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胃肠炎用什么药最好?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滤过性病毒引起猪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寒冷季节及饲养管理条件差、饲养密度过大的猪群极易暴发流行。死亡率较高,幼龄猪死亡率可达100%。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2~18小时。
病猪主要特征是全群发生剧烈的水样腹泻,体温一般不高,采食量略有减少,有时伴有呕吐症状,最后常因脱水而导致死亡。
剖检尸体失水,结膜苍白、发绀,胃肠卡他性炎症,黏膜下有出血斑,胃内充满白色凝乳块,胃底部黏膜轻度充血,肠内充满白色或黄绿色半液状或液状物。
仔猪黄痢、红痢,对小猪的致死率也是很高的,应与本病区别开。因仔猪黄痢不感染大猪,而且乳酶生等药物治疗有效,故能鉴别。仔猪红痢乃是散发性,只有少数仔猪发生,其他大猪也不腹泻,其特征是粪便带血和出血性肠炎特征。
[防治措施]
(1)本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只有对症治疗。使用广谱抗生素以防治继发感染和合并感染。首选药物为硫酸卡那霉素,体重15千克左右的病猪,每次每头肌肉注射50万~100万国际单位。
为抑制肠蠕动,制止腹泻,可用阿托品,体重15千克左右的病猪,每次每头肌肉注射阿托品 10~20毫克。
对于病情较重的猪,可用安维糖溶液50~200毫升,或10%葡萄糖溶液50~150毫升、维生素C 10~20毫升、安钠咖10毫升,混合一次静脉注射或腹腔注射。
(2)预防主要是抓好饲养管理工作,特别是在寒冷季节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饲养密度过大。对妊娠母猪在产前45天和15天左右,可于肌肉与鼻内各接种弱毒疫苗1毫升,也可给3日龄的哺乳仔猪直接接种。
猪呕吐是猪将胃内容物或部分小肠内容物不自主地经口腔或鼻腔排出体外的一种病理生理现象。根据原因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类:
(1)胃性呕吐见于胃炎、急性胃扩张、某些药物和毒物对胃黏膜的刺激。(2)反射性呕吐见于咽炎、肠阻塞、肠变位、子宫疾病、肝脏疾病、肾炎、腹膜炎、猪瘟、猪丹毒、肠道寄生虫病等。(3)中枢性呕吐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脑膜炎、颅骨外伤等。也可见于毒物或药物中毒(食盐等)引起的脑炎而导致呕吐。低血糖可引起脑水肿和颅内压升高导致呕吐。临床症状(1)临床表现检查呕吐时,应注意呕吐发生的时间、频率及呕吐物的数量、性质、气味及混杂物。
①呕吐的时间采食后不久一次呕吐大量的胃内容物,主要为猪过量采食引起。采食后立即发生持续而频繁的呕吐,呕吐物常混有黏液,表明胃黏膜或呕吐中枢长期受到某种刺激,常见于胃、十二指肠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疾病。②呕吐物的性质混有血液为血性呕吐物,见于出血性胃炎、胃溃疡、猪瘟等;混有胆汁的呕吐物呈黄绿色,见于十二指肠阻塞;呕吐物的性质和气味与粪便相同,见于猪肠嵌闭;另外,有时猪的呕吐物中混有毛团或肠道寄生虫及异物。③伴随症状a.腹痛:由消化系统疾病(急性胃肠炎、急性胃扩张等)引起的呕吐,常伴有腹痛症状。
b.脱水:持续而频繁的呕吐,可导致机体脱水。
c.体温升高:见于传染病和各种炎症性疾病,如猪瘟、猪丹毒、腹膜炎等。
d.神经症状:由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呕吐,常表现兴奋,全身肌肉痉挛,抽搐,共济失调,昏迷等神经症状,见于脑炎、脑膜炎等。
(2)诊断:首先可根据呕吐的频率和呕吐物的性质进行分析;其次通过神经症状判断呕吐的类型;最后有条件时进行实验室检查,主要是针对群发性呕吐。
防治措施根据病因的不同,可进行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43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