在晚稻秧田播种前施用,对稻瘿蚊防治效果尤佳。每亩用3%呋喃丹颗粒剂1.5-2.0千克,掺细土15-20千克拌匀,均匀撒施水面,保持浅水,同时可兼治蚂蝗。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治水稻芽期的病虫害防治,提高水稻的质量。
农药,目前世界上统一的英文名为pesticide——即为“杀害药剂”,但实际上所谓的农药系指用于防治危害农林牧业生产的有害生物如害虫、害螨、线虫、病原菌、杂草及鼠。以后,通过较长期的发展的生产和生活过程,逐渐认识到一些天然具有防治农牧业中有害生物的性能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和生物药品。通常把用于卫生及改善有效成分物化性质的各种助剂也包括在内。
水稻原产中国,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就种植水稻。按照不同的方法,水稻可以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
生长习性
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但是水稻土最好。幼苗发芽最低温度10~12℃,最适28~32℃。分蘖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适温30℃左右;低温使枝梗和颖花分化延长。抽穗适温25~35℃。开花最适温30℃左右,低于20℃或高于40℃,授粉受严重影响。
相对湿度50~90%为宜。穗分化至灌浆盛期是结实关键期;营养状况平衡和高光效的群体,对提高结实率和粒重意义重大。抽穗结实期需大量水分和矿质营养;同时需增强根系活力和延长茎叶功能期。每形成1千克稻谷约需水500~800千克。
百克威农药在水稻芽期的使用方法是:在水稻芽期时,每亩用3%呋喃丹颗粒剂2.5-3.0千克,残效期可达40-50天。亦可在晚稻秧田播种前施用,对稻瘿蚊防治效果尤佳。每亩用3%呋喃丹颗粒剂1.5-2.0千克,掺细土15-20千克拌匀,均匀撒施水面,保持浅水,同时可兼治蚂蝗。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治水稻芽期的病虫害防治,提高水稻的质量。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40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