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污水处理设计需要查阅那些规范?

一、环境手册类有:

污水处理设计需要查阅那些规范?

1、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城镇排水》(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2、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6册)-工业排水》(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3、上海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9册)-专用机械》(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4、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1册)-常用设备》(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5、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主编:《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2册)-器材与装置》(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6、北京水环境技术与设备研究中心等主编:《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水卷)》。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年。

7、张自杰主编:《环境工程手册—水污染防治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二、基本环境标准与规范类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

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4、《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5、《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6、《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44-2008)

7、《纺织染整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471-2009)

8、《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污染控制标准》(GB18486–2001)

9、《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

10、《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

1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12、《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CJJ60–1994)

三、其它供参考的规范和标准:

1、杂环类农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523-2008)

2、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9-2008)

3、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3-2008)

4、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4-2008)

5、提取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5-2008)

6、羽绒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1-2008)

7、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6-2008)

8、混装制剂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8-2008)

9、生物工程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7-2008)

10、淀粉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1-2010)

11、酵母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2-2010)

12、油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3-2010)

13、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CJ3025-1993)

14、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15、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GB/T18919-2002)

16、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

17、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

18、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

19、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农田灌溉用水水质(GB20922-2007)

20、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

21、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泥质(CJ/T 249-2007)

2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单独焚烧用泥质(CJ/T290-2008)

23、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O-2008)

24、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2-2008)

25、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5-2010)

26、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4-2010)

27、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6-2010)

28、镁、钛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8-2010)

29、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

30、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8O-2010)

31、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8-2010)

32、膜分离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9-2010)

33、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7-2010)

34、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6-2010)

35、酿造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5-2010)

36、电镀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2-2010)

37、制革及毛皮加工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3-2010)

38、屠宰与肉类加工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4-2010)

39、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5-2010)

40、污水混凝与絮凝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6-2010)

41、污水气浮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7-2010)

42、污水过滤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8-2010)

扩展资料

处理技术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一般根据水质状况和处理后的水的去向来确定污水处理程度。

一级处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

二级处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BOD,COD物质),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悬浮物去除率达95%出水效果好。

三级处理

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等。

整个过程为通过粗格栅的原污水经过污水提升泵提升后,经过格栅或者筛率器,之后进入沉砂池,经过砂水分离的污水进入初次沉淀池,以上为一级处理(即物理处理),初沉池的出水进入生物处理设备,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应器有曝气池,氧化沟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处理设备的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二沉池的出水经过消毒排放或者进入三级处理,一级处理结束到此为二级处理,三级处理包括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

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处理设备,一部分进入污泥浓缩池,之后进入污泥消化池,经过脱水和干燥设备后,污泥被最后利用。

百度百科-污水处理

1.钱正英.中国水利。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

2.中国水利百科全书(1—4卷).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

3.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水利卷(上、下册).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

4.熊运章,朱树人.灌溉管理手册.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

5.康绍忠,蔡焕杰.农业水管理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6.刘肇讳、雷声隆.灌排工程新技术.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3

7.郭元裕.农田水利学.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0

8.郭元裕.农田水利学.第2版.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6

9.郭元裕.农田水利学.第3版.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7

10.康权.农田水利学.水利电力出版社.北京:1990

11.武明仁.灌溉排水.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

12.黎庆怀.土壤与农作.J[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79

13.陈亚新,康绍忠.非充分灌溉原理.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5

14.FAO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Papers 24.Crop Water Requirements.Rome,1977

15.FAO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Papers 33.Yield Response to Water.Rome, 1979

16.康绍忠等.土壤一植物一大气连续体水分传输理论及其应用.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

17.雷志栋,杨诗秀,谢森传.土壤水动力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

18.D.希勒尔著,华孟,叶和才译.土壤和水一物理原理和过程.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

19.康绍忠等.陕西省作物需水量及分区灌溉模式.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

20.粟宗篙.灌溉原理与应用.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0

21.《喷灌工程设计手册》编写组.喷灌工程设计手册.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9

22.傅琳等.微灌工程技术指南.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8

23.陈大雕,林中卉.喷灌技术.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24.郑耀泉等.喷灌与微灌设备.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8

25.王彦军等.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渗灌.节水灌溉,1997(2)

26.I.维尔米林.联合国粮农组织灌溉与排水丛书36分册.局部灌溉.罗马,1980

27.王文焰等.波涌灌溉试验研究与应用.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

28.王智.长畦分段灌溉法灌水技术的研究.灌溉排水,1986(4)

29.林性粹.旱区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北京:农业出版社,199l

30.米孟思.膜上灌节水技术.节水灌溉.1998(2)

31.林性粹等.农田灌水质量指标的分析与评价.水利学报.1996(11)

32.A.H.考斯加可夫著,陈益秋译.土壤改良原理.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1965

33.J.K.Rydzewki,C.F.Ward.Irrig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London:Fenthch Press, 1989

34.水利电力部.灌溉排水渠系设计规范(SDJ217—84) (试行),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4

35.水利电力部.灌溉试验规范(SL13—90),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

3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灌溉排水工程设计规范(送审稿).1996

37.苏联国家建设委员会建筑法规.土壤改良系统和建筑物.1993

38.日本国农林水产省构造改善局.日本土地改良工程规划设计规范.

(1)旱地灌溉规划,1982

(2)滴灌,1987

(3)管道输水工程设计,1988

(4)大面积水田规划,1998

中国灌溉排水技术开发培训中心与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1994年译印。

39.姜永吾.水利工程.台北:三民书局,1982

40.黄毓高.排水工程.台北:银乐出版社,1982

41.高肇藩.给水工程.台北:三民书局,1985

42.施嘉昌.排水工程.台北:大中国图书公司印行,1988

43.施嘉昌.灌溉排水原理.台北:中央图书出版社,1988

44.水利电力部水利建设司.农田基本建设规划.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78

45.水利部科教司.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l

46.魏永耀,林性粹.农业供水工程.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

47.严煦世,赵洪宾.给水管网理论和计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48.Y.Iabye etc.FAO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Papers 44.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Irrigation Distribution. Networks. Rome, 1988

49.Ait-Kadi,Mohamed.U.M.I.Optimization of Irrigation Pipe Netwprk Layout and Design.Dissertation Information Service, 1986

50.李龙昌等.管道输水工程技术.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8

51.李晓等.管道灌溉系统的管材与管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52.张蔚傣等.农田排水.武汉水利电力学院,1985

53.袁宏源,陈大雕,叶自桐.农田灌溉与排水.武汉水利电力大学,1989

54.国际土壤改良研究所著,朱厚生等译.排水原理和应用.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

55.简·范席福加德主编,胡家博译.农田排水.北京:水利电力出版让,1982

56.沙金煊.农田底下排水计算.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5

57.沈容开,张瑜芳,黄冠华.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与农田非充分灌溉研究述评.水科学进展,1995

58.戴同霞、李锡录,张兰亭.打渔张灌区暗管排水试验.水利学报.1982(10)

59.罗怀彬.稻田暗管排水.水利学报.1982(4)

60.丁福棠.早囚暗管排水试验及效果.1982(4)

61.余安仁.武汉市郊潜育化稻田暗管排水改良的田间试验.水利学报,1984(11)

62.Daniel Hillel.Advances in Irrigation.Volume 2.Academic Press, 1983

63.许志方.灌溉计划用水.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1963

64.陕西省革命委员会水电局.灌溉用水.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77

65.汪志农,熊运章.灌溉渠系配水优化模型的研究.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3(2)

66.汪志农,熊运章.适用半干旱灌区某次配水的优化模型.农田水利与小水电.1993(6)

67.汪志农,熊运章.节水灌溉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8(26)

68.范逢源.环境水利学.第1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

69.张六曾著.河山百划录.第1版.北京:海洋出版社,1994

70.李宝庆等.水资源开发与环境.第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71.水利部水利管理司.水利工程供水水价理论与核定方法.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

72.许志方,沈佩君.水利工程经济学.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

73.吴恒安.实用水利经济学.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8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41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