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技术 >

麻黄的形态特征

草本状灌木,高20-40厘米;木质茎短或成匍匐状,小枝直伸或微曲,

麻黄的形态特征

表面细纵槽纹常不明显,节间长2.5-5.5厘米,多为3-4厘米,径约2毫米。叶2裂,鞘占全长1/3-2/3,裂片锐三角形,先端急尖。 习见于山坡、平原、干燥荒地、河床及草原等处,常组成大面积的单纯群落。

温度影响麻黄的地理分布。从麻黄的分布范围看。麻黄可在-31.6-42.6°C的

极端气温条件下生存。兼有耐热植物和耐寒植物的特性,在极端生境条件下具有较大的生存概率。但是,麻黄的正常生长发育仍要求有较高的气温。且在年平均气温6.0-7.0°C的温度气候区域内麻黄分布广、数量多,形成优势群丛;在年平均气温4.3-6.0°C的区域内,麻黄生长发育正常,并随着年平均气温降低麻黄数量减少。至-1.61-4.2°C的区域内鲜有麻黄分布。

麻黄分布在湿度低冰分较少的地区。麻黄的地理分布,随着年降水量的增多而减少。如在降水量为300-340mm的区域内,湿润度在0.38以下,麻黄集中分布,是最适合的生长环境。而在降水量为400-500mm、年湿润度为0.6-0.8的区域内,几乎没有麻黄分布。当地下水位上升,土壤含水量增大,草地植被形成低地草甸草原时,麻黄即完全消失。 选用良种:我国药用麻黄有11种,河西走廊主要的品种有中麻黄、木贼麻黄、草麻黄和膜果麻黄。其中中麻黄分布面积大,品位高、质量好,为麻黄加工厂主要的收购对象,也是栽培的主要品种。

整地施肥:麻黄种植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养分的中性砂壤土最好。并在播前要深翻整地,深翻以40厘米为宜,达到深、细、平、实、匀。同时要结合整地施足基肥,一般亩施腐熟的农家肥5000千克以上,标准氮肥40~45千克,磷酸二氢钾45千克。 立枯病

防治方法:

①播前土壤用硫酸亚铁每亩15kg浇灌消毒;

②幼苗出齐后,要立即喷施或灌施放线菌酮福美双、百菌清2787、苯菌灵、抗枯宁或代森锰锌等毛菌剂。可用一种农药单喷或多种农药混合剂喷施,其用量及施用方法在容器标签上一殳均有说明。隔两周后再喷施一次,以后是否再施用,看幼苗染病情况而定。

③易发病包要控制灌水量和灌水次数,尽量不要在地下水位高或低回阴湿地育苗。

猝倒病

防治方法:喷施百维灵、氨丙灵、地茂散等均有效。病情初发期喷施一次,两周后再喷施一次。如病情蔓延面积较大,每5d喷施一次。

蚜虫

防治方法:发生期及时用杀虫药交替使用防治,可喷施50%杀螟松000~2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或20%速灭杀了乳油4000~000倍液,或灭蚜松、抗蚜威等杀虫剂,喷药间隔一周后再连续喷施一两次,可消灭王害发生蔓延。

菟丝子

清除的方法:对只有零星片状菟丝子寄生的麻黄地可以将寄附有菟丝子的宿株,用镰刀割掉或连根拔除。如果有大片菟丝子出现危害时,可用除草剂消灭。

麻黄质量上佳的重要特征为

产于内蒙古、宁夏、甘肃北部、青海北部、新疆天山南北麓,常生于干燥沙漠地区及干旱山麓,多砂石的盐碱土上也能生长,在水分稍充足的地区常组成大面积的群落,或与梭梭、怪柳、沙拐枣等旱生植物混生。蒙古也有分布。等模式标本采自甘肃祁连山和青海柴达木。

均以色淡绿或黄绿、内心色红棕、手拉不脱节、味苦涩者为麻黄中佳品。

极端气温条件下生存。兼有耐热植物和耐寒植物的特性,在极端生境条件下具有较大的生存概率。但是,麻黄的正常生长发育仍要求有较高的气温。

且在年平均气温6.0-7.0°C的温度气候区域内麻黄分布广、数量多,形成优势群丛;在年平均气温4.3-6.0°C的区域内,麻黄生长发育正常,并随着年平均气温降低麻黄数量减少。至-1.61-4.2°C的区域内鲜有麻黄分布。

麻黄分布在湿度低冰分较少的地区。麻黄的地理分布,随着年降水量的增多而减少。如在降水量为300-340mm的区域内,湿润度在0.38以下,麻黄集中分布,是最适合的生长环境。而在降水量为400-500mm、年湿润度为0.6-0.8的区域内,几乎没有麻黄分布。

当地下水位上升,土壤含水量增大,草地植被形成低地草甸草原时,麻黄即完全消失。?

选用良种:我国药用麻黄有11种,河西走廊主要的品种有中麻黄、木贼麻黄、草麻黄和膜果麻黄。其中中麻黄分布面积大,品位高、质量好,为麻黄加工厂主要的收购对象,也是栽培的主要品种。

整地施肥:麻黄种植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养分的中性砂壤土最好。并在播前要深翻整地,深翻以40厘米为宜,达到深、细、平、实、匀。同时要结合整地施足基肥,一般亩施腐熟的农家肥5000千克以上,标准氮肥40~45千克,磷酸二氢钾45千克。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42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