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农药二次稀释好吗?有什么优缺点?

二次稀释法配制农药药液,是先用少量水将药液调成浓稠母液,然后再稀释到所需浓度,它比一次配药具有许多优点。

农药二次稀释好吗?有什么优缺点?

一、能够保证药剂在水中分散均匀

例如可湿性粉剂、粉粒往往团聚在一起成为粗团粒,如果直接投入药水箱中一次配液,则粗团粒尚未充分分散即沉入水底,此时再进行搅拌就很困难。因此,先用少量水配成较浓稠的母液,进行充分搅拌,使粉粒分散后再倒入药水箱中进行最后稀释。胶悬剂在存放过程中易出现沉积现象,即上层逐渐变稀而下层变浓稠。配制药液时必须采取两步法配制。

二、有利于准确用药

随着近年来高效农业的发展,每亩地用量仅需十几克(或毫升)甚至几克农药,分配到每个喷雾器中的量更少。这时采用两步法配制有利于准确取药。如麦田除草剂“阔草灭”,亩用可湿性粉剂8克,如果对水45公斤喷施则每桶(15公斤)用药仅2克多,一次配制时既不易称量准确,又难以稀释均匀。因而可将原药8克加水600克配成母液,然后每桶用母液200克加水15公斤稀释即成。

三、可减少农药中毒的危险

对毒性较高的农药,采取两步法配制能减少接触原药的机会。例如使用剧毒农药40%久效磷乳油50克对水50公斤,一步法有4次接触原药的机会,而两步法只有一次,中毒的可能性大大减少。

各位专家帮忙解答一下。

近年来,对果树错误的使用农药,不仅给果园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也给果农带来了许多麻烦。那农药对果树有什么影响呢?

直接影响

农药对果树的直接影响来自于农药使用后一部分渗透到组织内部,在植物体内输导,造成不同程度的药害。轻微的农药危害会影响果树的正常生长,造成产量下降和损失,严重的会导致果树死亡。农药中毒会影响人的正常生理功能,甚至危及生命。

农药发生急性药害可使叶片、果实出现斑点、黄化、失绿、枯萎、卷叶、落叶、落果等,其发生一般很快,且症状明显。

农药发生慢性要害会削弱光合作用,延缓花芽形成,延缓果实成熟,变质口感和色泽,甚至导致果树死亡。施药后数十天才会出现症状,且症状不明显。

间接影响

间接影响主要是农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果园土壤,杀死土壤微生物,影响土壤成熟和渗透性,破坏土壤结构和土壤肥力,造成土壤压实,影响果树生长发育,降低果实品质。虽然农药产生的最大的生态效应还是它对天敌的影响,但也不知不觉中造成了损害。

那怎么正确使用农药呢?

首先要掌握一些农药常识。这些农药的理化性质与果树的关系最为密切。一般来说,小分子水溶性无机制剂是最容易产生药物危害的,那么水溶性弱的药剂就比较安全一点。可湿性粉剂次之,乳粉及颗粒剂则相对安全。

在喷洒农药的过程中,要注意不同药剂的交替使用,因为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果农会习惯性地增加农药的使用,不合理地加大用量就会给果树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喷农药应按照标准操作模式进行,其中包括选用雾化程度较高的喷雾器,在叶片表面、叶片背面仔细喷涂,不能重复喷涂等。操作正确,才能保证喷洒农药的效果。

为了使果园的环境更好,果农的收益更好,正确使用农药是不可或缺的

黄叶干尖一般是疫病葱霜霉病,建议烯酰吗啉或者霜脲锰锌或者甲霜灵锰锌或者霜霉威盐酸盐或者乙磷铝锰锌等等交替使用,叶片光滑不沾药,必须混合有机硅助剂。 霜霉病农药同时治疗疫病。加叶面肥更好。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交替使用农药成分,不要连续使用一样的农药成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42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