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慧客厅|杭州园林开启常德城市园林共生
城市向前,大多被高楼林立、钢筋水泥的理念代替,忙碌的城市生活者难以得闲向郊外的大自然远足休憩。
未来,生活在常德中建·生态智慧城,完全不用担心城市向前走带来的烦恼。近千亩的芙蓉公园,杭州园林设计院把自然和美景搬到了家门口,不出远门安享西湖瑰丽,忙里偷闲,闹中取静,中建·生态智慧城将为市民带来一番别致的享受。
中建·慧客厅了栏目对杭州园林风景一院第三设计所所长寿晓鸣先生进行了专访,请他诠释杭州园林是如何站在城市的高度缔造芙蓉公园,并提前分享未来美好生活的样子。
设计亮点
家门口的“杭州园林”
杭州园林设计院是一个老牌设计院,最早在1955年成立,距今有六十余年的历史,也是全国最早的七家甲级设计院之一(包括建筑、园林的双甲级),并且在去年的5月份成功在创业板上市,是现在A股市场里唯一一家以园林设计为主营行业的上市公司。
杭州园林成立至今,一直致力于扎根国内市场,做为老牌园林设计院,主要服务的还是大型市政项目,例如西湖的湖西综保工程、热门景点西溪湿地、长沙阳湖湿地公园等,2015年主导了G20主会场以及周边场馆的景观改造的项目,继而负责金砖分会、博鳌亚洲论坛等,这次受邀参与打造中建·生态智慧城的中央景观,杭州园林非常期待这次合作。
杭州园林和苏州园林、岭南园林等其他园林风格有些不同,杭州园林强调的是山水园林,区别于传统观念中对于园林的概念,一方庭院,几处小景,杭州园林则强调的是融于自然,施法自然,人与天共融的景观。
所以基本上都是以大的自然格局做为背景,来打造一种自然生态的感觉。
例如:我们在做西溪湿地的时候,那里本来是居民居住的地方,我们当时决定把当地的鱼塘打通之后,形成了自然的水面,整体保留了原生湖景的骨架,但是考虑旅游和后期的使用,我们对河道做了相应的梳理,恢复到原本的面貌,这样以自然为本的设计观念,也运用在了常德中建·生态智慧城的公园设计中了。
历史、文化、自然的生活社区
自然、生态的文化,对于公园而言还远远不够。从功能、活动的需求和其他的考虑,杭州园林在芙蓉公园的功能安排和活动的安排时,做出了两方面考虑。
一方面考虑到公园生态智慧的主题,另一个因为临近高校园区,所以在整体定位时希望突出年轻运动的形象,与现代的气氛相吻合,整体都围绕自然、水、植物作为主轴,像植物生长一样在主轴上展开;
在活动功能上,突出运动、时尚的主题。其中滨水运动是围绕主湖面,打造慢跑道;在夜生活打造这一块,打造了滨水的商业街区,目的是希望能够把尽量多的年轻人吸引过来。
当然除了新文化,还是需要一些厚重感,这样既能够吸引新的常德人,也能够让老的常德市民有一些熟悉的感觉,所以在处理这方面的角度,把原来沅江边的两个重要景点,阳生庙和犀牛望月恢复到公园中来,这个也是市民们在当时提出的需求,所以在设计中也回应了这个需求。
杭州园林会让芙蓉公园既具有时代的朝气,又具有历史的厚重感,以自然生态为基底,以时尚运动为功能,给人一种新的体验,新的生活,绿色户外社区的概念。
依水而生,联通城市与自然
未来的公园是不需要边界的,绿网应该与城市道路相结合,同时未来公园肩负着纯自然空间与城市空间的纽带,这是芙蓉公园设计中重要体现的。
中建·生态智慧城的核心地带从体育公园延伸到江边,把人从城市引到沅江边,希望市民看到沅江并感受沅江,同时希望公园不仅仅是对人开放,还能把自然的元素和活力带入空间之中,所以芙蓉公园保留了生态脉络,新河和穿紫河沿线的连续性,自然、城市和人文很好的融合到一起。
园林城市中的园林城市
来常德之前,通过网络,杭州园林设计院对这个城市只有初步的了解,来常德之后,我们还是很惊讶的,常德确实是名副其实的园林城市,公园数量非常多,水系在湖南地区也属于十分丰富的区域。
常德的公园在体量和功能上来说都是十分优秀的,因此我们也从中吸取了许多不错的经验,从人文和城市之间的关系我们也找到了许多可以借鉴的点。
常德山水绿城的感觉,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我们也希望把这个感觉融入公园设计的里面去,而且我们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公园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杭州园林对未来公园的畅想和希望,要让芙蓉公园能代表未来常德、乃至湖南,乃至全国的这种绿色公园的发展模式。
中建·生态智慧城离沅江很近,又在整个公园的中间,很好的起到了把人从城市空间引入自然空间的作用,这种绿色空间和居住空间无缝对接是思考的重点,中建·生态智慧城一定会成为园林城市里的园林城市。
城央绿肺:常德芙蓉公园VS杭州西湖
我一直生活在杭州,所以我对西湖的感情比较深刻,无论我走到哪,我觉得西湖都是一个不错的案例,因为西湖与城市的关系非常紧密,它有旅游风景区的部分,也有针对市民休闲的部分,也有纯自然对人类活动有所控制的部分,所以它是一个和城市真正做到紧密结合的案例,这也是我们理想中的常德以后的公园建设和发展的大方向。
我们觉得中建·生态智慧城是具备这个条件的,它在区位上和西湖有一定的类似,我们也希望能够借鉴西湖综保工程的经验,将中建·生态智慧城的核心绿地建设成一个与城市融合得比较好的公园。
从公园的功能上来讲,它对于城市是一个生态与自然的核心。城市中的公共绿地资源相对而言比较的,特别是像中建·生态智慧城这样大型的公园,其核心绿地势必会成为将来城市中的一个绿肺。
▲ 中建·生态智慧城|壹号府 效果图
从社会功能上来讲,它也是我们生活、娱乐需要的公共社交空间,这一点在现在的城市发展中也是非常必要的,随着个人信息端,手机的普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慢慢的变少,居住在同一栋楼,可能都不知道邻居是谁,有了公共社区之后,会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十分重要。
从文化角度出发,公园也是文化的体现,类似于精神堡垒的存在。所以我们在构思芙蓉公园的时候,也考虑到该项目可能成为代表未来常德的一个地标。
自然、功能、文化,就是一个城市存在的意义。
在这里,看见常德的未来 中建·生态智慧城 期待与您一起见证城市崛起 开启美好生活
杭州园林设计院
杭州园林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52年,是全国首批甲级园林设计院,也是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十佳民营勘察设计企业”,浙江省勘察设计行业诚信单位,浙江省勘察设计行业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先进单位等。
前身为杭州园林设计院,于2011年改制为民营股份制企业,设计院坚持 “精心设计、科学管理、诚信服务、顾客满意”的质量方针,共完成各类设计项目1500余项,其中近百个项目荣获国家、部、省、市优秀工程设计奖,为杭州西湖、西溪、G20 杭州峰会、厦门金砖会晤、博鳌亚洲论坛等设计的园林景观项目,创造了风景园林行业的新典范,获得了瞩目的国际影响力和广泛的社会认同,引领了行业的发展。
/ 设 计 作 品
访谈嘉宾
寿晓鸣
杭州园林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风景一院三所所长,工程师,从事风景园林设计工作11年,曾担任杭州g20峰会主会场核心区景观,厦门金砖峰会主会场核心区景观等项目的主创设计师。
现代园林建筑有什么特点? 在城市绿化建设中园林建筑的主要用途就在于为了给人们提供休息和活动、交流的场所,使人们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能够得到很好的体验和收益。而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现代园林建筑的特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现代园林建筑的特点第一、开放式
现代园林建筑把过去孤立的,内向的园林转变为开敞的,外向的整个城市环境,从城市中的花园转变为花园城市。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是城市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提供公共休闲、娱乐场所,平衡城市发展,调节土地使用密度,城市防灾,美化环境,净化污染等多项功能。
第二、双重性
现代园林建筑既满足了各种园林活动上的使用要求,又是园林景物之一,给人精神上的感官更好了,艺术性要求更高了,除了具有观赏价值外,还富有诗情画意。
第三、建筑色彩明朗
采用的色彩以轻快明朗为主,充分表现了园林建筑轻松活泼的特点。
第四、与园林环境相结合
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及环境的有利条件,考虑到了建筑在环境中的比重分量,将园林建筑的平面布局和空间处理的非常活泼且富有变化。
建筑园林中园林建筑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现代园林建筑已经越来越朝着便民利民的方向发展,在设计和规划上能够充分的与现代的环境需求相联系起来,极大的丰富了园林景观。
现代园林建筑风格与传统风格相比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时代的文化,这种文化体现在当代人的思想中,体现在当代人的穿衣打扮上,体现在建筑风格上。所以,园林建筑风格的变化是受不同时代的影响,根据不同时代的思想文化进行着相应的变化。
形式上的变化
在我国传统的园林建筑风格中受传统文化谦虚、隐忍等思想的影响,注重的是建筑的?婉约?性,建筑设计风格上非常隐蔽,一眼望去不会把整个庭院看全。也因为传统园林很多都是仅作为游戏、小憩或单纯赏美的,建筑上比较细腻,一般都是木架结构。传统的建筑,屋顶以及立面形式比较多,并且内涵丰富,圆形、扇形、月形、半圆形、十二角形、六角形等,变化形式多样。现在,我国园林建筑,由于现代化建造技术的升级,混凝土的广泛运用,建筑形式上更重视灵活、简单、不拘一格,有很强的时代感、时尚感。例如现在的小亭子,不会像传统的亭子翼角起翘,而是造型不定、灵活多变,造型更加活泼。
空间布局的变化
空间布局的变化是传统园林与现代园林建筑上的一大重要变化。在人民传统的建筑思维上,没有把空间重合在一幢楼上的想法,或是当时还没有能力让一系列的空间都覆盖到一幢建筑之中。传统园林建筑上的空间设计比较的简单,园林建筑都比较矮,布局上就把不同用途的空间分开,所以,每个单体的建筑都有自己的名字,像亭子、楼、堂、廊轩等。现在的建筑早已不再这样的区分了,当然也是由于现在人口的增加、布局的减少。由于人口的增加和土地使用面积的减少,还有越来越重视改善生态环境的现状,现在的园林建筑中非常的注重对空间的有效利用。现在的公园已经不是过去只有达官贵人才能游玩赏景的地方了,它已经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供普通民众休息、娱乐的场所了。所以,公园数量的增加,也就说明,公园的总体面积是不断的增加的。这就需要在建筑上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能够为民众提供休息、娱乐的宽敞场所;不浪费土地,合理利用有限的空间。
材料上的变化
传统的园林建筑一般都是采用木头来作为建筑的主要材料。因为用木材建造梁柱式的结构,会形成比较有弹性的框架,这样构造的优点是抗震性非常的强。但缺点就是木材时间久了,被风吹雨淋很容易失去安全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建筑行业在材料上的创新,已经很少使用木头,或已经不用木头来作为材料了。现代的园林建筑中经常用的是混凝土、玻璃、塑料、面砖等新型材料,在安全性能方面得到了增强,这是从我国园林建筑变化上来讲的。从世界看,同样,现代的建筑风格比以前的建筑风格更加的简单、明了,更加的注重对空间的合理利用。
现代建筑风格与创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物质的需求也是不断的增加,对园林建筑上的需要,不仅仅是满足于观赏和小憩,更强调的是文化上的价值、时尚感和美感。有的园林建筑甚至成为一个地方的标志。在建筑风格的设计领域,比较受欢迎的是简单、明了的设计方案,且是用现代元素的手法来进行处理的。在建筑风格的设计上,人们更注重空间的合理分配,更加重视材料和颜色方面,因为,在材料和颜色上如果搭配的好,就能给建筑整体加分。从传统的古典型到现在的简约型、大气型,经历了中间时代的变化、人文思想的变化,所以,建筑是一种文化气息很浓厚的艺术。但是不管是传统上的园林建筑也好,还是在现代化的园林建筑中也好,经费问题都是不能够忽略的。现在的建筑设计上,更加的节约化、科学化,很多建筑中用的材料不会非常的昂贵,但是视觉效果会非常的好。
我们会发现在现代园林建筑的外墙上经常能见到采用大面积的镜面玻璃来作为幕墙,这种风格,一是能够产生强烈的现代感,再就是能够取得很好的镜面效果,很好的运用了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借景这一手法。所以,虽然现在的园林建筑风格与传统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区别,但是现在的园林建筑有很多的地方还是借鉴了传统设计。不仅在园林建筑风格上吸取了传统建筑的智慧,在大型的体育馆、会展厅等地方也是经常会见到这样的设计,像这种建筑对空间的需求大,楼面大梁采用大跨度结构,会显得气势宏大,并且能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感。优秀的现代园林建筑,不仅能体现出我国古老的文化,也能体现出时代感。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js/5_6571045040.html